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可恶的蚊子(清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可恶的蚊子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可恶的蚊子》中国当代作家清涓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可恶的蚊子‍

立秋后下楼,用一句老话来形容,就是“蚊子能把人抬起来”。

下楼前,我会给暴露在外边的身体胳膊腿喷驱蚊花露水,还有脖子,而且是狠狠地喷。在我的想象中,这么多的驱蚊水,还不得把蚊子熏到千里之外去?千里之外太夸张了,但起码蚊子不敢近身了吧。

喷完我还不放心,我手里一定要再握着一小瓶驱蚊水下楼,随时准备向蚊子发起进攻。

可是……

刚下楼,还没走几步,就感到腿上发痒。不好,蚊子迎接我来了。大庭广众之下,总得注意点形象吧,我轻轻地晃了晃腿,希望能把蚊子晃走了事。

还是痒,痒得你无法再顾忌形象。我一低头,就看到发痒的地方趴着一只黑色的蚊子。我抖抖腿,想放它一条活路,没想到蚊子不领情,一动不动地继续趴在那里猛吸。

我只好弯下腰,举起巴掌,狠狠地拍下去。其实,蚊子压根不在乎,它根本不躲,不然手掌掀起的风它怎么可能感觉不到呢?它似乎就是抱着必死之心,那我自然一拍一个准。它死在了我的巴掌之下,把尸体留在了我的腿上。

还好,腿上只有一个小小的红点,蚊子还没来得及对我发起进一步攻击,我的腿上还没有留下它吸血的痕迹。我拂掉它的尸体,拍拍手,忍不住庆幸自己感觉敏锐。

为了巩固防护成果,我打开随身携带的驱蚊水,又对着胳膊腿“噗噗噗”地喷了一阵。

可是, 不大一会儿,蚊子刚才叮的地方越来越痒,那个小小的红点似乎有了生命,它活了过来,它是会生长的。我眼睁睁地看着那个位置慢慢红了一大片,居中是指甲盖那么大一个鼓起来的包。我全身顿时都痒了起来。

更多的时候,在你刚有感觉之时,身上就鼓了一个又一个包,红了一片又一片,甚至很成气候地连了起来,占据了一大块根据地。 最难受的是蚊子叮了穿着凉鞋的脚趾头,你不顾形象去挠都找不准位置,似乎天地顿时归于虚无,唯有痒充斥其间,让你躲无处躲,藏无处藏,挠也准不准地方。

落荒逃回家里,我再也不敢贪恋楼下那一丝丝自然的清凉了。

关上房门,在最安全最不用顾忌的家里,我立刻卸下伪装,再也不用装了。看到腿上一片片的红和一个个的包,心里火烧火燎,心绪绝不宁静,赶紧坐下来,肆无忌惮地使劲抠挠,只有挠破渗出血来,痒才可以得到缓解。

如果说出门前喷驱蚊水是为了防患于未然——事实证明这没啥大用,那带着一身包回家,也得有善后措施啊。除了预防用的各种牌子的驱蚊水,家里还备有被蚊虫叮咬后止痒的各种药膏。开始,抹点药膏似乎多少能缓解一下难忍的痒,后来就感觉不到有用了,换了牌子也不行,我这才算深刻领会了那句“忍疼容易忍痒难”的俗话了。

蚊子在室外为所欲为,遇人就毫不犹豫地扑将上去,连自个儿的性命都毫不在乎,哪怕是最后一餐,也绝不后退半步。可如果它们胆敢进到室内,那就是单纯找死。

徒手打蚊子是一门技术活,我知道自己远没有掌握这门技艺。再说拍死在墙上,善后也很麻烦。如果墙上留下污点,那我宁愿让蚊子继续活着叮我。

话也就是这么一说,我哪能让蚊子在我的地盘为所欲为呢?

我买了电蚊拍。电蚊拍有羽毛球拍子那么大,比手的面积大多了,击中蚊子的概率大大提高。在家里看到蚊子,挥动电蚊拍上去,只听一声轻微的“嘭”,蚊子就断送了性命。

蚊子最最让人讨厌的是,到了晚上,你一关灯,它就嗡嗡嗡地在你的耳边叫,往你的脸上扑,你狠狠地打了自己几个巴掌,它却逍遥在你巴掌之外。你开了灯找它,小小的房间里,根本发现不了它的踪迹。

如此反复几次,你的耐心被消磨尽净,你忍不住双手合十,卑微地低三下气地在心里对蚊子告饶:随你叮,你想吸多少血就吸多少血,我就是你的粮仓,只是求求你别叫了,闷声吸血得个实惠还能保平安不好吗?何苦一定要擂着战鼓助威公然向人挑战呢? 你之所以敢这么求蚊子,当然是基于两个原因:一是知道蚊子数量有限;二是蔑视蚊子个头袖珍,吸不了多少血。

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岂容小小的蚊子肆虐?于是,电蚊香登场了。从蚊香片到液体电蚊香,只要插上电,就能睡个好觉;至于蚊子,估计即使熏不死,也被熏得晕头转向、失去了战斗力吧。

在驱蚊水电蚊拍电蚊香出现之前,人们是怎么对付蚊子的呢?

