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角上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牛头角上邨(英语:Upper Ngau Tau Kok Estate)是香港的公共屋邨之一,位于牛头角中部,由前房屋署总建筑师伍灼宜及房屋署总建筑师(3)联手设计,而第一期及第二、三期分别由中国建筑和保华建筑有限公司承建,并由香港房屋委员会负责屋邨管理。
说明
牛头角上邨第二期和第三期获得2007年香港环保建筑协会 香港环保建筑大奖及2010年优质建筑大奖。
历史及简介
重建前的牛头角上邨为前政府廉租屋邨,原称牛头角政府廉租屋邨,共有九座政府廉租屋大厦,分别于1967年至1968年间兴建。1973年,为配合房屋委员会成立,而改称为牛头角上邨;而当时位于该邨隔邻的“牛头角新区(徙置区)”则改称为牛头角下邨。按牛头角政府廉租屋邨的兴建计划,分为“甲区”和“乙区”,后来落成的第1-5座位于甲区,而第9-12座则位于乙区;当中,较早期设计的乙区采用不设独立厕所、主楼窗户呈交错式排列的过渡型新型政府廉租屋设计,除此邨外仅有黄大仙上邨东部五座大厦采用同样设计,但均已拆卸;而甲区则采用设独立厕所、垃圾房设于楼宇末端的早期新型政府廉租屋设计,并为迟一年落成的沙田坳邨、黄竹坑邨、石荫邨(均已拆卸重建)所应用。
由于当时第6-8座的原兴建选址是在现花园大厦喜鹊楼一带或者是牛下一区,可能后来那些地批了给房协又或者兴建了徙置区,政府没有兴建第6-8座。 另一个说法是当年第6-8座的选址后来改为山坡上两所小学的校舍。
重建
根据政府的“整体重建计划”,早于1993年已把牛头角上邨列入重建计划,计划分为“甲区”(旧第1-5座,原拟兴建居屋)和“乙区”(旧第9-12座)。最终“乙区”的第9-12座于1998年5月31日永久封闭(原订为1997年11月30日),同年底完成清拆,原址于2000年展开地基工程,但因为工程展开后发现地底岩石存有问题,需要额外加固地基。其后重建成为常逸楼、常满楼及常悦楼,名为“牛头角上邨第一期”。并于2002年夏季开始入伙,让“甲区”馀下未获搬迁的住户优先选择。而“甲区”的所有住户在2002年10月31日迁出后,旧第1至5座则于2003年年底完成清拆,地基工程于2006年展开,共有6幢大楼,高40层,接收牛头角下邨(二区)的拆建户。新居已于2009年6月起陆续入伙,兴建上邨的预算成本约13亿元(以当时造价计算)。
因应近年屏风楼问题,加上原订兴建康和型大厦(由10座康和一型第一款,以及1座康和二型第二款大厦组成)的计划受孙九招影响而腰斩,牛头角上邨重建计划是首个采用微气候研究工程。此外,为增加居民的归属感,房署于2003年起便透过各大小工作坊及简介会,让居民参与上邨的规划。房署建筑师王国兴指,透过工作坊与居民共同商讨后,提出以茶餐厅为蓝本设计文物展示区,并从下邨收集到的三个货柜旧物中,选出部分摆放于展示区,当中包括雕花铁闸、招牌及家俬等(其后得宝花园商场牛下新城亦采用同类概念)。
房屋署也因应居民的意见,稍为改动了上邨的设计,例如将原本以扶手电梯连接地下至平台,改为以升降机代替,并将通向各座住宅的斜路改为平路,方便长者及伤残人士出入。至于原本偏离大厦出入口的座椅,亦重新放置于各大厦出入口附近,方便长者聚集休憩。另外,为了方便伤健人士与长者,各住宅楼层的公共走廊都加设了扶手。
现时楼宇
重建后的牛头角上邨
牛头角上邨重建第一期,包括两座各40层高的和谐一型第六款公屋及一座20层高的单方向设计大厦。以上楼宇曾于2001年12月进行初步命名,但由于命名被认为不恰当,在翌年2月更改为现时名称。所有大厦为改良型和谐式,常满楼及常逸楼于每层大堂位置设一条平衡阵,单位厨厕改为类似新和谐式的设计但单位面积不变。
牛头角上邨重建第二及三期是房屋署首批由新和谐式过渡至非标准设计大厦的公屋。合共6座约40层高大厦,提供4584个单位。前房屋署总建筑师伍灼宜表示,大厦布局是透过微气候分析地盘日照和风向来决定,6座大厦分成两组排列兴建,分别享受山景和海景,并留下通风廊加强通风。邨内设有儿童游乐场和长者健身区,照顾不同人口。值得一提的,上述特别新和谐大厦设计亦曾拟于何文田邨重建项目中应用,但因孙九招而作罢。
楼宇名称(座号) | 门牌号码 | 楼宇类型[1] | 落成年份 | 层数 | 建筑师 | 承建商 | 提供升降机的厂商 | 期数
(牛头角上邨重建) |
楼宇原来名称[2] |
---|---|---|---|---|---|---|---|---|---|
*常满楼(第1期第1座) | 安德道15号 | 和谐一型第六款(第三代半) | 2002年 | 40 | 房屋署总建筑师伍灼宜、
房屋署总建筑师(3) |
中国建筑 | 乘宾 | 1 | 上满楼 |
常逸楼(第1期第2座) | 和谐一型第六款连新和谐附翼第四型(第三代半) | 上逸楼 | |||||||
常悦楼(第1期第3座) | 单方向设计大厦(新和谐附翼小型单位连和谐式家庭单位) | 20 | 上稳楼 | ||||||
常兴楼(第2期第1座) | 牛头角道189号 | 特别设计新和谐式大厦 (非标准式设计)[3] |
2009年 | 40 | 保华建筑有限公司 | 东芝公司 | 2 | (不适用) | |
*常盛楼(第2期第2座) | |||||||||
常富楼(第2期第3座) | |||||||||
*常荣楼(第3期第4座) | 3 | ||||||||
*常康楼(第3期第5座) | |||||||||
常泰楼(第3期第6座) |
以 * 标示楼宇为2019冠状病毒病香港疫情中多宗确诊个案患者居住的大厦
升降机服务
第一期采用乘宾(Sabiem)的产品,第二及三期则采用东芝公司制升降机。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期两座和谐一型大厦内的升降机是全港行程最长的同牌子升降机。
参考文献
- ↑ 香港地方. 香港地方 | 建设及建筑物 | 公屋类型(六)新和谐附翼大厦.
- ↑ 牛头角上邨重建计划楼宇命名, 2001-12-07
- ↑ 备注:第二期及第三期的大厦虽是非标准,但单位外型与新和谐式大厦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