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顺地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安顺地戏

中文名称;安顺地戏

地理标志;贵州省

批准时间;2006年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编号;Ⅳ-90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贵州省安顺市

安顺地戏,俗称"跳神",因演出不用戏台和苗台,就在村野旷地进行,故名地戏,为傩戏的一种,形成于明代初叶,地戏是流行于贵州安顺的民间戏种,史迹表明,地戏是明初朱元璋“调北征南”时由军队带入并发展起来,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是贵州省安顺市屯堡人独有的一种头戴木刻假面的传统民间戏剧,其由来与屯堡人的生存选择有关。据《续修安顺府志》记载:"当草莱开辟之后,人民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事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跳神戏之举。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农之深意"。安顺地戏演出以村寨为演出单位,演员的地道的农民。一般一个村寨一堂戏,演员二、三十人,由"神头"负责。演出时间为每年的新春佳节和农历七月稻谷扬花时节。成年与土地打交道的农民为了祈盼一年的辛劳获得丰收,为了来年风调雨顺村寨平安,以大姓为主体的农民戏班在寨中空地围场跳起了地戏。全村男女老少兴高采烈围场观看。娱神与娱人相得益彰。安顺地戏只演"正史",不演庞杂剧目;只有武戏,没有文戏。地戏的表演形式比较古朴。演员头顶面具,面罩青纱,背插小旗,手持刀、枪等兵器,在铿锵的锣鼓伴奏种相互唱、和、舞、打,场面热烈。[1]

2006年5月20日,安顺地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顾之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詹学彦;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特点

安顺地戏是古老的传统戏剧,其显著特点是演出时"跳神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而唱,应声而舞"。(《续修安顺府志》)。其唱是七言和十言韵文说唱,在一锣一鼓伴奏下,一人领唱众人伴和,有弋阳老腔余韵;其舞,是表现争战格斗的打杀。所演的三十来部大书,是屯堡人喜爱的薛家将、杨家将、岳家将、狄家将、三国英雄、瓦岗好汉。内容单一,只有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没有才子佳人戏、清官公案戏、绿林反叛戏、怪诞神话剧,只有赞美忠义、颂扬报国的忠臣良将戏[3] 。反映的时代上至商周,下至明朝。[2]

分布

安顺地戏分布于以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为中心及市属的平坝、普定、镇宁、关岭、紫云、开发区,以及邻近的清镇、花溪、长顺等地。在全部300堂地戏中,仅西秀区就有190多堂 。(一个地戏队只演一部大书,称一堂)

历史

安顺地戏已有六百来年的历史,其存在与明初开发黔中安顺有关。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调集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三十万大军远征云南,一举击溃元朝盘踞云南的残余势力。战事既平,朱元璋虑及云南地处边陲,贵州又是土司势力长期占据之地,若无重兵屯戍,"虽有云南,亦难守也。"故把战略重点转向贵州,命征南大军沿云南到湖广驿道就地屯守,在贵州设有24个卫、26个守衙千户所,其中安顺有3个卫(普定、安庄、平坝),2个守衙千户所(关岭、柔远)。于是,贵州这块土地上就有了史料上称谓的"屯堡人" ,地戏也就随之而来了。

演出程序

安顺地戏的演出程序一般分为"开箱"、"请神"、"顶神"、"扫开场"、"跳神"、"扫收场"、"封箱"等组成。其中的"跳神"是正式演出,又分为"设朝"、"下战表"、"出兵"、"回朝"。其余部分是带有驱邪纳吉成分的傩戏活动。由于屯堡人的神灵观,更给地戏赋予"傩愿"的性质,村民还会在建房求财、祈福求子的时候请地戏队中的"神灵"(如关羽、佘太君等)去进行"开财门"、"送太子"等活动 。

艺术特色

表演形式

在春节期间演出二十天左右,称为"跳新春",是岁终新正的聚戏活动,与逐疫、纳吉礼仪一起举行。地戏演出时,村口或醒目的地方要插一面大红旗,旗上绣着很大的"帅"字,表示这个村子里今天要演出地戏,也有纳吉之意。演出由"开财门"、"扫开场"、"跳神"(演故事)、"扫收场"四部分组成。演出前,要将存放脸子的木箱(柜)从神庙或存放人家里抬出来,举行庄严的开箱仪式。[3]

道具

地戏面具同时具有神格和人格。安顺等地有专门从事脸子雕刻的艺人。村寨演出班子新购置的面具,未经法事前,可以随便放置,视为木雕;一经点将封号,即为神物。"开光"是将面具升华为神的仪式,由雕匠主持。先将脸子郑重陈列在神龛上,然后杀一只大公鸡,以鸡血点在脸子上,同时念动开光词,赋脸子以生命。

