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腹鹰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棕腹鹰鹃 |
---|
图片来自flickr |
基本资料 |
学名 Hierococcyx nisicolor 目/科/属 鹃形/杜鹃/鹰鹃 迁徏状态 迷鸟 普遍性 体长/体重 28-30cm/约83g |
别名:小鹰鹃、霍氏鹰鹃、棕腹杜鹃,雌雄同型。虹膜暗橙色。眼圈铭黄色。嘴灰黑色、基部及先端黄色。脚黄色。
- 外型类似北方鹰鹃。头及体背暗灰色,眼前无淡色斑。
- 喉及腹红棕色,夹,夹杂白色及暗色纵纹。
栖地&习性
栖息低、中海拔山区落叶和常绿的林木区。迁徙时可能出现在各种环境及栖地。
托卵寄生。生性隐密,不易观察。常单独活动于林间上层。
其他的杜鹃类似,它们喜欢毛毛虫,但也记录了取食蠕虫,甲虫,蝉,蜗牛,青蛙及蜥蜴为食,也吃浆果。
繁殖
保育
不受全球威胁(最不关注)。
鸣声
刺耳的嗡嗡声口哨长的快速,似"gee-whizz"或"fe-fer"重复音。
外观相似性
鹰鹃体型较大,嘴灰黑,喉至上胸有黑褐色粗纵斑。腹有黑褐色横斑。后颈无白色横条斑,尾羽末端白色。
北方鹰鹃体型较大,眼先有淡色斑。喉及颈侧白色。胸及腹为红棕色,无纵纹。后颈有白色横条斑。
分布
尼泊尔通过E喜马拉雅山和S阿萨姆邦丘陵到达缅甸,S&E中国(S四川南到云南,广西和广东,然后E&NE到江苏),泰国,N&C老挝,安南和海南。冬天S到苏门答腊,爪哇和婆罗洲。[1]
参考书目
台湾野鸟手绘图鉴
视频
参考文献
- ↑ northern hawk-cuckoo,hb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