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举事,或称起事,指使用武力推翻、脱离或反抗现政权的行为,是中性词;故此也可以作为褒义词“起义”或贬义词“暴动”的委婉表述。使用上,如要强调举事者以使用武力为手段,可加上“武装”或“武力”二字在前,即“武装起事”、“武装起义”或“武装暴动”。[1]
词语意义
“举事”一词,源于战国时代,本指发起事情及做事,多指国事或大事而言。《礼记》、《墨子》、《荀子》、《吕氏春秋》、《战国策》等均有使用此词。而《吴子·图国》内说“国乱人疲,举事动众曰逆”,举事则指作乱。[2]
其他字眼
依据不同情况、不同观点,可以用多种词语去表达“举事”、“起事”的意思。不同的字眼,意义各有其角度、褒贬、规模,不一定能够准确描述事情,也有可能淡化、模糊以至歪曲事实。
用词 | 小规模或笼统用词 | 一定程度武力 | 大规模 |
---|---|---|---|
褒义词 (视反抗者为正义方) |
“示威”、“抗争” | “起义” | “革命” |
中性词 | “事件”、“运动”、“反抗” | “冲突”、“举事”、“起事” | “民变”、“内战” |
贬义词 (视当权者为正义方) |
“反叛”、“叛逆”、“叛变”、“造反” | “骚乱”、“叛乱”、“作乱” | “动乱”、“暴动”、“暴乱” |
政治派别的夺权行为,称为“政变”;若军队是主要的参与者,可以称为“兵变”;如果是一般民众为主,可称“民变”、“革命”,而古时执政者常贬之为“造反”。
但到了中国共产党手上,如文化大革命之时,“造反”(如“造反有理”)、“革命”等字眼反而用来支持当权者的行动,视之为正义一方,把当权者塑造为反抗者,模糊了两者之别。
政治角度
近代,由于当权者在宣传上的不同,一些事件的名称也不同,例如国民党称1927年的“广州暴动”,中共则称为“广州起义”,相似的例子非常多。另外中共将中国历史上大范围的农民武装反抗称为“农民起义”、“农民运动”、“农民战争”等,例如太平天国,表示对新政权推翻旧政权的肯定。
政治定论
当权者对举事的定义,影响著事情的发展。在中国,当权者对举事者妥协的事例非常少,故通称之为“造反”、“叛乱”,并出动国家军队平乱。然而,近代社会中,一些开始时以和平方式游行示威、集会的事件,因当权者出兵驱散,而演变成冲突事件,当权者又将责任推卸于示威者,并习惯称之为“暴动”。
历史上的武装起事
全世界从古至今,有数不胜数的武装起事。在西方,著名的武装起事有西元前1世纪在罗马帝国爆发的斯巴达克奴隶武装反抗。中国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历史事件里,第一件便是国人暴动,一场武装起事。从西周开始发生过多次武装起事,较著名的有由大泽乡起义而引发的秦末农民战争。
在中古日本的人民起事,称为“一揆”(いっき)。“一揆”照字面解释为“团结一致”,白话的说法就是民变、民乱。一揆最早发起于室町幕府时代,原本是指在神明的面前立誓要团结的团体或其所发起之战斗,而且一揆不一定立即要武装起义,他们多是为了本身的要求来进行谈判,当谈判破裂时才武装起义。一揆随著属性的不同大概可分成下列四种类型:土一揆(室町时代中后期的农民起事)、国一揆(当地有武装势力的土豪或乡野武士群的首领率领下属农民发动起事)、一向一揆(一向宗门徒所形成的一揆)、百姓一揆(江户时代以后农民所形成的一揆)。其中以一向一揆最为强悍,以强大的宗教向心力、舍命杀敌的圣战模式著名,甚至曾经在日本北陆的加贺国建立过自治组织。到了战国时代,以石山本愿寺为大本营的一向一揆首领势力甚至可以与各地大名们匹敌,后因织田信长的武力镇压、丰臣秀吉的拉拢及德川家康的分化之下才逐步式微。
近年,则有1991年第二次海湾战争之后,由美国中央情报局支持的伊拉克南部什叶派穆斯林,对萨达姆政权的武装起事;以及在2003年美伊战争后,伊拉克各地爆发的规模不等的反对驻伊美军和伊拉克临时政府的武力事件。
在近现代历史里,因为政府与平民的实力悬殊,民间举事要成功,一般需要政府的武装力量如军队、警察倒戈支持民众,或起码保持中立,民众方可推翻政府,如1989年罗马尼亚革命,否则政府一般可以轻易镇压。
参考文献
- ↑ 李佳珍, 《国小社会领域教科书·台湾史各时期武装反抗事件教材分析》贰·台湾史武装反抗事件
- ↑ 举事(搜索结果).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017-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