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马齿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齿笕,干燥全草皱缩卷曲,常缠结成团。茎细而扭曲,长约15厘米。表面黄褐色至绿褐色,有明显的纵沟纹。质脆,易折断,折断面中心黄白色。叶多皱缩或破碎,暗绿色或深褐色。枝顶端常有椭圆形蒴果或其裂丬残留,果内有多数细小的种子。气微弱而特殊,味微酸而有粘性。以棵小、质嫩、叶多、青绿色者为佳。[1]

名 称

马齿苋

拼 音

Mǎ Chǐ Xiàn

英文名

HERBA PORTULACAE

类 别

全草类

功效分类

属清热药下属清热解毒药。

别名

马齿草、马苋、马齿菜、马齿龙芽、五方草、长命菜、九头狮子草、灰苋、踏菜、酱瓣草、安乐菜、酸苋、豆板

入药部位

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全草。

性味

酸,寒。

①陶弘景:小酸。
②《唐本草》:味辛,寒,无毒。
③《本草经疏》:味辛苦,气寒,无毒。

归经

入大肠,肝、脾经。

①《滇南本草》:入胃。
②《得配本草》:入手太阳、阳明经。
③《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或绞汁。外用:适量,捣敷;烧灰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肥厚多汁,无毛,高10-30cm。茎圆柱形,下部平卧,上部斜生或直立,多分枝,向阳面常带淡褐红色。叶互生或近对生;倒卵形、长圆形或匙形,长1-3cm,宽5-15mm,先端圆钝,有时微缺,基部狭窄成短柄,上面绿色,下面暗红色。花常3-5朵簇生于枝端;总苞片4-5枚,三角状卵形;萼片2,对生,卵形,长宽约4cm;花瓣5,淡黄色,倒卵形,基部与萼片同生于子房上;雄蕊8-12,花药黄色;雌蕊1,子房半下位,花柱4-5裂,线形,伸出雄蕊外。蒴果短圆锥形,长约5mm,棕色,盖裂。种子黑色,直径约1mm,表面具细点。花期5-8月,果期7-10月。[2]

产地分布

生于田野、荒芜地及路旁。我国大部地区都有分布。全国各地均产。

主治功效

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带下,痈肿恶疮,丹毒,痕疬。用于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常配黄连、木香。内服或捣汁外敷,治痈肿。亦用于便血、子宫出血,有止血作用。

①《唐本草》:主诸肿瘘疣目,捣揩之;饮汁主反胃,诸淋,金疮血流,破血癖症癖,小儿尤良;用汁洗紧唇、面疱、马汗、射工毒涂之瘥。
②孟姺:湿癣白秃,以马齿膏和灰涂敷。治疳痢及一切风,敷杖疮。
③《食疗本草》:明门。亦治疳痢。
④《本草拾遗》:止消渴
⑤《蜀本草》:主尸脚(人脚无冬夏常拆裂)、阴肿。
⑥《开宝本草》:主目盲白霄,利大小便,去寒热,杀诸虫,止渴,破症结痈疮。又烧为灰,和多年醋滓,先灸丁肿。以封之,即根出.生捣绞汁服,当利下恶物,去白虫。
⑦《日用本草》:凉肝退翳。
⑧《滇南本草》:益气,消暑热,宽中下气,润肠,消积滞,杀虫,疗疮红肿疼痛。
⑨《纲目》: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
⑩《生草药性备要》:治红痢症,清热毒,洗痔疮疳疔。[3]

禁忌事项

《本草经疏》:凡脾胃虚寒,肠滑作泄者勿用;煎饵方中不得与鳖甲同入。

采收炮制

8~ 9月割取全草,洗净泥土,拣去杂质,再用开水稍烫(煮)一下或蒸,上气后,取出晒或炕干;亦可鲜用。 拣净杂质,除去残根,以水稍润,切段晒干。

药物鉴别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皮层宽阔,外侧为1-3列厚角组织,皮层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5-60μm,有时可见淀粉粒及细小的棱状结晶;维管束外韧型,8-20个排列成环,束间形成层明显;髓部细胞中亦含草酸钙簇晶。

