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短角龙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短角龙属
图片来自dinosaurpictures

短角龙属学名Brachyceratops)是角龙科恐龙的一,是种草食性恐龙,生存于上白垩纪。它们的化石都是幼年个体的部分身体骨骼,发现于加拿大艾伯塔省美国蒙大拿州

在过去被编入于短角龙的标本,都是幼年个体化石,其中一个目前被改归类于刺丛龙Rubeosaurus[1]

发现及物种

在1913年8月,查尔斯·怀特尼·吉尔摩尔(Charles Whitney Gilmore)在蒙大拿州提顿县黑脚印地安保留区发现这些化石,隔年将化石简略描述、命名,模式种蒙大拿短角龙B. montanensis)。属名在古希腊文意为“短的有角面孔”;种名则是以蒙大拿州为名。化石发现处属于双麦迪逊组,地质年代约7400万年前,是种稀有的角龙类恐龙

短角龙的化石是群混杂、关节脱落的不完整化石,来自于五个幼年个体,身长约1.5公尺,可能是同一巢穴的同伴。正模标本(编号USNM 7951)是一个部分头颅骨。副模标本有三个,分别是:一个口鼻部、一个部分身体骨骼与头颅骨、以及一个脚掌化石。在1917年,吉尔摩尔公布一份短角龙的专题论文,并完整重建其身体骨骼。这些化石目前存放在华盛顿史密森尼博物院

在1939年,吉尔摩尔在1哩外发现另一头亚成年的大型标本(编号USNM 14765),并编入于短角龙。短角龙有可能是其他已知角龙类的未成年个体,例如生存于相同环境、年代的独角龙。在2011年,数个研究发现体形较大的亚成年个体标本有足够差异,目前被视为刺丛龙Rubeosaurus)的幼年个体。

头颅骨

在这五个标本中,只有一个头颅骨,且是与其身体分离,且为碎片。另外,该头颅骨的眼睛上方有小型的隆起,并不像三角龙般有额角。它的鼻角厚而且低矮。它的颈部头盾一般的大,但是其化石标本却不完整,这很难确定那里是否有洞孔。

分类

短角龙属于角龙亚目,角龙亚目恐龙是群草食性恐龙,拥有类似鹦鹉的喙状嘴,生存于白垩纪北美洲亚洲。所有的角龙类恐龙在白垩纪末期灭绝。

短角龙属于尖角龙亚科,由于化石只有幼年个体,很难确定它们在尖角龙亚科的位置。在1997年,Scott Sampson等人重新研究短角龙的化石,提出它们是其他尖角龙科的幼年个体。但是,许多可分辨角龙类物种的特征,要到成年时才会出现、明显,因此Scott Sampson等人提出短角龙是个疑名

在2007年,Michael J. Ryan等人提出短角龙可能是卵圆戟龙S. ovatus)的幼年个体;卵圆戟龙目前是独立属,刺丛龙Rubeosaurus)。在2011年的一份研究,发现短角龙的亚成年标本(编号USNM 14765)具有某些自衍征,而且同样可见于刺丛龙。同份研究也指出,短角龙的正模标本不完整、是个幼年个体,因此缺乏可鉴定特征,因此提出短角龙是个疑名,而且无法归类于刺丛龙的次异名[2]

食性

如同所有角龙类恐龙,短角龙是草食性恐龙。在白垩纪期间,开花植物的地理范围有限,所以短角龙可能以当时的优势植物为食,例如:蕨类苏铁针叶树。它们可能使用锐利的喙状嘴咬下树叶或针叶。

参考文献

  1. Ryan, Michael J.; Holmes, Robert; and Russell, A.P. A revision of the late Campanian centrosaurine ceratopsid genus Styracosaurus from the Western Interior of North America (PDF).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7, 27 (4): 944–962 [2010-08-19]. doi:10.1671/0272-4634(2007)27[944:AROTLC]2.0.CO;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07-06). 
  2. 存档副本. [2012-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