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哈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托马斯·哈代 Thomas Hardy | |
---|---|
出生 |
1840年6月2日 英国 英格蘭多塞特郡多爾切斯特 |
逝世 |
1928年1月11日(享年87歲) 英国 英格蘭多塞特郡多爾切斯特 |
職業 | 小說家、詩人 |
母校 | 倫敦國王學院 |
文學運動 | 自然主義 |
配偶 |
Emma Lavinia Gifford (1874–1912) Florence Dugdale (1914–28) |
受影響於 | 亚瑟·叔本华、查尔斯·达尔文、查尔斯·狄更斯、约翰·弥尔顿、夏綠蒂·勃朗特 |
施影響於 | 西奥多·德莱赛、菲利普·拉金、大卫·赫伯特·劳伦斯、斯蒂芬·金、约翰·福尔斯 |
| |
簽名 | File:Thomas Hardy signature.svg |
托马斯·哈代,OM(Thomas Hardy,1840年6月2日-1928年1月11日),英国作家;生于农村没落贵族家庭。
哈代的創作襲承喬治・艾略特(George Eliot)以來的批判寫實傳統,在《德伯家的黛絲》、《還鄉》、《無名的裘德》等一系列作品中蘊涵了對整個維多利亞時代社會發展的文學呈現。 ]] 他被吳爾夫(Virginia Woolf)稱為「英國小說家中最偉大的悲劇大師」,也被韋伯(Carl J. Weber)譽為「英國小說中的莎士比亞」。[1]
目录
人物生平
哈代於英國多爾切斯特攻讀建筑,及後於1862年前往伦敦,並成為倫敦國王學院學生,学習建筑工程,同時从事文学、哲学和神学的研究。
哈代当过几年建筑师,曾獲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及建築聯盟學院獎項,后致力于文学创作。
創作特色
他一生写了许多作品,他的小说多以农村生活为背景,前期作品长篇小说《绿荫下》、《远离尘嚣》,将宗法制农村生活理想化,反对工业化城市文明。以后作品现实主义成分逐渐加强。长篇小说《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和《林中居民》,通过书中人物的悲惨遭遇,反映工业化势力深入农村后英国宗法制农村的巨大变化。《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是他的两部代表作长篇小说,前者描写农村姑娘遭受富人迫害以至毁灭的悲剧,后者描写农村青年在工业社会中理想被毁灭的故事。他晚年转向诗歌创作,写出诗剧《统治者》,痛斥给人民带来苦难的暴君。
他所写作品对人民贫穷不幸的生活充满同情,对工业文明和道德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但他的作品也带有一些悲观情绪和宿命论色彩。
作品
哈代具有詩人與小說家的雙重身分,除了小品文,長篇小說、短篇小說、詩歌、詩劇,皆有質量上的創作,自1871年發表一部長篇小說後,每隔一二年就出版一部小說,共出版十四部長篇小說,有七部被列為英國小說中的偉大作品。
视频
托马斯·哈代
远离尘嚣
绝恋
長篇小說
- 《絕望的救濟》Desperate Remedies: A Novel (1871)
- 《綠蔭下》Under the Greenwood Tree: A Rural Painting of the Dutch School (1872)
- 《一雙藍眼睛》A Pair of Blue Eyes: A Novel (1873)
- 《遠離塵囂》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1874)
- 《伊索貝塔的真愛》The Hand of Ethelberta: A Comedy in Chapters (1876)
- 《歸鄉》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1878)
- 《司令長》The Trumpet-Major (1880)
- 《冷漠的人》A Laodicean: A Story of To-day (1881)
- 《塔上戀人》Two on a Tower: A Romance (1882)
- 《嘉德橋市長的生活與死亡》The Mayor of Casterbridge: The Life and Death of a Man of Character (1886)《卡斯特橋市長》
- 《林居人》The Woodlanders (1887)
- 《黛絲姑娘:一個純潔的少女》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A Pure Woman Faithfully Presented (1891)
- 《深受愛載者》The Well-Beloved: A Sketch of a Temperament (1897) (first published as a serial from 1892)
- 《無名的裘德》Jude the Obscure (1895)
短篇故事
