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潜园 |
---|
拆除重建于新竹神社的原潜园爽吟阁 |
表记 |
汉字 潜园 |
白话字 Chiâm-hn̂g |
台罗拼音 Tsiâm-hn̂g |
别称 |
汉字 内公馆 |
白话字 Lāi-kong-koán |
台罗拼音 Lāi-kong-kuán |
潜园,是台湾一座已消失的园林,由清朝诗人林占梅所建,位于竹堑城西门内,曾被誉为台湾四大庭园之一。因日治时期开辟西大路、中山路,园林本身遭到拆毁,仅存建园者林占梅亲书“潜园”的大门、八角井及几栋老屋,而石狮移至新竹市市议会门口。
潜园大门于2012年遭地主拆除。新竹市长许明财因此地并未列为文化法定资产,声明无法阻止开发,只能异地重建,然而“异地重建”的说法,至今仍旧尚未实现。
历史
1849年,林占梅家族起建潜园。1864年完工,占地2甲馀(约30亩),工程费18万两,位于今中山路与西大路西北角,即西门市场一带。
1855年位于竹堑城北门外的北郭园建成后,民众称呼城内的潜园为“内公馆”,城外的北郭园则为“外公馆”。
1895年,征台的北白川宫能久亲王曾于爽吟阁进宿,后成为御遗迹地之一,受到台湾总督府的重视和保护。其后园中的浣霞池逐渐淤积缩小,遂开辟为通过竹堑城西门的中山路。
1919年(大正八年)2月,将具有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御遗迹地地位的潜园爽吟阁拆除,移到新竹神社社域内重建。
1919年,新竹州依照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存法将位于西门的“潜园址”以及“淡水厅署址”、“新竹孔子庙”、“迎曦门”指定为新竹州史迹,一同受到保存。1939年,在都市计画时规划道路(今西大路)经过潜园大厝,拆除潜园大厝。
1945年,二次世界大战后,重建后的爽吟阁随同新竹神社由警备总部新竹区分队、新竹市团管部进驻,变成军事机关。后来又变成大陆地区人民新竹处理中心,即现在的新竹靖庐的一部分,二楼亭阁全毁,一楼拱门甚至成为浴室。
1977年为止,潜园原址尚存有观音亭、大门、古井、香石山房、部分碧栖堂以及少数住宅建筑。1990年代,台湾史迹专家李干朗教授和陈荣村教授,曾经各别出版过潜园修建调查计画,但是新竹市政府并未将此地指定为古迹。
2012年6月27日,仅存的潜园大门门楼遭到地主无预警拆除,将改建成收费停车场。新竹市文化局发布声明,指称因文化局未将潜园列为文化法定资产,所以市政府无法保护,只能收集剩下建材,预备在异地重建[1]。
2013年3月25日,新竹中华大学设计研究中心研究员于向时任新竹市长许明财简报“新竹竹堑潜园复建工程”内容,预计复建地点位于风城愿景馆旁并预定2014年6月底完工。[2][3]
复建争议
原潜园爽吟阁复建案因选址过程未召开公听会,引起文史工作者和附近民众不满。市府因应民意代表要求下,于2014年3月31日及4月24日在文化局召开公听会。
第一回公听会
会议中赞成民众多从林氏家族对新竹之贡献和付出的角度,强调此建筑可以彰显林氏忠肝义胆、保乡卫民牺牲的大爱精神,主张在新竹公园复建。反对者亦表示认同林氏家族对新竹之贡献,但对市府选址过程未有公开评选程序,且造成公园绿地减少和周边景观不协调表达质疑。
正反双方之交集为认同重建,但地点选定部分歧见甚大。至于重建案的细部规划和日后运营方式之讨论,及此建筑要如何达成林家后代期待,因时间关系未有细部讨论。
第二回公听会
支持与反对之市民针对地点选择经过意见讨论后,表达意见重点如下:
- 支持者表示因已经过许多行政程序,此时间点若变更地点于法不合。
- 反对者则从重建的目的意义、景观适当性、选址过程、对市民说明的时间点、区域资源分配及现况公园过度拥挤且交通混乱等方面,说明为何不适合于新竹公园重建。[4]
- 会中对于退回市议会进行讨论已达部分共识。
另公听会中对部分民众提议将“风城愿景馆”拆除,意外引起争执。最后市府文化局长林荣洲表示,因有正反意见,市府会尊重各方意见再多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