面具用丁香木或白杨木精雕细刻而成,做工讲究,神态生动。面具由面孔、帽盔、耳子三部分组成。面相分文、武、老、少、女五类,俗称"五色相"。除主将外,还有小军、道人、丑角、动物等类别。诸多面具中,武将面具最复杂,可细分为少将、老将、女将、番将、正派将军、反派将军等。面具五官造型,形成了一定的程式,如眉毛必遵循"少将一枝箭,女将一棵线、武将烈如焰"之说;嘴的刻法有"天包地"与"地包天"两种;眼则是"男将豹眼圆瞪,女将凤眼微闭"。

就技法而言,地戏脸子多为浅浮雕与镂空相结合,精细却不繁琐;色彩上用贴金、刷银的亮色,以及红、绿、蓝、白、黄、黑,几乎没有一种颜色不可拿来用上。有的面具还要镶嵌上玻璃片,华丽堂皇,十分了得。

地戏演出时,演员无一例外都要戴上面具。地戏面具的戴法与傩堂戏不同。先用青纱长统套头将头包住,置面具于额头之上,而不是象傩堂戏那样戴在脸上,这是便于武打[3] 。

剧目

地戏演出的剧目、本子又叫"地戏谱","谱,布也,列年事也。"地戏具有以史为线索的性质。民间艺人有"戏叙史册"之说,陶关地戏队大旗上就有这四个字。按历史年代编排,现存剧目有:《封神演义》、《大破铁阳》、《东周列国志》、《楚汉相争》、《三国演义》、《大反山东》、《四马投唐》、《罗通扫北》、《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粉妆楼》、《郭子仪征西》、《残唐》、《二下南唐》(飞龙传) 、《初下河东》、《二下河东》、《三下河东》、《九转河东》、《二下偏关》、《八虎闯幽州》、《五虎平南》、《五虎平西》、《岳飞传》、《岳雷扫北》等,全是唱朝代兴衰的战争故事,构成了军傩最主要特色 。

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思维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在多元型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地戏在逐渐萎缩,演员年龄偏大且队伍人数逐年减少。很多有地戏队的村寨已停锣息鼓多年没有演出,如此下去,令人担忧,保护这一在中国戏剧史上具有戏剧转型活资料的古老剧种,已到刻不容缓之期。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安顺地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顺地戏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广受海内外人士关注,曾造访法国、西班牙、韩国、日本、新加坡,多次到香港、台湾、北京、上海演出,深受欢迎,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中国戏剧历史博物馆",是研究戏剧发生学、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美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学科的活材料 。[4]

相关介绍

导演张艺谋、制片人张伟平和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因影片《千里走单骑》惹上纠纷,被贵州省安顺市文化局(后改名文广新局)于2010年1月20日起诉到法院。文化局称,影片中所称的"云南面具戏"实际上是首批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安顺地戏",故起诉讨要署名权。5月11日,这起"非遗第一案"在西城法院开庭审理。安顺市文化局除了邀请演员着戏服作证外,连两位辩护律师都抬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匾走入法庭。

原告律师认为,《千里走单骑》以"云南面具戏"为线索并贯穿始终,但影片表演、宣传的"云南面具戏"实际上是 "安顺地戏"。"'安顺地戏'有着六百年历史,为安顺地区所独有的民间戏剧,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贵州省政府和国务院均将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律师详细介绍了"安顺地戏"的历史。他表示,电影中的"地戏"由安顺市詹家屯的詹学彦等8位地戏演员表演,包括面具、剧目、音乐、声腔、唱词、方言、队形动作等,全部属于"安顺地戏"。据悉,《著作权法》第6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规定"非遗"享有署名权,但相关的立法仍在进行中。张艺谋方的代理人认为,相关的法律一直未出台。该案是否涉及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性质、范围是什么,谁有权来主张等,尚未定论,安顺市文化局的起诉没有法律依据。

法院当庭未宣判。

濒危状态

1、受现代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地戏在安顺周边的娱乐和社区交往圈越来越小,不断呈萎缩甚至消失现象。据上世纪90年代相关资料统计,安顺周边有地戏三百余堂,现已不足一百堂。 2、由于地戏唱本、脸谱的失散和毁坏,也使得地戏的传承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3、老一代艺人老龄化,而年轻一代又赶上找工热潮,地戏已到了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时候。 4、现代科技的发展,有娱神功能的地戏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 5、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地戏的演出发生变异,面具雕刻越来越被其他工艺品取代。

相关视频

贵州安顺历史精粹——地戏

安顺地戏,中国戏剧活化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