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啄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小啄木 |
---|
圖片來自flickr |
基本資料 |
學名 Dendrocopos canicapillus 目/科/屬 啄木鳥/啄木鳥/綠啄木 遷徏狀態 留鳥 普遍性 普遍 體長/體重 14-16cm/20-27g |
別名:星頭啄木、星點啄木,雌雄相似。虹膜褐色。嘴灰黑色、舌長且粘。腳鉛灰色。
kaleensis亞種
- 雄鳥
- 頭上暗灰色,有黑色頭側線,有線狀紅斑。
- 臉灰白色,眼下有灰色帶紋與頸側的黑斑相連。
- 體背及翼黑色,翼有白色星點斑。
- 體下淡褐色有暗色細縱紋。
- 尾羽黑色,外側白,有黑橫斑,中央2枚尾羽極堅韌。
- 雌鳥頭側線全黑色無紅斑。
- 飛行時呈波浪狀。
棲地&習性
棲息在各種各樣的森林和林地中。橡樹(櫟屬),落葉林和混合林。
多單獨攀爬於樹幹或橫枝,搜尋枯木或表皮層昆蟲,攀爬或覓食時,中央二枚尾羽常頂住樹幹。偶會聽到啄擊木頭所發出的聲音。
飲食包括毛毛蟲,直翅類動物,小甲蟲,昆蟲,雙翅目,螞蟻和水果,種子和其他植物。
繁殖
印度次大陸為4月至7月,東南亞為12月至4月。構巢於樹洞中。雌雄鳥共同孵卵育雛。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最不關注)。
鳴聲
發出短而柔和的“ cheep”或“ pic”或“ tzit”音。
外觀相似性
大赤啄木體型較大且壯碩,臉側有"y"字形黑色紋。下腹及尾下覆羽有明顯紅色。雄鳥頭頂有大片紅色斑。
分佈
亞種和分佈
- P. c. doerriesi (Hargitt, 1881) – 西伯利亞(烏蘇里蘭),中國東北(吉林黑龍江)和韓國。
- P. c. scintilliceps (Swinhoe, 1863) – 從遼寧至四川和浙江的E&C China。
- P. c. kaleensis (Swinhoe, 1863) – 西至東,西至福建和台灣,西至南緬甸和北印度支那。
- P. c. swinhoei (E. J. O. Hartert, 1910) – 海南。
- P. c. mitchellii (Malherbe, 1849) – 巴基斯坦E往尼泊爾北部。
- P. c. semicoronatus (Malherbe, 1849) – 尼泊爾東端E到W阿薩姆邦。
- P. c. canicapillus (Blyth, 1845) – 阿薩姆邦(E Assam),孟加拉國,緬甸C&S,泰國大部分地區和老撾。
- P. c. delacouri (Meyer de Schauensee, 1938) – 泰國東南部,柬埔寨和越南南部(Cochinchina)。
- P. c. auritus (Eyton, 1845) – 泰國和馬來西亞半島。
- P. c. volzi (Stresemann, 1920) – 廖內群島和蘇門答臘,包括 Nias I。
- P. c. aurantiiventris (Salvadori, 1868) – 婆羅洲。[1]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參考文獻
- ↑ grey-capped woodpecker,hb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