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王得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得禄

图片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
王得禄与同安船特展

大清诰授建威将军晋加荣禄大夫历任福建浙江提督二等子爵世袭赠伯爵太子太师
爵位 伯爵(追封)
籍贯 福建省台湾府诸罗县(今嘉义县
族裔 汉族
字号 字百遒,号玉峯、慎斋
谥号 果毅
出生 乾隆三十四年(1770年1月19日)
福建省台湾府诸罗县沟尾(今嘉义县太保市
逝世 道光二十一年(1842年2月7日)享年七十二岁。
福建省台湾府澎湖厅(今澎湖县
亲属 (子)王朝纲、王朝纶

王得禄(1770年1月19日-1842年2月7日),百遒玉峯,一号慎斋果毅福建省台湾府诸罗县沟尾(今嘉义县太保市)人,清治时期著名将领,协助平定林爽文事件,击溃朱𣸣、蔡牵等海盗势力,并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协防澎湖。王得禄生前为官至浙江提督,加太子太保衔。死后追封伯爵,并加太子太师衔,,谥“果毅”,赐葬,是为清治时期官位最高的台籍官员、官位最显赫的人物。(再次为福建陆路提督林文察雾峰林家成员)。

王得禄过世后,而他所居住的沟尾庄,也因清廷曾封他为太子太保而改称“太保”,这就是嘉义县太保市的由来。另外,王得禄墓是全台最大的私人墓园,也是目前嘉义县内仅有的两处国定古迹之一(另一处为笨港水仙宫)。

生平

王得禄生于高宗乾隆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1770年1月19日)。先世世居江西南城麻姑山,曾祖父王奇生,于康熙年间入伍福建省,任水师镇标右营千总,后随军参与平定朱一贵之变,而殁于台湾凤山县(今高雄市左营区)获得荫官云骑尉世袭,王奇生长子王舜慕后举家迁居诸罗山沟尾庄。王舜慕长子为王必敬太学国子监生员,生得四子,兄长为王得嘉为例贡生(秀才),王得禄为次子也在此出生成长,十五岁时入武学堂读书。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林爽文事件爆发,林爽文攻占诸罗县城,王得禄年方十七岁,主动率众五百人担任联络官,前往台湾府城求援,隔年正月王得禄参与五十九次战斗,柴大纪委任王得禄为把总(七品武职)。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10月福康安领军来台,王得禄随其收复诸罗县,屡次林爽文部队来犯王得禄便出城应战,之后再被柴大纪委任千总福康安十一月并领军攻打大里杙(战场在今台中市大里区联络新、旧市区桥下干河床),成功夺下大里杙林爽文事件平定后,王得禄获得实缺用千总,并获赏花翎五品顶戴,可谓年少得志。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兄长王得嘉过世数年,王得禄为了家计,请求闽浙总督安插官职,获得闽浙督标右营千总职务,王得禄见到闽浙山东沿海一带海盗大肆作乱,主动弃陆军,加入水师(当时海盗肆虐,多数军人不愿意从事水师),改调督标水师千总,随后与李长庚将军与金门镇魏成消灭各处海盗。

仁宗嘉庆十一年(1806年)5月海盗蔡牵进攻于鹿耳门(今台南市安平港),蔡牵当时自称镇海威武王,打著反清复明的口号进攻台湾,在此战中王得禄大获全胜击沉十一艘贼船,掳获十艘贼船,又夺得当时蔡牵的正大光明印。8月,嘉庆帝降旨:“王得禄著赏加总兵衔”,12月时升为福宁镇(浙江福建交界)总兵。隔年6月又被调为南澳镇(福建广东交界)总兵。

嘉庆十二年(1807年)7月,又打败朱𣸣于大鸡笼澳外(今基隆市和平岛附近),8月与杨廷理破朱𣸣于苏澳,朱𣸣本来想在苏澳罗东交界设立据点,还与西势的漳州人及东、西势的原住民拉拢,朱𣸣占据东势后,吴化、陈奠邦向官府顶报,王得禄与邱良功率领船队进攻苏澳港,朱𣸣惨败后一路被追杀至沪尾(今淡水区),最后逃回闽粤沿海。

王得禄
汉字 王得禄
白话字 Ông Tek-lo̍k
台罗拼音 Ông Tik-lo̍k
汉字 玉峯
白话字 Gio̍k-hong
台罗拼音 Gio̍k-hong
表字
汉字 百遒
白话字 Pek-iû
台罗拼音 Pik-iû
谥号
汉字 果毅
白话字 Kó-gē
台罗拼音 Kó-gē
别号
汉字 慎斋
白话字 Sīn-chai
台罗拼音 Sīn-tsai