粉末特征:
绿色,味酸。①叶上表皮细胞表面观,细胞壁较平直,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常波状弯曲;角质层纹理明显,气孔平轴式。叶肉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直径7-37μm。②淀粉粒较少,单粒类圆形,直径5-20μm,脐点点状或裂缝状,层纹不明显;复粒少见,由2-3分粒组成。③种皮细胞碎片深棕红色,表面观细胞呈多角星状,有多数小突起。④果皮石细胞大多成群,长梭形或长方形,壁较薄,亦有类圆形,壁较厚。尚可见有果皮薄壁性大形网孔细胞。另有茎表皮细胞、导管、花粉粒、果皮表皮细胞等。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2g,加5%盐酸乙醇溶液15ml,加热回流10min,趁热过滤。取滤液2ml,加3%碳酸钠溶液1ml,置水浴中加热3min后,在冰水中冷却,加新配制的重氮化对硝基苯胺试液2滴,显红色。(检查香豆精)(2)取本品粉末10g,加蒸馏水100ml,并用甲酸调PH至3-4 ,冷浸2h,时时振摇,滤过。滤液置蒸发皿中置水浴中浓缩至约10ml,滤过,滤液备用。取滤液数滴置比色板上,加1%铁氰化钾水溶液1-2滴,再加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1-2滴,溶液变绿并出现蓝色沉淀。(用去甲肾上腺素0.2%水溶液及多巴水溶液做对照,结果相同)(3)薄层色谱 取上述滤液点样用。并以0.2%去甲肾上腺素水溶液及0.1%多巴甲酸水溶液对照。点样在硅胶G(青岛)板上,以正丁醇-冰乙酸-水(3:1:1)展开,展距13cm。喷0.2%茚三酮乙醇溶液,喷后置红外灯下烘烤约10nmin,显色,样品斑点显淡紫色。两种对照标准品初显紫红色,久置后现淡棕色。[4]

药理研究

1.抗菌作用 曲淑岩报道马齿苋乙醇提取物对志贺氏和佛氏付赤痢杆菌有显着的抑制作用。水煎剂对志贺氏、宋内氏、斯氏及费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但痢疾杆菌在马齿苋肉汤中多次传代后能产生明显的抗药性。醇浸物或水煎剂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制作用;对某些致病真菌如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等,也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对结核杆菌无抑制作用;对小鼠腹腔注射大肠杆菌感染,用醇提液或醇提后残渣水煎液均无效。1992年马慕英报道了深圳市菜市场出售的野生马齿苋对多种常见的食品污染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马齿苋对多种常见的食品污染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即使稀释到12.5%的浓度仍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尤其是对许多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等抑菌作用较强,而对藤黄八叠球菌不抑制,对霉状杆菌抑制作用不明显。马齿苋对一些霉菌也有抑制作用,如对总状毛霉、赤霉、交链孢霉、黄曲霉等抑制作用也较强;而对黑根霉、绿色木霉、黑曲霉无抑菌作用,对酵母菌无抑菌作用。

2.对平滑肌的作用 1985年曲淑岩报道马齿苋提取液(水煎浓缩加酒精去掉沉淀制成)及其分离的结晶氯化钾对豚鼠、大鼠及家兔离体、犬的在位子宫皆有明显的兴奋作用。马齿苋注射液2ml(相当于生药5-10g),比用麦角新碱0.2mg为强,较用垂体后叶素10单位为弱;而用4-6ml则与垂体后叶素10单位相仿。从马齿苋中分离的氯化钾结晶对大鼠离体回肠有明显的收缩作用,其作强度与前列腺素E1,200ug、新斯的明0.25mg相似,而20%煎剂0.2ml对离体豚鼠小肠有抑制作用。此后国外学者SunbhanichM等研究了马齿苋新鲜植物榨的水汁及沸水提取物对离体豚鼠肠蠕动及离体的心房和气管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离体回肠,水汁和沸水提取物都使收缩的紧张度、振幅、频率增强。这种作用与乙酰胆碱类似,而且是剂量依赖性的。但是,收缩的紧张度和蠕动的增加可轻微地被阿托品阻断。两种类型的制剂均显示出剂量依赖性的对心脏心肌收缩力和收缩速率的作用,以及对离体气管条的松弛作用。这些作用与异丙肾上腺素产生的作用类似,并且可被心得安(2.1x10(-5)mol/L)完全阻断。马齿苋对离体豚鼠回肠和心房的作用结果提示该药可分别作为松驰剂和强心剂,其对支气管的扩张作用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

