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勞動力同勞動是有區別的,勞動是人類生產力為改變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增加商品的價值的實際使用。勞動力就是從事增加商品價值的有用勞動的能力(參看商品條目)。工人出賣給資本家換取貨幣工資的就是勞動力。勞動力同勞動是有區別的,勞動是人類生產力為改變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增加商品的價值的實際使用。勞動產品能作為商品買賣。但是,要對勞動本身即生產活動的買賣這一概念賦以確切的含義,卻是不可能的。不能出賣勞動產品勞動者必然出賣勞動力,並同意從購買者的利益出發和在購買者的指揮上消耗其勞動,以換取一定的貨幣量即工資。

目錄

勞動力市場理論

勞動力市場理論是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出現的,皮奧雷(M. Pioer)、多林格(P. Doering)[1]、戈登(D. Gordon)、卡諾依(M. Carnoy)等是其主要代表。他們認為,篩選假設理論關於教育與工資關係的分析的基本前提不正確,關於教育水平與個人收益成正相關的論斷不全面,其中沒有考慮勞動力市場的內部結構。

勞動力市場理論採用制度經濟學的觀點,指出勞動力市場由於種種制度性力量的影響而被劃分為不同的部分。在勞動力市場的不同部分里,教育與工資的關係是不同的。該理論認為勞動力市場是由主要勞動力市場和次要勞動力市場兩個不同部分組成的。不同背景的人將進入不同的勞動力市場從而享受不同的待遇。主要勞動力市場提供的是大公司、大企業和大機構中的職業崗位,雇員工作穩定,工資較高,晉升前景良好,自主性大;次要勞動力市場提供的是小公司、小企業的職業崗位,雇員工作不穩定,工資較低,工作條件差。兩個市場之間具有相對的封閉性,它們之間的人員很少相互流動。

按照勞動力市場理論的觀點,教育與個人收入之間的關係和個人的生產力本身並不相關;一個人的工資水平主要取決於他在哪一個勞動力市場工作,而此人在哪一個勞動力市場工作又與他的性別、年齡、種族及教育程度有顯著的關係。一般來說,能進入主要勞動力市場的基本上是男性、年紀較大的人、白人及教育水平較高的人,進入次要勞動力市場的主要是女性、年輕人、有色人種及教育水平較低的人。在這裡,教育只是決定一個人在哪一個勞動力市場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況下,男性、年齡大的人、白人的平均工資高於女性、年輕人、有色人種的平均工資。對於人力資本理論和篩選假設理論關於教育與工資有顯著的正相關的結論,勞動力市場理論認為這些只在主要勞動力市場中成立,而在次要勞動力市場中是不成立的。

該理論得到了西方一些激進學者的好評,認為它揭示了教育在資本主義國家勞動力市場劃分中的作用,揭示了教育的擴展未能改變各階級、集團間收入不平等的現實。但也有些人認為,它對教育與經濟關係的論述是不全面的。

勞動力商品

我們把勞動力或勞動能力,理解為人的身體即活的人體中存在的、每當人生產某種使用價值時就運用的體力智力的總和。 它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勞動力所有者是「自由人」,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勞動力;二是他除了自己的勞動力外,必須一無所有,不得不靠出賣勞動力來維持生活[2]。 勞動力是商品,它和其他商品一樣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勞動力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和再生產勞動力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勞動力商品的價值包括三部分:維持勞動者自身生存必須的生活資料的價值,用以再生產他的勞動力;勞動者繁衍後代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用以延續勞動力的供給;勞動者接受教育和訓練所支出的費用,用以培訓適合資本主義再生產需要的勞動力。勞動力商品的價值還受歷史道德因素的影響。

視頻

勞動力 相關視頻

上海交大教授陸銘:大城市需不需要「低端勞動力」
第二章 勞動力供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