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亞伯拉罕·林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林肯)
前往: 導覽搜尋
亞伯拉罕·林肯
Abraham Lincoln
1863年林肯肖像,時年54歲。
第16任美國總統
任期
1861年3月4日-1865年4月15日
副總統 漢尼巴爾·哈姆林(1861年–1865年)
安德魯·約翰遜(1865年)
前任 詹姆斯·布坎南
繼任 安德魯·約翰遜
美國眾議院議員
來自伊利諾伊州第7選區
任期
1847年3月4日-1849年3月4日
前任 約翰·亨利
繼任 托馬斯·哈里斯
伊利諾伊州眾議院議員
任期
1834年12月1日-1842年
個人資料
出生 (1809-02-12)1809年2月12日
美國肯塔基州霍珍維爾
逝世 1865年4月15日(1865-04-15)(56歲)
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彼得森住所
墓地 美國伊利諾伊州斯普林菲爾德橡樹嶺公墓Oak Ridge Cemetery林肯墓Lincoln Tomb
政黨 輝格黨(1834年–1854年)[1]
共和黨(1854年–1865年)
其他政黨 國家聯邦黨National Union Party (United States)(1864年–1865年)
配偶 瑪麗·托德1842年結婚;1865年夫逝)
兒女 羅伯特·托德·林肯
愛德華·貝克·林肯
威廉·華萊士·林肯
托馬斯·林肯
專業 律師
政治人物
宗教信仰 (見宗教信仰章節
簽名 亞伯拉罕·林肯的簽名
軍事背景
服役 伊利諾伊州民兵
服役時間 3個月(1832年4月21日-1832年7月10日)
軍銜 二等兵(1832年5月28日-1832年7月10日)
上尉(1832年4月21日-1832年5月27日)
解除軍銜後重新入伍成為二等兵。
參戰 黑鷹戰爭

亞伯拉罕·林肯英語:Abraham Lincoln,,美國第十六任總統,1861年就任,1865年遇刺身亡,經歷美國最為慘烈的南北戰爭和政治危機。經由此役,他維護聯邦的完整,廢除奴隸制,解放所有奴隸,增強聯邦政府的權力,並推動經濟的現代化。也因此美國學界[2]和公眾[3]時常將林肯稱作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背景

林肯來自於美國西部的一個貧窮人家,自學成為律師,1840年代擔任過議員,1858年表明反對蓄奴制。1860年獲得共和黨總統提名,他在南部幾乎沒有得到任何支持,但幾乎也是橫掃北部,並最終當選總統。他的當選導致美國七個南部蓄奴州決定獨立,脫離聯邦而建立美利堅聯盟國(「邦聯」)。初期他利用勸說的態度,但在雙方在奴隸制問題上相當強硬,不存在任何讓步或和解的空間,為此林肯考慮南下攻打邦聯,統一美國並解放奴隸。

共和黨政治,1854–60年

1860年總統提名和競選

1860年5月9日至10日,伊利諾伊州共和黨州大會在迪凱特舉行[4]。林肯的支持者組織競選團隊,由大衛·戴維斯David Davis (Supreme Court justice)諾曼·朱德Norman B. Judd萊昂納德·斯威特Leonard Swett和傑西·杜博瓦領導,林肯也獲得他總統競選中的最初支持[5]。支持者們利用他在邊疆地帶同他父親的故事(開拓荒地以及用斧子劈開柵欄),為他創造「柵梁候選人」這一名號[6]

5月18日,在芝加哥的共和黨全國大會1860 Republican National Convention上,林肯的友人通過手段在第三次投票中幫助他擊敗蘇厄德和蔡斯,獲得提名。來自緬因州的前民主黨人漢尼巴爾·哈姆林則獲得副總統的提名。林肯的成功來源於他在奴隸制問題上的溫和立場,以及他對輝格黨內部提升觀點以及保護性關稅的支持[7]

在第三次投票中,賓夕法尼亞州的選票使他升到首位。他對保護性關稅政策的支持將使該州的鐵礦利益得到保護[8]。林肯的競選團隊巧捷地在不同州的代表之間遊走,同時聽從林肯的要求,「不要訂立限制我的合約」[9]

