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麦唛》系列故事是一套香港漫画,由谢立文撰写,麦家碧绘画。故事主要围绕一头卡通猪麦唛为主,其自1988年起便在香港漫画里登场。[1]
《麦唛》故事内容简单,但富有意义,场景别具香港本土特色,而故事中的对话大多以广东话写成,题材则为香港的时事与琐事,因此大受香港人欢迎。
画风
《麦唛》故事由谢立文撰写,麦家碧绘画。谢立文曾在澳洲留学,并受当地漫画家Michael Leunig的风格影响。麦家碧则毕业于当时的香港理工学院。两者合作造就了《麦唛》作品中,以绚丽的水彩颜色搭配简单线条的美术风格。
故事情节
麦唛原本是大屿山猪场里的一头猪,有一晚雷电交加,猪场的猪都走散了。其后,当时在大屿山旅游的爸爸和妈妈(从前为侠盗“侠侣北北蝉”)发现了只有一个月大的麦唛,并把它带回市区收养,和家里的两名孩子达达和缘缘生活。
麦唛有位叫丽莎的笔友,她是头野猪,长得不太漂亮但善解人意,有很久的将来亦似乎成为夫妻。
- 雄性家猫得巴:一只白色的猫,也是麦兜的好朋友。得巴有一顶黄色和红色的相间的帽子,头上有三绺黄毛。
- 心地善良的鹅菇时
- 最可爱温柔的乌龟阿辉
- 雌性牛阿May
- 经常和阿May分享减肥心得的雌性牛阿June
- 一位猪同学、他的表哥麦兜
它们的班主任是位叫做Miss Chan的人类。春田花花幼稚园的校长也是人,而且长得和故事里众多其他人类角色一模一样。幼稚园的校训是“吾德物赐”,是作者取“吴德物次”牌“肥仔水”(婴儿肠痛水)谐音而成的;而当中的“德”及“物”二字亦刚好幽香港大学校训“明德格物”一默。而春田花花幼稚园的校歌头段,则寄调自《国际歌》,再填上粤语谐音的歌词。
麦唛刚“出道”的时候,故事大部分情节都围绕麦唛家里的种种情境。后来焦点渐渐转移到春田花花幼稚园、麦唛和一众同学上下课时的事。不过在面向成年人的内容中,幼稚园的设定普遍并不适用,亦没有特别设定新的时点去切合较成熟的说话风格。
历史
早期的《麦唛》系列故事先在《明报周刊》的彩页出现,每期以两全版刊登一个故事,对象是成年知识分子。后来适合儿童阅读的题材同时在《明报周刊》附送的《小明周》上刊登。随著故事结集的出版,《麦唛》系列故事开始普及化和受欢迎。至1993年《星期天周刊》创刊,作者二人随《明周》知遇者雷伟坡过档,全力发展儿童杂志《黄巴士》,随《星期天周刊》附送。其后《星期天周刊》因政治理由停刊,《黃巴士》也消失于市。至1996年,《黃巴士》获得资助独立创刊,两年后改以双周刊的形式出版,之后改成月刊形式出版,为提高吸引力,不时附送精品,主要为与《麦唛》系列故事题材相关,例如麦唛吹气相架,春田花花小学生字簿等。至于杂志内容就跟一般儿童杂志不大相同,颇有成人世界的深度和阔度,表达形式也与成年人的杂志相似。麦唛走红,与其琳琅满目的文具和精品及后来的电影不无关系。因此,亦有读者认为麦唛已经变得太商业化。[2]、[3](参考一及参考二)
约1997年,由于资助《黃巴士》的百乐门出版集团出现财政问题,要把亏蚀的杂志卖掉,而《黃巴士》便是其中之一。所以麦家碧、谢立文等有心人便在1998年成立非牟利的春田花花教育基金,接手出版《黃巴士》。春田花花教育基金成立目的,是资助《黃巴士》及其他从事儿童创作的个人和团体。而因著谢和麦二人决定将重心全部放至发展麦兜系列电影之上,《黃巴士》中有关麦唛系列的内容亦不断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