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爾禾龍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烏爾禾龍屬(屬名:Wuerhosaurus,意為「烏爾禾的蜥蜴」)是種生存於早白堊紀中國的劍龍科恐龍,是少數存活到白堊紀早期的劍龍類恐龍[1]。烏爾禾龍身長約6公尺。與其他劍龍科相比,烏爾禾龍的背部骨板較圓、較平坦。
發現與種
烏爾禾龍目前有兩個種。模式種是平坦烏爾禾龍(W. homheni),由董枝明在1973年於中國新疆烏爾禾的吐谷魯組地層發現[2]。正模標本(編號IVPP V.4006)是一個破碎的身體骨頭,缺乏頭顱骨。副模標本(編號IVPP V4007)是三節尾椎,來自於另一個個體。
另一個較小的種額多烏爾禾龍(W. ordosensis,又譯鄂爾多斯烏爾禾龍),化石於中國內蒙古鄂爾多斯盆地的伊金霍洛組地層發現,並由董枝明在1993年正式命名。正模標本(編號IVPP V6877)是一個破碎身體骨骼,缺乏頭顱骨,發現於1988年。
在2008年,Susannah Maidment等人提出烏爾禾龍是劍龍的一個次異名,主張將烏爾禾龍的模式種改列為劍龍屬的一種,Stegosaurus homheni;而額多烏爾禾龍(W. ordosensis)則成為疑名[3]。這個分類法還沒有被普遍接受。
敘述
平坦烏爾禾龍可能是身體寬廣的動物。在2010年,美國古生物學家葛瑞格利·保羅(Gregory S. Paul)估計平坦烏爾禾龍的身長約7公尺,體重估計約4公噸。但目前只發現分散的骨頭,因此難以重建生前的全貌[1]。與其他劍龍科相比,烏爾禾龍的背部骨板較圓、較平坦。
但Susannah Maidment等人認為這些骨板曾遭到外力改變形狀,因此無法確定其生前形狀。平坦烏爾禾龍的腸骨明顯地向前、呈喇叭狀,顯示牠們有非常寬廣的腹部。尾巴神經棘非常長。
額多烏爾禾龍的體型較小,身長估計約5公尺,體重約1.2公噸。牠們也有寬廣的骨盆,但尾巴神經棘較短。額多烏爾禾龍的頸部較長。
古生物學
烏爾禾龍的身體較其他劍龍科低;科學家認為這是因為烏爾禾龍以低層植被為食的適應結果。不像劍龍屬,烏爾禾龍有較短、較圓的骨板,功能目前還在爭論中。烏爾禾龍如同其他劍龍類,擁有四根尾部尖刺,這些尖刺最可能用來自我防衛。董枝明曾把大型尖刺放置在肩膀位置。
參考文獻
- ↑ 1.0 1.1 Palmer, D. (編). The Marshall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Dinosaurs and Prehistoric Animals. London: Marshall Editions. 1999: 156. ISBN 1-84028-152-9.
- ↑ 董枝明. 烏爾禾恐龍化石. 新疆古生物考察報告(二)烏爾禾翼龍動物群.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甲種專刊 11. 科學出版社. 1973: 45-52.
- ↑ Maidment, Susannah C.R.; Norman, David B.; Barrett, Paul M.; Upchurch, Paul. Systematics and phylogeny of Stegosauria (Dinosauria: Ornithischia).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08, 6 (4): 367–407. doi:10.1017/S1477201908002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