嘉庆十二年(1807年)12月,清朝为了预防朱𣸣与蔡牵合作,在黑水洋之役中时为浙江提督李长庚为了戴罪立功,在兵船不足情况下,追剿蔡牵的座船,李长庚在船头击鼓,被蔡牵船上一名与李长庚同乡的林阿小认出,敌兵纷纷炮轰,李长庚在战斗中被炮弹击毙。

嘉庆十三年(1808年)1月,王得禄接替李长庚,担任浙江提督,专门防范蔡牵。6月,嘉庆见原本的福建水师张见陞因剿贼怠慢,改调王得禄担任。

嘉庆十四年(1809年)8月,王得禄与邱良功在鱼山外海与追剿蔡牵蔡牵用大碇使邱良功的船无法动弹,王得禄则在后穷追猛打蔡牵将其击沉,蔡牵命丧海底。王得禄因平乱有功,诏任福建水师提督紫禁城诏令台湾府颁赠建功牌坊,在今台南公园内),并封二等子爵。同年元配范夫人逝世,为卜墓园于大仙寺初址。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7月,嘉庆帝过世,道光帝继位,道光不像嘉庆一样赏识王得禄,十一月时,将王得禄降为浙江提督,将王得禄部下总兵罗凤山升为福建水师提督,以此对王得禄警示。

宣宗道光二年(1822年)4月,王得禄在海上保护渔船时,旧疾复发,右眼失明,向道光皇帝请假“休养”,道光皇帝并不留任,之后数年都过著半退隐的生活。道光八年(1828年)8月,王得禄销假,携长子王朝纲上朝晋见道光帝道光降旨:“著回籍候旨补用”,并未获得任用,王朝纲则分派到刑部学习。

道光十二年(1832年)台湾发生张丙事件,张丙自称开国大元帅,各地响应以杀害贪官为名,王得禄在厦门招募丁勇,事件平定后道光皇帝只封加太子少保虚衔。

道光十八年(1838年)嘉义县沈知自称大元帅,杀害官兵,抢夺佳冬(台南后壁)粮仓,王得禄又率义勇,前往平乱,事定后道光皇帝追加太子太保衔。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前年爆发中英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朝沿海因为已经没有巨型海盗的出现,清朝水师也已经没有像李长庚邱良功等名将,并且多年没有经历水战。水师将领都无人可继,此时道光皇帝想到已经年已七十二岁的王得禄,更令年迈的王得禄驻澎湖,助台湾道道员姚莹协防英军攻击。

隔年二月七日,因为澎湖气候海风大,旧疾复发,病逝于澎湖,追赠伯爵果毅

王得禄墓园介绍

王得禄墓园,是台湾的一级古迹,也是嘉义地区唯一的一级古迹,地点在嘉义县六脚乡双涵村,面积1.92公顷,是道光21年依礼部则例赐葬,而这也是台湾唯一遵照“大清会典”规制建造的茔墓,墓园本身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

依据“大清会典”规制,一品官员的墓制为:茔围墙七十庹,茔地九十步,坟高一丈六尺,石兽并六(也就是石马、石羊、石虎各一对),另有翁仲与石望柱各一对,都是由青斗石雕刻而成,造型典雅,栩栩如生。

以上图片来源:郭长成老师网页作品集[1]

身世异说

在台南白河地区,有说法认为王德禄其实原本是木屐寮吴姓佃农之子,后来过继给王家[2]。木屐寮福显宫供奉的土地公据说是王德禄向嘉庆皇帝请封才得以带乌纱官帽[2]

相关文物

名称 图片 年代 所在地 备注
“忠义配天”匾 200px 嘉庆廿二年(1817年) 台南市东区
台南关帝殿
王得禄墓 200px 道光廿四年(1844年) 嘉义县六脚乡双涵村 现为嘉义县文化资产(中华民国国定古迹)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郭老师网页作品集-王得禄墓园
  2. 2.0 2.1 张溪南 (2014-12). 《北路烟云172:从茄苳脚到关仔岭》.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pp. 页296-299. ISBN 978-986-04-3022-6.
前任:
张世熊
澎湖水师协副将
1804年-1807年
继任:
陈景星

参考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