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洲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白鷺洲書院位於江西吉安市內贛江江心的白鷺洲之頭,南宋吉州知軍江萬里創建於南宋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它和廬山的白鹿洞書院、鉛山的鵝湖書院、南昌的豫章書院齊名,合稱為古代江西四大書院。白鷺洲既以白鷺為名,所以宋代在洲上創建書院時,也就依洲名而稱之為「白鷺洲書院」。
江西書院跨越千年,在中國歷史上舉足輕重。坐落在吉安市由江萬里創辦的白鷺洲書院是江西古代四大書院之一,歷經600年的歷史興衰[1],也曾影響一時,在江西書院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如今在書院原址,是江西省的一所重點中學——白鷺洲中學。
歷史沿革
白鷺洲書院創建於南宋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它就是著名的江南四大書院。
白鷺洲書院自宋代創建以來,一直延續到清代末年,其間累經修建。據《廬陵縣誌》記載:「白鷺洲書院,在郡城東白鷺洲上。宋淳祐元年辛丑,知吉州軍江萬里建。奏於朝,置山長;理宗御書白鷺洲書院,以賜。院內立文宣王廟、欞星門、雲章閣、道心堂、萬竹堂、風月樓、浴沂亭、齋舍。」後增建「六君子祠」,祀程頤、程顥、周敦頤、張載、邵雍、朱熹等六人。
元代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書院被洪水沖毀,吉安路總管李珏修復。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紅巾起義軍與元兵戰于吉安,書院大部被燒毀;時過二年,又遭大水,書院毀壞殆盡。至正十五年重建,恢復舊觀。明代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吉安知府黃宗明又重修。到嘉靖二一年,曾將書院從白鷺洲遷離,在城南仁壽寺址另建新院舍。
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城南仁壽寺新建的白鷺洲書院改為廬陵縣學,又將書院遷建於城北郊。至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吉安知府汪可受將書院重新遷回白鷺洲上,並增築吉台,開鷺池,立橋池上,擴建齋舍百問,其餘堂、閣、樓、亭均重修。
至清代,書院又多次毀於水災和戰爭,曾先後於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十二年(公元1655年),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嘉慶十八年(公元1813年),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八年(公元1828年)、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等九次重修或重建。至咸豐六年(公元1856年),太平軍與清兵激戰于吉安,書院又被焚毀,至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經知府曾省三倡修恢復。洲頭現存的風月樓、雲章閣以及一排排的齋舍,就是同治二年最後一次修建時所遺留下來的建築。而洲中心現存的鷺池,則是明代萬曆二十年重修書院所開闢。而洲中心現存的鷺池,則是明代萬曆二十年重修書院所開闢。白鷺書院自宋代創建,迄於清代,數百年來,造就了大批人才,尤其是培養了像文天祥這樣出類拔萃的世代楷模[2],的確是這所書院的驕傲。清代曾在白鷺洲書院主持講席的著名學者施閏章有詩讚道:「鵝湖鹿洞尋常事,不信風流限古今。」760多年來,這塊對廬陵文化發揮過重要作用的教育聖地一直文風鼎盛,桃李滿天下。
吉安古為廬陵郡地,自宋代以來,這裡名人輩出,成為人文薈萃之區,素來享有「文章節義之邦」的盛譽。白鷺洲書院名列江西四大書院之一,是古代吉安的著名學府。白鷺洲書院的創始人江萬里,為江西都昌縣人,官至宰相。元兵南下進占江西,他在鄱陽家居,堅貞不屈,投水自盡,是歷史上有名的忠貞節烈之士。書院的第一任山長(即校長)歐陽守道,是江西宋代知名的學者。《白鷺洲書院志》上有「劉辰翁、文天祥、鄧光薦皆出其門」的記載。文天祥《祭歐陽撰齋(守道)先生》一文中也寫道:「某弱冠登先生之門……蓋有年於茲。」即是說,文天祥於寶祐三年(公元1255年)在白鷺洲書院讀了一年書;至寶祐四年丙辰,登進士第一名,被理宗皇帝親自提為狀元。從此白鷺洲書院揚名天下。理宗皇帝親書「白鷺洲書院」匾額,作為對白鷺洲書院的嘉獎。
原白鷺洲書院的兩座主體建築風月摟和雲章閣已整修一新。洲上設有白鷺洲中學,正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四化建設造就人才。
視頻
白鷺洲書院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走進江西古代四大書院之一:白鷺洲書院 ,搜狐,2016-05-31
- ↑ 江西四大書院之一,文天祥的母校,吉安白鷺洲書院!,搜狐,201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