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加浪岸港
北加浪岸 |
---|
圖片來自DETIK NEWS 佔地面積 45.25 平方公里 所屬省份 中爪哇 |
北加浪岸港(Pekalongan)是印尼中爪哇島北岸的一個有古老歷史的海港。
宋代《嶺外代答》,《諸蕃志》稱為莆加龍,屬闍婆,從廣州發船,順風晝夜航行一月可到。國王腦後撮髮髻,人民剃頭留短頭髮,好用花布裹身,用椰子釀酒,用銅和黃銅鑄幣,出產味道極為甘美的紅白蔗糖。土產還有胡椒,丁香,檀香,白豆蔻,沉香[1]。
手織花布至今仍是北加浪岸著名土產。
北加浪岸(Pekalongan)是爪哇中部最重要的港口,以蠟染而聞名。自2014年12月起,北加浪岸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創意城市網絡的成員。北加浪岸是第一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創意城市網絡的印尼城市和東南亞第一個城市。
目錄
歷史
北加浪岸周圍的沿海地區是古代霍林王國的一部分。公元7世紀,在爪哇中部鄰近的巴塘攝政區發現的索喬默託銘文與卡林加以及塞倫德拉斯的祖先有關。然而,卡林加首都的確切位置尚不清楚,有人認為它位於北加浪岸和傑帕拉之間。然而,卡林加很可能是位於北加浪岸,而不是傑帕拉,因為卡林加和北加浪岸的名字有相似之處。幾個世紀以來,這個名字可能稍有變化,從卡林加、卡林、卡龍,後來又加上了「北加浪岸」。
北加浪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2世紀初。1178年,一位宋朝官員所著的一本書中,已經有了關於「普卡龍」的記載,當時是爪哇的一個海港(當時稱為德瓦帕);爪哇國王住在普卡龍,把頭髮紮在腦後,他的人民披着短髮,用五顏六色的織布裹着身體。中國商船11月從廣州出發,藉助晴風,晝夜不停地航行,大約一個月後抵達普卡龍。人們用椰子釀酒,生產非常美味的紅糖和白糖,王國用青銅和銅鑄造硬幣,用60枚銅幣換一兩黃金。當地產品包括胡椒、丁香、檀香、鷹嘴木和白圓豆蔻。
17世紀初,通過條約和婚姻聯盟,北加浪岸成為馬塔蘭蘇丹國帝國的一部分。該地區位於帝國的地理邊緣,位於爪哇中部內陸。然而,這是一個富裕的地區,到17世紀末,大量的資金和產品被送到中心,使其成為馬塔蘭王國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地區在18世紀陷入經濟衰退,荷蘭東印度公司開始對該地區的政治和經濟生活產生重大影響。荷蘭人於1753年在這座城市修建了一座堡壘,這座堡壘仍屹立不倒。
從19世紀30年代起,北加浪岸地區成為糖的主要生產地。據中國史書記載,甘蔗自12世紀初開始在該地區種植,但由於荷蘭的努力,19世紀中葉甘蔗產量大幅增長。最初,生產是通過強制勞動來提高的;荷蘭殖民政府利用了爪哇人長期以來的期望,即農民將他們的一部分勞動貢獻給國家。在19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90年代,這一制度被逐步取消,工人直接領取工資。殖民地的製糖工業在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期間崩潰了,但糖仍然是獨立的印度尼西亞該地區的主要出口商品。
1945年10月8日,在特加爾、北加浪岸和佈雷布成立了一場反「斯瓦普拉亞」反封建運動,稱為「三區運動」。這場運動的目標是用普通人取代藍血攝政者(與來自雅加達和蘇拉卡塔的國王有關)。據這場運動的領導人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老攝政者曾與日本人合作,並把人送到日本的奴隸勞改營。
這場運動的主要領導人是薩爾吉約,他成為了新的北加浪岸攝政王。這場運動的其他領導人是庫蒂爾、米賈亞和伊爾。薩克曼。伊爾·薩基爾曼是印尼共產黨(PKI)的地方領導人。
老攝政王被逮捕,脫光衣服,被拖進監獄。其他政府官員和警察在塔朗橋被綁架和屠殺。這場運動還引發了一場針對布里貝斯華人的種族騷亂。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政府不同意這一運動,並宣佈其為非法運動。
1945年11月4日,該運動襲擊了印度尼西亞軍隊總部和位於北加浪岸的攝政署。1945年12月21日,印尼軍隊在一場激戰中擊敗了叛軍。這場運動的大多數領導人都被逮捕並關進了監獄。這場叛亂被稱為三地事件。[2]
地理位置
北加浪岸位於南緯6º50'42「–6º55'44」和東經109º37'55「–109º42'19」之間。根據虛擬座標,北加浪岸段縱向延伸510.00–518.00 km,橫向延伸517.75–526.75 km。最遠南北距離±9km,東西最遠距離±7km。
北加浪岸行政邊界為:北爪哇海南佩卡隆安縣和巴塘縣西佩卡隆安縣東巴塘縣。 Pekalongan分為四個區,又分為27個村莊,總面積為45.25 km²,佔中爪哇地區的0.14%。
經濟
這個城市以蠟染而聞名。這種染色織物在小規模工業中都是手工生產的,而在較大的工廠則是印刷的。作為經濟的支柱,該行業在1998年印尼經濟危機期間崩潰,但自那以後已經部分恢復。但截止2020年,北加浪岸有許多商業和工業場所,例如: 傳統(木材)和現代(玻璃纖維)造船廠
- 小型蠟染工業
- 小型快餐業
- 漁港
- 魚罐頭廠
- 購物中心
- 豪華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