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信穴
揭密真相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任何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
【交信穴】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少陰腎經。陰蹻之郄穴。別名:陰蹻。交信穴的位置:脛骨內側緣的後方。中醫認為刺激交信穴有緩解治療崩漏、帶下、月經不調、陰挺、閉經、便秘、疝氣、睾丸腫痛等作用。
目錄
概況
【穴義】腎經經氣由此交於三陰交穴。
1.交信。交,交流、交換也。信,信息也。交信名意指腎經經氣由此交於三隊交穴。本穴物質為復溜穴傳來的水濕之氣,因其吸熱揚散而質輕,因此從本穴外走脾經氣血所在的天部層次,故名交信。
2.內筋。內,與外相對,指本穴交於三陰交穴的氣血物質來自於腎經所處的內部。筋,肝風也。內筋名意指本穴氣血以風氣的形式由內向外傳輸。理同交信名解。
3. 陰蹺脈郄穴。郄,孔隙也。本穴既為腎經之穴同時又為陰蹺脈之穴,但由於本穴氣血為涼濕水氣,外傳脾經的氣血是吸熱後的氣血,量不多,如從孔隙中外出一般,故為陰蹺脈郄穴。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水濕之氣。
【運行規律】吸熱後橫向外走三陰交穴。
【功能作用】外散寒冷水濕[1]。
作用功效
【功效應用】具有益腎調經,調理二便、通腸腑、理下焦的作用
【主治病症】主治肝腎、少腹及本經脈所過部位的疾患:如月經不調,赤白帶下,崩漏,痛經,閉經,陰挺,陰中痛,疝氣,淋病,赤白下痢,小腹疼痛,大小便難,膝,股,脛內側痛,帶下,泄瀉,便秘,痢疾,睾丸腫痛,大便難,五淋,陰癢,瀉痢赤白和膝,膕內廉痛,現代又多用交信穴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脫垂,急慢性腸炎,細菌性痢疾,腹膜炎,睾丸炎,脊髓炎,子宮收縮不全,尿瀦留,腸炎,下肢內側痛等。
【配伍應用】
交信穴配大敦穴、陰陵泉穴、照海穴,治疝氣。
交信穴配中脘穴、腎俞穴、天樞穴、足三里穴,治腎虛泄瀉。
交信穴配百會穴、關元穴,有昇陽益氣固脫的作用,主治子宮脫垂,崩漏。
交信穴配水道穴、地機穴,有健脾胃,理胞宮的作用,主治月經不調,赤白帶下。
日常保健
水泉穴,能使尿液通暢,排出體內毒素。其功效就在於專門消水腫,治療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就是剛上完廁所,兩分鐘又想上,每次就一點。這是典型的腎氣不足,醫院通常診斷為泌尿系統感染。
另外這個穴是郄穴,郄穴都治急性病。腎經上的急性病,比如,急性泌尿系統感染、膀胱炎、前列腺痛證這些方面的問題。每天要堅持按揉水泉穴。
此外,這個穴還能治療足跟痛,這是因為腎經上的穴都跟骨頭痛有關係。但要注意這裡的足跟痛也是急性的,比如剛爬完山以後,足跟、腳踝酸痛,揉一下這個穴位,立刻就能緩解。如果長期足跟痛,那就需要改揉大鐘穴或太溪穴。
穴位療法
【針刺】一般直刺0.5~1.0寸。或直刺0.8~1.2寸,局部有酸脹感,可向足底放散。注意:交信不可深刺,以防刺傷脛後動、靜脈。
【艾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按摩】彎曲拇指,用拇指指腹垂直揉按交信穴,有輕微酸脹感為宜,每次左右各揉按1~3分鐘,先左後右,可治月經不調、痛經、崩漏等婦科疾病
視頻
焦守廷上傳足少陰腎經《交信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