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茶粄或稱茶果[1],是广东、香港及台灣等華南地區的傳統小食,有粤式茶果和客家茶粄。
記載
蕭梁時代的《荊楚歲時記》(成書於501-565年間)如此記載:「三月三日,取麴汁、蜜和粉,謂之龍舌,以厭時氣。麴耳草,俗呼茸母。《宋宗詩》茸母初生認禁煙。」
農曆三月三日,人們會把麴汁、蜜,混和米粉,製作一種叫「龍舌」的食品。因為那時候的粿是像舌頭的形狀,故人們叫它做「龍舌」。而「蜜」就是糖漿,「麴」就是「鼠麴草」。「鼠麴草」的葉子形狀好像「鼠耳」,所以又叫做「鼠耳草」。《荊楚歲時記》說當時的人食用它以「厭時氣」,大概服用粿是有去除暑濕的保健作用。事實上,根據《全國中草藥匯編》說,鼠麴草的確能治療風濕腰腿痛,具有藥用價值。至今,在製作茶粿時,也會用上它。
售賣
昔日茶果曾是常見的小吃,但時至今日這種小吃已經式微,僅在部分地區,例如元朗、南丫島和大澳仍有店鋪或攤檔製作及售賣茶果。
製作
材料主要是糯米粉團,當中加入茶葉粉末、艾草或雞屎藤,使其帶有茶香,另可在粉團混入南瓜或紅菜頭等食材,或其他食材製作出不同顏色及味道的茶果。
餡料可選擇甜味或鹹味,甜餡料主要是豆沙、花生、芝麻或眉豆,而鹹餡料通常是眉豆、綠豆、炒豬肉、炒香菇、蝦米或鹹鴨蛋。
參考文獻
- ↑ 「茶粄陶染風華再現」 苗市推社造,自由時報,2019-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