大部分共和黨人同意林肯的觀點,認為在《斯科特案》裁決和布坎南治下奴隸權力對政府的控制加強,北方是受害的一方。在整個1850年代,林肯對於內戰是否會爆發持懷疑態度,他的支持者也拒絕倘若他當選將會導致分裂的說法[10]。同時,道格拉斯被選為北方民主黨人的候選人。來自11個蓄奴州的代表在民主黨全國大會1860 Democratic National Convention上因為不贊同道格拉斯的人民主權論觀點而憤而離席,並最終自選約翰·C·布雷肯里奇作為候選人[11]

道格拉斯和其他候選人積極競選造勢,而林肯則是唯一一個沒有發表任何演說的候選人。他緊密關注競選過程,依靠共和黨的熱情。共和黨的努力使他們在北方獲得多數支持,並大量製作海報、傳單和發表社論。共和黨演說人首先根據政黨立場發言,然後講述林肯的故事,着重提到他童年的貧困,其目標是展示「自由勞工」的力量——一個普通的農場男孩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一路來到最頂層[12]。共和黨在文字上的造勢完全壓過林肯的反對者;單是《芝加哥論壇報》寫手製作講述林肯生活故事的小冊子便賣出100,000至200,000份[13]

解放奴隸宣言

林肯明白聯邦政府廢止奴隸制的權力是受到憲法限制的——在1865年前,這一問題被交由州自己處理。他在當選之前和之後都提到,禁止奴隸制擴張到美國新領土將會導致奴隸制的最終滅亡。在戰爭初期,他嘗試說服各州接受「有償解放Compensated emancipation」以使他們終結奴隸制。他認為通過這些方式來限制奴隸制會在經濟上消滅之,就如國父們所設想的那樣[14]。林肯分別在1861年8月和1862年5月拒絕由約翰·C·弗雷蒙特和少將大衛·亨特David Hunter提出的有地域限制的解放方案,理由是他們沒有這樣的權力,並且這樣做將會激怒忠於聯邦的邊緣州[15]

1862年6月19日,在林肯的支持下,國會通過法案禁止在聯邦土地上實施奴隸制。1862年7月,《第二充公法案Second Confiscation Act》獲得通過,這一法案將解放支持叛亂者所擁有的奴隸。林肯認為國會並沒有權力在那些州中解放奴隸,但仍然服從國會簽署法案。他認為這樣的行動只有總司令在憲法授予的戰爭權力下才能採取,並且他自己也打算這麼做。同月,林肯同內閣成員討論一份《解放奴隸宣言》的草稿。在草稿中他寫到:「根據事宜且必須的軍事手段,1863年元月1日起,所有在聯盟國為人占有而做奴隸的人們都應在那時及以後永遠獲得自由[16]。」

林肯私下決定在此時邦聯的奴隸制基礎必須被摧毀。然而銅頭蛇抗辯道解放奴隸的行為將對和平和統一產生阻礙。頗有聲望的《紐約論壇報》的共和黨編輯霍勒斯·格里利便為之所影響[17],林肯便在1862年8月22日直接寫信駁斥,稱他作為總統採取這項措施的主要目的是要維護聯邦[18]

我在這場鬥爭中的首要任務是維護聯邦,而不是保存或摧毀奴隸制。如果我能夠維護聯邦而不需要解放任何奴隸,我會這麼做,而如果我能夠通過解放所有奴隸而維護聯邦,我會這麼做;而如果我能通過解放一些奴隸,不管其他奴隸而維護聯邦,我也會這麼做。我為奴隸制和有色人種所做的,是因為我認為這麼做能夠維護聯邦;我不做的,是因為我不認為做了將會維護聯邦。我已經根據我對公務的理解闡明我的目的;我也不準備對我時常提到的個人願望,即所有地方的所有人都應自由,做出任何更改[19]

1862年9月22日,《解放奴隸宣言》正式實施,並於1863年1月1日生效,宣布在不為聯邦所控制的10個州解放所有奴隸,但規定在兩個聯邦已經控制的州之下的例外[20]。在接下來的100天裡,林肯使軍隊和國家為解放做好準備;而民主黨則在1862年的小年選舉中警告選民解放奴隸對北方的白人可能存在威脅[21]

