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城牆,古代軍事防禦設施,由牆體和其他輔助軍事設施構成的軍事防線。城牆的含義,根據的其功能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城牆分為二類,即一類構成長城的主體,另一類屬於城市(城)防禦建築,由牆體和附屬設施構成封閉區域。
狹義的城牆指由牆體和附屬設施構成的城市封閉型區域[1]。封閉區域內為城內,封閉區域外為城外。城牆作為城市、城池和城堡的抵禦外侵防禦性建築。
城牆從結構和功能分,主要由牆體、垛口、城樓、角樓、城門等部分構成。絕大多數城牆外圍還有護城河。從建築的原材料分,分為版築夯土牆、土坯壘砌牆、青磚砌牆、石砌牆和磚石混合砌築多種類型。
中國城牆
中國古代城市的城牆從結構和功能分,主要由牆體、女牆、垛口、城樓、角樓、城門、城郭和瓮城等部分構成[2]。據統計,中國約有「舊城」兩千五百座。其中大部分是各級行政區劃的治所。歷史上最長的城牆是唐長安城牆,城周36.7平方千米,占地84平方千米。
第一級城(巨型城):城周超過25千米。 全國只有南京、北京、鳳陽(明中都)三處。
第二級城(大型城):城周在超過12-25千米之間。 全國有杭州、蘇州、廣州、太原、福州、西安、濟南、成都、開封、廬州(今合肥)等。
第三級城(中型城):城周在超過5-12千米之間。 各省省會。
第四級城(小型城):城周在超過2-5千米之間。 所有府、州的城。
第五級城(微型城):城周不滿2千米。 此類城數量最多,如全國多數縣城,特別是在西部邊疆地區的,周圍概小於2千米。
地方行政的等級高低,影響城的規模。國都較省城大,省城較府、州城大,而府、州之城又較縣、廳之城為大。但因地區經濟文化條件不同,東部沿海地區的縣城,不少反比西部邊疆地區的府城、州城為大。
現存古城牆
中國保存最完整的為西安城牆、南京城牆、荊州城牆、開封城牆。城牆在中國其他城市也有部分保存,如長沙城南的天心閣即為城樓,為古城牆的一部分。現存山西平遙古城,其古城牆可以考證的歷史最早建於前827年——前782年的周宣王時期;保存最完善、年代最久遠的古城牆為楚長城,位於河南省南召縣板山坪鎮周家寨楚長城遺址,經專家據考證約建於前688年。
明清時期大多數縣城、州城、府城、衛城、所城都有城牆,此外在交通要道上有很多關城。不過大多數縣城的城牆只有4—10米高,北京的城牆極高,達15—18米。客家人所建的土樓和圍屋可以視為特殊形式的城堡。明代火繩槍和大炮已經相當普及,縣城低矮的城牆防禦作用已經減弱。清代在重要河口修築了不少炮台,有些炮台多達兩三百門炮,但18世紀末英國軍艦已發展到百門炮一條艦的規模,而科技差距讓雙方所使用的炮輸出距離上有巨大差異,使得19世紀清軍炮台在同英國軍艦的對抗抗中屢屢失利。
其它地區城牆
世界上其他國家的著名的城牆有安東尼牆(蘇格蘭)、君士坦丁堡城牆(土耳其)和哈德良長城(英格蘭)。
視頻
城牆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河南一小城市有大量明清文物露天放置,當地的人們卻視而不見 ,搜狐, 2018-2-25
- ↑ 中國古代城池主要由哪些部分組成呢?,網易 , 2018-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