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亚细亚大楼
上海亚细亚大楼(英语:Asia Building, Shanghai),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一路1号,也因此被称为“外滩第一楼”。该楼由麦边洋行出资、马海洋行设计、裕昌泰营造厂于1913年兴建,1916年竣工。初建时因投资方而被称作麦边大楼(现译麦克波恩大楼),1917年亚细亚火油公司租入大楼后,因其在华的影响,而逐渐被人称作亚细亚大楼[1]。大楼总高八层,外立面为折衷主义风格。1989年,被选入上海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
目录
历史
亚细亚大楼所处土地,自上海开埠以后,曾先后为英商兆丰洋行、美商旗昌洋行所有。1891年,旗昌洋行因经营不善而宣告破产。其位于外滩的数幅土地为轮船招商局购入,外滩1号所在地块也在其中。之后,轮船招商局又将此地转手,几经易主于1913年为麦边洋行购得。麦边洋行随后在原址拆除旧屋,并聘请马海洋行设计新楼,裕昌泰营造厂稍后接手了新楼的建设项目。工程于1916年竣工,麦边洋行随即将该楼出租。翌年,英国壳牌运输贸易公司与荷兰皇家石油公司的子公司,亚细亚火油公司租入该楼除二、三层以外的所有楼面。并被允许于门外挂起亚细亚火油的铭牌。此前,亚细亚火油从设在上海的办事处到北中国分公司一直设立在九江路7号的大楼内。十年间该公司在华业务迅速扩张,石油销量占据中国市场的四分之一。并迅速成为与美孚、德士古齐名的石油公司。因此,改变办公条件和强大经济实力,最终促成公司租入了位于外滩1号的大楼。而因其声名在外,大楼也逐渐被人改称为亚细亚大楼。
亚细亚火油公司一直在内办公到1941年。当年12月,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作为英商资产的亚细亚火油公司被日军强行接收,而大楼也成为日方资产。1945年,抗战胜利后,大楼发还原业主,亚细亚公司重新租回此处。1949年上海易主后,亚细亚大楼业主于第二年改为华东石油公司,而亚细亚火油公司则迁入圆明园路,成为中国境内唯一外商石油公司。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办事处撤离。而在早先的1959年,上海市冶金设计院、上海市房地产管理局和上海市丝绸公司等单位迁入亚细亚大楼。直至1996年,外滩总体进行房屋置换,原有单位迁出,大楼后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所在。2009年,为迎接翌年召开的上海世界博览会,上海市政府出资对外滩建筑进行整修,亚细亚大楼亦在其列。
建筑风格
亚细亚大楼占地面积1739平方米,建筑面积11984平方米[2]。总体为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但外立面使用花岗岩和清水砖砌成。东、南两侧的外立面沿东南角呈对称结构,建筑风格属折衷主义。另外从横向和竖向而言均依据三段式结构进行设计建造,横向上,底部与顶部均吸收巴洛克风格,而中部又采用了现代主义的设计。竖向上,位于中央的底部与顶部均使用贯高两层的双爱奥尼柱式。在功能设置上,中央除底部外,中部和顶部均设置内凹阳台。
另外,大楼为调和视觉感官,在东南角即延安东路中山东一路路口也使用了凹面设计。1938年加建的第八层,其四角也采用了凹面式。平面上,建筑则为回字形,中间设计有天井。为确保建筑物的采光,整幢大楼共有大小窗户100余个。另外,在二层、五层和八层的窗、阳台廊柱均按半圆形设计。
视频
上海亚细亚大楼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记忆”在外滩“万国建筑群”中,你听过中山东一路1号的故事吗?,网易,2019-6-8
- ↑ 上海外滩建筑群的前世今生系列——外滩1号(亚细亚大楼),腾讯网, 201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