3.对骨骼肌的作用:OkwuasabaF等于1987年报道马齿苋水提取物有独特的使离体和在体骨骼肌舒张的特性,将此水提取物局部用于脊髓损伤所致的骨骼肌强直有效。作者又进一步研究了马齿苋的各种提取物的药理活性,并与水提取物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就对大白鼠膈神经一偏侧膈肌(MS和NS)及蛙腹直肌标本的抑制作用而论,马齿苋的各种提取物[甲醇(MEE),乙醚(DEE)及可透析的(DIF)提取物]的作用相似而且与水提取物(AEE)的作用也十分相似。

此3种提取物均具有:3.1.产生由开始时颤搐张力的增加随后长时间持续抑制所组成的双相反应;3.2.显着降低K+和咖啡因所致挛缩的颤搐/强直比例;3.3.衰减激动剂烟碱所致腹直肌挛缩。不可透析的(NDF)提取物仪显示很轻微的肌肉舒张作用而不衰减激动剂烟碱引起的挛缩。其作用机理可推测为:马齿苋水提取物和有机溶剂提取物通过干扰各种钙池而产生肌肉舒张,这些钙池与兴奋一收缩偶联如起动钙和细胞内钙池有关。咖啡因引起的收缩部分地是通过动员肌浆网(SR)钙池,而干扰这种钙池的动员,则可以部分地解释所观察到的各种不同的马齿苋提取物对咖啡因收缩的衰减。这些提取物的其它作用如对颤搐(MS)和强直张力的抑制可以用类似机理解释。这些提取物的IC50的强度顺序为DIF≥MEE>DEE。因甲醇比乙醚的分配系数低,可能甲醇提取物中含有更多的马齿苋肌肉舒张作用的活性成分。根据DIF具有明显的作用以及以前使用高压液相层析提取的100%乙腈部分没有骨骼肌舒张作用,可以认为马齿苋的有效成分中可能包括极性成分。

4.对子宫的作用:李守柔等于1979年报道,马齿苋对动物子宫有两种相反的作用,一为兴奋作用,系马齿苋中分得的氯化钾;一为抑制作用,系马齿苋中的有机成分。钾盐主要存在于茎中,有机成分主要存在于叶中。

5.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兰州医学院报道,20%水煎剂0.2ml对离体蛙心有抑制作用。对麻醉静脉注射3ml/只,呼吸、血压、心跳均无明显影响。

6.促溃疡愈合作用:全国中草药汇编报道,本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样物质,故能促进上皮细胞的生理功能趋于正常。

7.其它作用:StefanovZH等报道马齿苋的水溶性和脂溶性提取物能延长四氧嘧啶所致严重糖尿病大鼠和兔的生命,但不影响血糖水平,提示马齿苋提取物可改善脂质代谢的紊乱。[5]

化学成分

全草含大量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和多量钾盐(包括硝酸钾、氯化钾、硫酸钾和其他钾盐)。还含多巴(dopa),多巴胺(dopamine),甜菜素(betanidin),异甜菜素(isobetanidin),甜菜式(betanin),异甜菜甙(isobetanin),草酸(oxal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柠檬酸(citr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丙氨酸(alanine)以及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蔗糖(sucrose)等。另据报道全草显生物碱,香豆精,黄酮,强心甙和蒽甙的反应。并含大量的聚ω3不饱和脂肪酸(ω3-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6]  