在反叛州廢奴成為一項軍事目標,聯邦軍隊南下,一路解放奴隸,直至邦聯領土內的所有300萬奴隸都被解放。林肯對《宣言》的評論是:「在一生中,我確信,我未做過比簽署此宣言更加正確的決定[22]。」在一段時間內,林肯延續早先為解放奴隸建立殖民地的計劃。他在《宣言》內對殖民計劃積極的評論,但是這一舉措最終失敗[23]。在《宣言》公布幾日之後,十三個共和黨州長在戰時州長會議War Governors' Conference上會晤;他們支持《宣言》,但希望將喬治·B·麥克萊倫將軍從聯邦軍總指揮位置上撤下[24]

在《解放奴隸宣言》出台之後,將前奴隸召入軍隊成為一項官方政策。至1863年春,林肯已經準備好大量招募黑人士兵。在寫給田納西州戰時州長安德魯·約翰遜的信中,林肯鼓勵他領頭招募黑人軍人,並寫到:「50,000名武裝且受訓的黑人士兵出現在密西西比河岸上,將能夠立刻終結叛亂[25]。」至1863年年末,在林肯的指示下,洛倫佐·托馬斯Lorenzo Thomas將軍已經從密西西比河谷招募20個團的黑人士兵[26]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如此評論林肯:「在他身邊,我從來沒有想起我的卑微出身,或是我那不受歡迎的膚色[27]。」

法案

林肯堅持輝格黨的總統理論,即國會擁有主要的立法權力,而總統則有執行的權力。林肯只否決國會通過的四個法案;唯一一個重要的法案是《韋德-戴維斯法案》,這一法案的重建政策十分嚴酷[28]。1862年他簽署《宅地法》,使聯邦在西部擁有的數百萬英畝土地可以以低價購買。《摩利爾土地撥贈法案》在1862年簽署,為每個州的農業大學提供撥贈。1862年和1864年的《太平洋鐵路法案Pacific Railway Acts》為美國的第一條橫貫大陸鐵路提供聯邦支持,並於1869年完工[29]。《宅地法》和《太平洋鐵路法案》的通過得益於南方國會議員的缺席(他們在1850年代反對此類政策)[30]

其他的重要立法包括兩項提升聯邦政府收入的措施:關稅(有先例)以及新的聯邦收入稅。1861年,林肯簽署第二和第三《摩利爾關稅法案Morrill Tariff》(第一法案在布坎南任上立法)。同年,林肯簽署《1861年稅收法案Revenue Act of 1861》,創立第一項美國收入稅[31],對於收入高於$800(約為今日$Template:Inflation)的實施固定的3%稅率,而在《1862年稅收法案Revenue Act of 1862》中則改為累進稅率[32]

林肯任內,聯邦政府的經濟影響在其他一些領域也得到擴大。《國家銀行法案National Banking Act》創立國家銀行體系,為美國建立強大的金融網絡,並確立本國貨幣。1862年,在林肯的支持下,國會立法建立農業部[33]。1862年,林肯派出約翰·波普將軍鎮壓明尼蘇達的「蘇族起義Dakota War of 1862」。303名蘇族人被控屠殺無辜農民而被判處死刑,但林肯對每一個人重審,並最終批准39個人的死刑(有一人後來得到緩刑)[34]。林肯還計劃對聯邦的印第安人政策改革[35]

在格蘭特對李的戰役產生巨大損失之後,林肯曾考慮頒布總統令再一次徵兵,但最終沒有這麼做。然而面對此類傳言,《紐約世界報》和《商業周報》刊登虛假的徵兵令,由此使這兩家報紙的編輯和其他人員能夠抄底黃金市場。林肯對此的反應十分強硬:他要求軍隊直接查抄這兩家報社。查抄持續兩日[36]

林肯使感恩節成為美國全國的節日[37]。在林肯任總統之前,感恩節自17世紀以來是新英格蘭的地區性節日,但聯邦政府只偶爾並不定期宣布其為節日。最後一次宣布節日是在50年前詹姆斯·麥迪遜的任期內。1863年,林肯宣布當年1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為感恩節[37]。1864年6月,林肯批准國會的《約塞米蒂撥贈》,為今日的約塞米蒂國家公園區域提供前所未有的聯邦保護[38]

