羅伯特·密立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9年8月27日) |
羅伯特·密立根(英語:Robert Millikan,1868年3月22日-1953年12月19日),美國物理學家,1922年IEEE愛迪生獎章得主與19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1]。
1910-1917年曾以油滴實驗精確地測得出基本電荷的電荷量e的值,從而確定了電荷的不連續性,1916年曾驗證了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公式是正確的,並測定了普朗克常數;另外他在宇宙射線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
人物經歷
1868年3月22日羅伯特·安德魯·密立根生於伊利諾斯州的莫里森,是其父母的第二個兒子。
1886年密立根進入俄亥俄州的奧柏森大學(Oberlin College)後,從二年級起被聘在初等物理班擔任教員,他很喜愛這個工作,這使他更深入地鑽研物理學。
1891年大學畢業後,仍繼續在初級物理班講課兩年,由此寫成了廣泛流傳的教材。在大學期間,密立根最喜歡的學科就是希臘語和數學。
1893年取得碩士學位,同年得到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系攻讀博士學位的獎金。
1895年密立根博士畢業,成為哥大物理系建系來畢業的第一位物理學博士。隨後他留學德國的柏林和哥廷根大學。
1896年回國任教於芝加哥大學。由於教學成績優異,第二年就升任副教授。
1910年,由於他出色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正式提升為正教授。
1921年,密立根離開芝加哥大學,轉職到了加州理工學院擔任物理系Normal Bridge Laboratory的主任。在那裡,他主要研究由另外一名物理學家維克多-海斯(Victor Hess)發現的從外太空來的射線,密立根證明,這些射線確實來自於外太空,並且命名為「宇宙射線」(Cosmic Rays)。
1921年到1945年密立根退休之前,擔任加州理工執行理事會的主席,並在此期間,讓加州理工成為全美最優秀的研究型大學之一。
1953年12月19日,由於心臟病發作,密立根死於他在加州的家中,時年85歲
研究成果
測定元電荷
密立根以其實驗的精確著名。從1907年一開始,他致力於改進威耳遜雲霧室中對α粒子電荷的測量甚有成效,得到盧瑟福的肯定。盧瑟福建議他努力防止水滴蒸發。 1909年,當他準備好條件使帶電雲霧在重力與電場力平衡下把電壓加到10000伏時,他發現的是雲層消散後「有幾顆水滴留在機場中」,從而創造出測量電子電荷的平衡水珠法、平衡油滑法,但有人攻擊他得到的只是平均值而不是元電荷。
1910年,他第三次作了改進,使油滴可以在電場力與重力平衡時上上下下地運動,而且在受到照射時還可看到因電量改變而致的油滴突然變化,從而求出電荷量改變的差值;
1913年,他得到電子電荷的數值:e=(4.774±0.009)×10-10esu,這樣,就從實驗上確證了元電荷的存在。他測的精確值最終結束了關於對電子離散性的爭論,並使許多物理常數的計算獲得較高的精度。
普朗克常量
他還致力於光電效應的研究經過細心認真的觀測,1916年,他的實驗結果完全肯定了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並且測出了當時最精確的普朗克常量h的值。由於上述工作,密立根贏得1923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元素火花光譜學
他還對電子在強電場作用下逸出金屬表面進行了實驗研究。他還從事元素火花光譜學的研究工作,測量了紫外線與X射線之間的光譜區,發現了近1000條譜線,波長直到13.66nm)使紫外光譜遠超出了當時已知的範圍。他對x射線譜的分析工作,導致了烏倫貝克(G.E.Uhlenbeek1900~1974)等人在1925年提出電子自旋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