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四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遵义四中,筹建于1913年(民国二年),兴办于1915年,最早是由遵义县县长周荣寿筹办的遵义县女子师范[1],由于军阀混乱而暂停。1914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朱季瑜先生从北京女师大辞职,回到遵义办教育。作为贵州最早的女子中等学校之一的遵义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在朱先生的带领下,抱定“剔除封建、引进科学、弘扬民主”的宗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文化。女子师范学校的办学,从深闺到学校,从家事到国事,从“女诫”到“当今学术”,从“周官六礼”到“文明结婚”,教育思想得到了较大的解放,在贵州教育史上开了妇女受中等教育之先河。后扩大规模和改革教育模式,先后经历了遵义县女子初级中学(1915—1938)、遵义县立中学校(1938—1944)、遵义县立初级中学(1944—1949)等时期。这期间,社会动荡不安、政治风云变幻,但办学的思想与文化却坚定地传承了下来。
办学规模
学校占地36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绿化面积9600平方米,体育场地9200平方米,有300米塑胶环形跑道运动场。学校设施齐备,拥有宽带校园网、多功能阶梯教室2间、计算机教室3间、现代化理化生实验室10间、语音室2间,配备有专用美术、音乐、舞蹈教室,图书馆藏书75600册,普通教室全部安装成多媒体投影教室。学校面向全市14个县市招生,办学规模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800余人。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师精英云集,多种风格融汇。截止2007年05月01日,在岗专任教师118名,其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68人,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20余人,7位英语教师曾赴美国、英国、丹麦等国留学,外籍教师2人,已获硕士学位教师5人,在读教育硕士学位教师4人,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教师多人,多人担任遵义市教育学会各学科分会理事长、理事,5人兼任遵义师院客座教授。
办学宗旨
学校确立了 “以邓小平“三个面向”为指针,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全面完成普通高中为高校输送合格学生、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建设者任务”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治校方针,“设施齐备、功能齐全、管理科学、师资精良、质量一流、全国领先”的发展目标,“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的育人观,“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补短、人人成才”的成才观,“品德高尚、身心健康、学业优秀、能力卓越”的学生培养目标。
校园生活
学校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狠抓学科课堂教学的 同时,为学生创造了个性特长发展的良好教育环境。学校音乐、舞蹈、美术活动小组、体育运动队、合唱团和科技、学科兴趣小组以及文学社团定期开展活动。每年举办学生文化艺术节、校运动会、歌咏比赛等,让学生的才艺得到充分展示,全面地培养了学生素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教学成果
学校重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音体美各项比赛居全市之冠,学生学科竞赛成绩突出,截止2007年05月01日,有346人次获国家级、省级等次奖,15人代表贵州参加全国决赛获奖并免试就读北大、清华等大学。2004年600分以上24人,重点大学上线率49%,本科上线率90%。学校已完成国家级课题研究一个,市级课题研究两个,教师在各级教育教学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学校承担三个国家级课题和六个市校级课题研究。截止2007年05月01日,学生参加全国高中各学科奥赛获全国一、二、三等奖8人;贵州赛区第一名4人,特等、一等奖58人。学生毕业率都保持在99%以上。培育出一代代、一批批杰出人才。著名作家石永言,贵州省副省长马文骏,著名金属切削专家李儒荀,土木水利专家金焱,建筑设计专家金峰,加拿大皇家技术集团技术总管幸克昌,瑞典皇家工学院教授幸克昭等人士皆系四中学子[2]。
视频
遵义四中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遵义四中,百年老校文化厚重、新校区更是颜值爆表 ,搜狐,2017-05-09
- ↑ 遵义市第四中学学校简介,我要搜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