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B7A流星舰上攻击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B7A流星舰上攻击机是日本帝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推出的舰载攻击机,由爱知航空机研制[1],盟军代号Grace。流星为日本海军试图将舰攻/舰爆特性整合为全能攻击机,但因技术不成熟导致飞机重新设计,等到完成测试时战争已入尾声,未曾真正在航舰上服役。

研发简史

一次大战和二次大战时海军攻击机主要分成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水平轰炸机,可是盟军的各种军舰的防御力日益增强(尤其是战舰、航母、重巡、轻巡),在流星规划时的1941年俯冲轰炸机技术标准只能挂载250公斤穿甲炸弹,炸弹命中舰体后受损不足以致命,甚至无法瘫痪动力,因此需要更强的动力来搭载更重的穿甲炸弹;鱼雷轰炸机则是需要更快的飞行速度与灵活的飞行性能来穿透防空火网,这则需要扎实的机体结构才办得到。

这种需求下,鱼雷轰炸机与俯冲轰炸机的技术分界便日趋模糊,这使日军有统一机体之构想;另一方是维修人员进行维修舰载轰炸机和引擎时,发现各种舰载机引擎款式不同,无法通用,导致舰载机无法正常运作,甚至回厂或就地弃置。就操作空间有限的航舰人员来讲亦乐见环境简化操作机种的概念。

于是,1941年日本海军提出要把这两个机种合二为一的“十六试舰载攻击机”,有着丰富海军攻击机研制经验的爱知航空机接受了九个要求项目:

  • 一架军机要有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水平轰炸的用途。
  • 最快飞行速度,在运载各种炸弹或鱼雷时埸合,保持在550至570公里/小时高度为5,000至6,000米。
  • 最大航续距离,在运载各种炸弹时埸合,正常状态保持1,855公里以上,超载状态保持3,350公里以上。
  • 降落速度时保持120公里/小时以下。
  • 炸弹配置场合,800公斤或500公斤1枚、250公斤2枚、60公斤6枚。
  • 鱼雷配置场合,850公斤或1,000公斤1枚。
  • 机身和机翼的结构要坚固和维修工作简易,方便适应生产军机,同时必要增设防弹燃料箱和防弹装甲。
  • 选用引擎时,必要考虑到当时舰战和舰侦使用引擎的零件型号,才可以选用同型号零件一至通用化的引擎。

不过实际需求文本目前已亡佚,这9项需求为工程师尾崎纪男笔记中所归纳之结论。这些要求对当时的日本航空工业标准来说过于勉强,但爱知航空机在1941年10月仍由尾崎纪男担任总工程师,开发案社内代号A-23。1942年1月开始设计构造,5月设计完成,1942年12月十六试舰攻一号原型机出厂。

流星的外观特色是主翼与Ju 87俯冲轰炸机及F4U海盗式战斗机相同采倒海鸥翼设计,可向上折叠减少机库容积需求,主起落架装设点则在海鸥翼的反折点,兼顾长度与强度;主翼后方使用彗星的襟翼设计,当使用襟翼时另具备副翼功能,这使流星虽有较重的机体,却仍维持可接受的降落距离。由于日军舰攻普遍缺乏防弹能力,流星在机身的驾驶舱内周边设置防弹装甲、防弹玻璃、防弹燃料箱。酬载部分是爱知虽设计了内置式炸弹舱,但鱼雷仍要以外挂方式装备,无法像九七式舰上攻击机或是天山式舰上攻击机以半埋式减少空气阻力,因此在鱼雷攻击机模式下流星的飞行能力会大幅下滑。

流星选用中岛飞机的NK9誉十八气缸复列星型发动机(声称有2,000匹马力),搭配住友生产的四叶定速螺旋桨,目的是要与同舰载型紫电改四二型和彩云舰上侦察机的引擎零件通用化,即使流星的重量是各日本舰载机之首,但由于动力充足而令它有着不错的速度和机动性,流星的主翼装设九九式机炮,其20毫米的大口径可用于空战,面对舰艇的防空火力也可做一定压制效果,乘员有两名,后部机枪手兼任投弹手,而且在其设计上也考虑到方便组装和缩短生产时间的问题,致于修改的B7A2在机体和机翼采用“厚板构造”,这样可节省飞机重量,其零件数目大约是零式战斗机的一半。

十六试舰攻虽然试飞成功,但毫无意外地无法达到日本海军设定目标,原型机以失败收场。失败理由包括机体结构过重,强度不足,无法掌握椭圆翼气动特性使得飞行等一切归因于科技不足之故;因此1943年十六式舰攻几乎推倒重来,对机体结构及主翼重头修改,负责工程师仍为尾崎纪男。

经过大改造的十六式舰攻二号原型机于1943年出厂,但其使用的中岛NK9B誉一一型引擎(1,800匹马力)问题繁多,故改为中岛NK9C誉一二型引擎(1,825匹马力)并名为流星(之后称流星一一型或流星改)后生产,这时已是1944年4月。虽然流星改解决了不少问题,但是仍然未能达到日本海军的最快速度(最快速度为543公里/小时),尾崎纪男提出在流星一一型的NK9C誉一二型引擎基础更换为NK9H-S誉二三型引擎(增设燃料喷射装置,2,050匹马力)来提升速度,并称为流星一一甲型(又称为B7A2a),最后有一架流星一一型完成改装成流星一一甲型和完成试验飞行(据传有九架没有装上引擎的流星一一型就已经改装为NK9H誉二三型引擎,使得流星一一甲型增至十架,但是仍然未明)。还有提出将流星一一型改装三菱重工的MK9A引擎,提升高空和速度,并称为流星改一型(又称为B7A3),唯独三菱重工受到空袭影响而被迫中止。

视频

B7A流星舰上攻击机 相关视频

B7A流星舰载攻击机,很强却没有机会上舰
世界十大最佳攻击机,很罕见的排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