小时候,这些东西自然是没有的,但有一种装在简陋纸盒里的蚊香,绿色的,双盘严丝合缝地缠绕在一起,点燃前分开,就成了两个独立的个体,插在配备的蚊香架上,点燃后放在房间通风的地方。每盘可以点一个晚上,能保证整晚的安眠。只是要分开两盘蚊香,那真是个技术活,我手笨,常常百般小心之下,还是会断成一截一截的。其实断了也不打紧,插在蚊香架上照样用,就是得点完一段再重新插,太麻烦。

我相信不会只是我一个人分不好蚊香,像我一样的人一定还有不少。从那时一直到现在,我都有个疑问:蚊香为什么不能直接分好再卖呢?

到了现在,我才终于知道这个“ 世纪难题”的答案了。

1888年,日本人上山英一郎请来线香制造工匠,花了两年时间,开发出全球首创的棒状蚊香。这种外型类似线香的蚊香,顶多只能持续燃烧一个钟头,如果想燃烧时间长就要加长蚊香长度,那样又容易折断。上山的妻子建议把蚊香改成漩涡状。反复试验之后,上山摸索出以一支圆棒为中心,再将两条粗蚊香卷成漩涡状的制造方法。1902年,漩涡状的蚊香正式上市。

这种蚊香设计算是“阴阳相补”,可以节约不少空间,在运输过程中也不容易断掉。

可见,任何一个你不理解的设计背后,都隐藏着你还不知道的原因。

可是,蚊香毕竟是要钱买的,很多人家是舍不得花这个钱的。那时大家都穷,穷人可以用穷人不花钱的法子来驱蚊。

从地里割回艾草,放在墙角晒干。到了晚上,抽出几支点着,洒点水把明火浇灭,再给杆上洒点水,艾草就会冒出一股股的烟来,但烧不起来明火。关上门窗,把冒烟的艾草放在房子中间,蚊子在里边不知是被熏晕了还是直接被熏死了,反正熏一阵子,等呆在院子里乘凉的人进屋撤掉艾草,就能睡个安稳觉了。

新割回的艾草不行,太潮湿,绿叶子绿杆子都点不着,得晾干了点燃再洒上水才可以沤出烟来驱蚊。

小时候,家家户户院子的一个角落里,都会堆着些艾草,算是穷人对付蚊子的利器。

这种方法虽然管用,但显得老土,也有人闻不惯艾草的味道,慢慢的,有人开始用高级的可以一劳永逸的蚊帐了。

那时候的蚊帐很单一,单一到只有一种颜色,就是白色;单一到只有一种形状,就是四四方方。根据炕或者床的大小选好蚊帐,挂上,只留一个可以开合的口子供人出入。

睡觉前,先拿扇子在蚊帐里边上上下下扇一阵,还要边扇边用手抖抖蚊帐,万一有蚊子躲在纱布的皱褶处呢?赶完蚊子,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放下蚊帐,把开合的地方合严实,最好再用夹子夹紧了,以免睡着了一翻身让口子张开,那就只能等着喂蚊子了。 闻不惯蚊香和艾草味道的人,蚊帐的出现正当其时,解决了他们对付蚊子的难题。

可是,也有人用不惯蚊帐,觉得进了蚊帐,憋得慌,连气都喘不匀。但好歹人们算是有了几个不同的选择,这就是进步。

你看,人就是这样和蚊子斗智斗勇,这么多年过去了,驱蚊的方法越来越多,但蚊子似乎也更厉害了。

回到开头的问题:秋天的蚊子为什么更厉害呢?

立秋后,早晚温差加大,温度适宜,加上雨水丰富,有利于蚊子生长繁殖。蚊虫密度监测显示,每年蚊虫的密度分布曲线呈“驼峰状”,六七月受高温影响,蚊子的活动力减弱,八九月反而是蚊子活动的高峰期。

立秋后蚊子咬人更狠,是要为越冬储备能量。一般要等温度降到10℃以下,蚊子才会停止繁殖。为“保命繁衍”,蚊子只能靠疯狂吸血来大量储存过冬的营养。

好像蚊子也没有办法,这就是它的生存之道。 [1]

作者简介

清涓,中学教师,工作之余喜欢涂鸦,散文曾发表于《读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