临床应用

1.治血痢:马齿菜二大握(切),粳米三合。上以水和马齿苋煮粥,不着盐醋,空腹谈食。(《圣惠方》马齿粥)
2.治产后血痢,小便不通,脐腹痛:生马齿菜,捣,取汁三大合,煎一沸,下蜜一合调,顿服。(《经效产宝》)
3.治小便热淋:马齿苋汁服之。(《圣惠方》)
4.治赤白带下,不问老稚孕妇悉可服:马齿苋捣绞汁三大合,和鸡子白一枚,先温令热,乃下苋汁,微温取顿饮之。(《海上集验方》)
5.治阑尾炎:生马齿苋一握。洗净捣绞汁30毫升,加冷开水100毫升,白糖适量,每日服三次,每次100毫升。(《福建中医药》6(3):113,1961)
6.治痈久不瘥:马齿苋捣汁,煎以敷之。(《千金方》)
7.治多年恶疮:马齿苋捣敷之。(《滇南本草》)
8.治蛀脚臁疮:干马齿苋研末,蜜调敷上,一宿,其虫自出。(《海上方》)
9.治翻花疮:马齿苋一斤烧为灰,细研,以猪脂调敷之。(《圣惠方》)
10.治耳有恶疮:马齿苋一两(干者),黄柏半两(锉)。捣罗为末,每取少许,绵裹纳耳中。(《圣惠方》)
11.治甲疽:墙上马齿苋(阴干)一两,木香、丹砂(研细),盐(研细)各一分。上四味,除丹砂、盐外,锉碎拌令匀,于熨斗内,炭火烧过,取出细研,即入丹砂、盐末,再研匀,旋取敷疮上,日三、两度。(《圣济总录》马齿散敷方)
12.治小儿白秃:马齿苋煎膏涂之,或烧灰猪脂和涂。(《圣惠方》)
13.治小儿火丹,热如火,绕腰即损:杵马齿苋敷之,日二。(《广利方》)
14.治瘰疬:马齿苋阴干烧灰,腊月猪膏和之,以暖泔清洗疮,拭干敷之,日三。(《救急方》)
15.治瘰疬未破:马齿苋同靛花捣掺,日三次。(《简便良方》)
16.治肛门肿痛:马齿苋叶、三叶酸草等分。煎汤熏洗,一日二次有效。(《濒湖集简方》)
17.治蜈蚣咬伤:马齿苋汁涂之。(《肘后方》)
18.脚气浮肿,心腹胀满,小便涩少。用马齿苋和少量粳米、酱汁煮食。
19.产后虚汗。用马齿苋研汁三全服。如无新鲜者,以干者煮汁亦可。
⒇20 产后血痢,小便不爱,脐腹疼痛。用生马齿苋菜捣汁三合,煎开,加蜜一合调服。
21.肛门肿痛。用马齿苋叶、三叶酸草等分,煎汤熏洗。一天二次,有效。
22.赤白逅眄。用马齿苋捣汁三合,倒入温热一两枚鸡蛋白中,乘微温一次服下。一般服两次见效。
23.腹中白虫。用马齿苋煮水一碗,和醋空腹吃下。不久有白虫排出。
24.风齿肿痛。用马齿苋一把,嚼汁浸患处,肿即消退。
25.耳内外恶疮。用黄蘖半两、干马齿苋一两,共 研为末敷涂。
26.小儿脐疮。用马齿苋烧过,研末敷涂。
27.疔疮肿毒。有马齿苋二分、石灰三分,共研为末,加鸡蛋白调匀敷涂。
28.积年恶疮。用马齿苋捣烂封住,或取汗煎浓敷涂。
29.治血痢:马齿菜2大握(切),粳米3合。以上水和马齿菜煮粥,不着盐醋,空服淡食。方中马齿苋请热解毒,止血,为君药。(马齿粥 《太平圣惠方》)
30.治肠道辐射灼伤后,腹痛,下坠,大便带脓血:马齿苋30g,杭白芍15g,乌梅9g,白头翁15g,槐角、地榆各9g,败酱草30g,山楂15g,秦皮9g。水煎,每日1剂,日服2次。方中马齿苋请热解毒,止血,为君药。(《实用中医学》)[7]

相关视频

1.中药说之马齿苋[8]

2.马齿苋(中药)简介[9]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