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旗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旗人是明万历十九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诸部,后建立八旗制度,八旗中的人对自己的简称。八旗打破了原来分裂的局面,使得努尔哈赤直接掌管八旗,当时的旗人拥有一定的地位。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的过程中创造的满族社会制度。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合起来称为八旗。

八旗子弟

八旗兵以满洲八旗为基干,采取世袭兵制,在年十六岁以上的八旗子弟中挑补旗兵。旗人无需经营即可坐领清廷饷银米粮,加重了百姓负担。旗人从此在闲事上花尽心思,于是,食王禄,唱快书,养靛颏儿,提笼架鸟,种花弄草,养鸽子斗蟋蟀,听书唱曲,泡茶馆捧戏园……等等,等等,围绕着吃喝玩乐,排遣闲暇,忙活得有型儿有派儿。

旗人是京城休闲娱乐的重要群体。八旗子弟从词面上讲,本应是个中性词,无非是指八旗的后代,但实际上却成为具有专指涵义的贬义词,指的是八旗后代中游手好闲,好逸恶劳,整日耽于嬉戏的纨绔之徒、浮浪之子,好吃懒做、酒囊饭袋之辈。

曾经的八旗骁勇,在二百六十多年的安逸中,不少变成了整日提笼架鸟,斗鸡走狗的玩家,这是个历史的嘲弄。对于八旗将士实行优容政策的初衷,却导致了许多八旗后代难以自拔的荒废丧志。八旗在清朝军队中的作用是逐渐减弱的,至清朝末期八旗已经不是主力军队,清廷依靠地方部队与列强作战和镇压农民起义。

旗人民族组成

八旗子弟不等于满族,简单意义上说八旗子弟是为清朝打下江山的那20万人的后裔[1],是由不同民族共同组成的,除了满族汉族和蒙古族外,还有鄂温克、达斡尔、锡伯、朝鲜族及一些维吾尔族、俄罗斯族人等。

顺治年间统计,八旗男丁总数 三十四万六千九百三十一人,其中满族男丁五万五千三百三十三人,占15.95%,蒙古族男丁共二万八千八百八十五,占8.3%;汉族男丁共二十六万二千八百一十六,占75.75% 。

旗人中血统复杂,以满洲、蒙古、汉族为主,其中满洲祖先源自肃慎族,蒙古则源于东胡,汉族则亦为华夏族后裔。而现阶段之满洲八旗、汉军八旗均已融入汉族中,所有满族血统均仅仅有极少部分为满洲血统而大部分为汉族血统,可以说已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纯粹的满洲族,而蒙古八旗则较多仍然生活在草原上,受汉族血统影响不深。

八旗的形成

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诸部,伴随统一战争的进行,归服的人口日众,先前那种只凭血缘关系的军事与生产组织,已不能适应统一战争的需要了。于是在这种特殊的政治历史环境下,八旗制度[2]便应运产生了。《满文老档》中记载如下:“聪睿恭敬汗将收集众多之国人,尽行清点,均匀排列,每三百丁编一牛录,牛录设额真一人、牛录额真下设代子二人、章京四人、村拨什库四人。将三百男丁以四章京之分编塔坦,无论做何事,往何地,四塔坦的人按班轮值,其同工、同差、同行走。”(额真来自蒙语,是主人的意思。)

随着统一战争的不断扩大,牛录编设的增多,为适应多兵力、大规模作战统一指挥的需要,努尔哈赤将五牛录(实际大多不止五个)组成一个甲喇,在由五个甲喇组成一个固山,即旗。并以八种不同形式的旗帜作为标志,行军战斗;生产劳动;行政管理均为一个固定单位。旗是八旗制度中的最高组织形式,也是最大的军事编制。

视频

旗人 相关视频

满洲八旗分别都有什么样的权力?是哪八面旗?
八旗子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