- 《牛奶女工的浪漫冒險》"The Romantic Adventures of a Milkmaid" (1883) (collected in A Changed Man and Other Stories)
- 《三個陌生人》"The Three Strangers" (1883) (collected in Wessex Tales)
- 《威塞克斯故事集》Wessex Tales (1888, a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 《一群高貴的淑女》A Group of Noble Dames (1891, a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 《生活的小諷刺》Life's Little Ironies (1894, a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詩集
- 《威塞克斯的詩與其他》Wessex Poems and Other Verses (1898)
- 《過去與現在的詩》Poems of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1901)
- 《時光的笑柄》Time's Laughingstocks and Other Verses (1909)
- 《現實的諷刺》Satires of Circumstance (1914)
- 《幻想時刻》Moments of Vision (1917)
- 《詩集》Collected Poems (1919)
- 《晚期與早期抒情詩》Late Lyrics and Earlier with Many Other Verses (1922)
- 《人間萬象、遙遠之夢:歌謠與瑣事》Human Shows, Far Phantasies, Songs and Trifles (1925)
- 《心境與格律的冬詞》Winter Words in Various Moods and Metres (1928)
詩劇
- 《王朝:拿破與戰爭的詩戲》(The Dynasts: An Epic-Drama of the War with Napoleon (verse drama)
- 《王朝》第一部The Dynasts, Part 1 (1904))
- 《王朝》第二部(The Dynasts, Part 2 (1906)
- 《王朝》第三部(The Dynasts, Part 3 (1908)
- 《康沃爾女王皇的悲劇》The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at Tintagel in Lyonnesse (1923)
后人评价
托马斯·哈代逝世九十周年:维多利亚时代的良心
1月11日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逝世九十周年纪念日。突然这么一说,你可能对此人没有任何印象,可非常有名的《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正是出自他的笔下。
哈代生活在辉煌的维多利亚时代,但他与发达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背道而驰,怀揣着勇气追问弄潮儿的道德与社会责任,并对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观颇有微词。《德伯家的苔丝》里的苔丝失去贞洁,犯下了杀人大罪,可哈代公然为其辩论,认为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性”。虽然她的肉身被污浊,道德却比大多光鲜男子更纯洁。
哈代是个矛盾的人,守护着一个失落的过去,却又积极拥抱新锐思想。这种观念上的反复直接影响他对角色的处置。他一面用宗教拯救小说人物,一面潜意识里认为“性格即命运”。无论是苔丝还是游苔莎,追求自由、反抗旧俗的女性都被哈代赋予人性光泽,可等待她们的都是悲剧收尾。哈代激赏她们的勇气,却不看好她们的反抗。
“反抗而无用”熔炼出哈代小说的悲剧底色。徐志摩将哈代与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相提并论。女权主义者伍尔夫也肯定哈代,说“托马斯·哈代是‘英国小说中最伟大的悲剧大师’”。[2]
作品欣赏
偶然——托马斯·哈代
但求有个复仇之神从天上喊我,
并且大笑着说:“受苦受难的东西!
要明白你的哀戚正是我的娱乐,
你的爱之亏损正是我的恨之盈利!”
那时啊,我将默默忍受,坚持至死,
在不公正的神谴之下心如铁石;
同时又因我所流的全部眼泪
均由比我更强者判定,而稍感宽慰。
可惜并无此事。为什么欢乐被杀戮,
为什么播下的美好希望从未实现?
———是纯粹的偶然遮住了阳光雨露,
掷下的时运不掷欢欣却掷出悲叹......
这些盲目的裁判本来能在我的旅途
播撒幸福,并不比播撒痛苦更难。
參考來源
- ↑ 香港 01 - 哈代:悲劇大師,德伯家的黛絲
- ↑ 托马斯·哈代逝世九十周年:维多利亚时代的良心, 凤凰网, 2018-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