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公孙龙

公孙龙
出生 约前320年  
 赵国
逝世 约前250年
知名作品   《公孙龙子》

公孫龍(前320年-前250年),東周戰國時期趙國人(今河北邯郸[1][2],傳說字子秉[3],曾经做过平原君的门客[4],是名家的代表人物,以「白馬非馬」和「離堅白」等論點而著名。與公孙龙齊名的是另一名家惠施

目录

主要成就

其主要著作为《公孫龍子》,西汉时共有14篇,唐代时分为三卷,北宋时遗失了8篇,到目前只残留6篇,共一卷,保存在明代《道藏》中[5]。该书流传情况复杂,宋代以后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认为今本《公孙龙子》是晋朝人根据零碎材料编纂起来的,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先秦《公孙龙子》的本来面目。《公孙龙子》第一章《迹府》描述其生平事迹。第二章《白马论》提出「白馬非馬」,讨论概念之间相等和包含的关系,和现代集合论思想有共通之处。第三章《指物论》提出「物莫非指」,讨论现实世界和主观概念的关系。第四章《通辯論》提出「鸡足三」,第五章《堅白論》,提出「離堅白」,讨论的是物体和物体的属性的关系。第六《名實論》。

人物评价

传统上唯物主义辩证法观点认为,公孙龙是诡辩学的代表,提出了逻辑学中的“个别”和“一般”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把它们之间的区别夸大,割断二者的联系,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体系。

诸子各家普遍认为公孙龙为诡辩,但似乎又无法在辩论中胜出。《公孙龙子》第一章《迹府》记载了孔子的后代孔穿企图驳倒公孙龙但失败的故事。《庄子·天下篇》称公孙龙“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荀子·不苟篇》中认为君子不看重惠施等名家的辩才,因为其不符合礼。君子并不是无法反驳坚白离的观点,而是不与之辩论。《荀子 正名篇》认为白马非马论是“此惑于用名以乱实者也”。《资治通鉴》中记载邹衍认为公孙龙是“烦文以相假,饰辞以相敦,巧譬以相移,引人使不得及其意,如此害大道”,于是不和公孙龙辩论。

周昌忠公孙龙子新论》把公孙龙的思想和西方哲学相比较,认为公孙龙“构造了一个相当丰富的关于语言本身的哲学理论”,并不比亚里士多德逊色。

张远山在著作《寓言的密码》中认为,公孙龙开创了中国的理性学派的先河。但诸子百家都未能理解他的观点。

史书记载

  • 高誘注《呂氏春秋》:謂龍為魏人,不知何據。
  • 《淮南鴻烈解》稱,公孫龍粲於辭而貿名。
  • 揚子《法言》稱,公孫龍詭辭數萬。蓋其持論雄贍,實足以聳動天下,故當時莊、列、荀卿並著其言,為學術之一。特品目稱謂之間,紛然不可數計,龍必欲一一核其真,而理究不足以相勝,故言愈辨而名實愈不可正。然其書出自先秦,義雖恢誕,而文頗博辨。
  • 陳振孫《書錄解題》概以淺陋迂僻譏之,則又過矣。明鍾惺刻此書,改其名為《辨言》,妄誕不經。今仍從《漢志》,題為《公孫龍子》。
  • 鄭樵《通志略》載此書,有陳嗣古注、賈士隱注各一卷,今俱失傳。此本之注。乃宋謝希深所撰。前有自序一篇。其注文義淺近。殊無可取。以原本所有。姑並錄焉。
  • 据《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记载,另有孔子的弟子之一,也有一個叫公孙龙,字子石,比孔子小五十三岁。[6]

參見

參考資料

  1. 司馬遷,《史記》:趙有公孫龍,為堅白異同之辨。
  2. 燕赵地灵出人杰 细数河北历史名人:公孙龙. 凤凰网. [2017-04-23]. 
  3. 列子》釋文:龍字子秉,莊子謂惠子曰,儒、墨、楊、秉四,與夫子為五。秉即龍也。據此,則龍當為戰國時人。
  4. 《漢書•藝文志》:龍與毛公等並游平原君之門,亦作趙人。
  5. 司馬貞索隱》謂龍即仲尼弟子者,非也。其書《漢志》著錄十四篇,至宋時八篇已亡,今僅存跡府、白馬、指物、通變、堅白、名實凡六篇。其首章所載與孔穿辯論事,《孔叢子》亦有之,謂龍為穿所絀,而此書又謂穿願為弟子,彼此互異。蓋龍自著書,自必欲伸已說。《孔叢》偽本,出於晉、漢之間,朱子以為孔氏子孫所作,自必欲仲其祖說。記載不同,不足怪也。其書大指疾名器乖實,乃假指物以混是非,借自馬而齊物我,冀時君有悟而正名實,故諸史皆列於名家。
  6. 司馬遷. 仲尼弟子列傳. 史記. 西漢.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