加入聯邦的州

西弗吉尼亞州於1863年6月20日加入聯邦。它包括原弗吉尼亞州西北端的幾個縣,在弗吉尼亞州宣布脫離聯邦後,這幾個縣宣布脫離弗吉尼亞州。作為加入聯邦的條件,西弗吉尼亞的憲法中規定將逐漸廢除奴隸制。內華達州於1864年10月31日作為自由州加入聯邦,它也是位於北美洲偏西部地區的第三個州[39]

遇刺身亡

在刺殺發生時,軍醫查爾斯·李爾Charles Leale也在劇院內,立刻急救。他發現林肯沒有任何反應、呼吸幾乎停滯且無法察覺脈搏。在確定林肯是被射中頭部而非原先設想的刺中肩部之後,他試圖清理頭部血塊,之後林肯開始能夠相對自然地呼吸[40]。他被送過街安置到彼得森住所。在昏迷九小時之後,林肯於4月15日早間7時22分離世。在場的長老會牧師菲尼亞斯·丹斯摩爾·格利為他禱告,戰爭部長斯坦頓向他致敬,並說道:「現在,他屬於千秋萬世[41]。」

此後,林肯為國旗所包裹的遺體在雨中為脫帽的聯邦軍官護送至白宮,全城教堂鐘聲響起。在林肯逝世不到三小時之後,早上10時,約翰遜宣誓就職。林肯的遺體於4月19日至4月21日先是置於東廳,然後陳列在大廳。他和兒子威利的棺材被裝在「合眾國」車廂內;接下來三周,以黑色旗幟裝飾的「林肯特別號」列車[42]運載着林肯的遺體緩慢迂迴地由華盛頓駛向斯普林菲爾德,在北方許多城市停留,成千上萬人參加追悼,而許多人則在鐵軌邊奏樂、點篝火以及唱聖歌[43][44],或沉默而充滿敬畏地脫帽目送火車駛過。

宗教和哲學信仰

歷史聲譽

在1940年代以來學界對美國總統的排名中,林肯穩居前三位,時常位列第一[2][3]。2004年的一項研究表明,歷史和政治學界的學者將林肯排在第一位,而法律界學者則將他排在華盛頓之後,位列第二[45]。在自1948年以來的大部分總統排名投票中,林肯都被排在第一位:1948年施萊辛格、1962年施萊辛格、1982年穆雷布萊辛、1982年芝加哥論壇報、1996年施萊辛格、1996年CSPAN、1996年萊丁斯-邁克伊弗、2008年時代周刊、2009年CSPAN。多數時候,前三名為林肯、華盛頓和富蘭克林·D·羅斯福占據,雖然林肯與華盛頓或是華盛頓與羅斯福的位置時常對調[46]

林肯的遇刺使他成為了國家的殉道者,並賦予他近乎神話一般的認可。對於廢奴主義者來說,林肯是人類自由的捍衛者。共和黨人將林肯的名字與自己的政黨聯繫在一起。許多美國人,雖然並非全部南方人,認為林肯是一個有傑出才能的人[47]。 150年前,美國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在華盛頓福特劇院(Ford『s Theatre)觀看歌劇《我們的美國兄弟》(Our American Cousin)時遭遇刺殺,舉國震驚,也成爲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遇刺身亡的總統。

150年後的今天,林肯遇刺的畫面已基本被人們所熟知——演員約翰·維爾克斯·布斯(John Wilkes Booth)在歌劇進行中持槍將林肯殺害。但在這一幕的前後,仍有許多細節問題懸而未決,很有可能成爲永久的謎團。

首先,根據美國官方史料,布斯刺殺林肯的過程比較清楚:當晚十點左右,布斯悄然潛入總統包廂,等到舞臺上傳出「你這個刁鑽的老婦人」這句臺詞、觀衆正哄堂大笑時,布斯突然朝林肯腦後開槍,然後用刀刺傷了亨利·拉斯本(Henry Rathbone)少校。

接下來,布斯扔下了手中的槍,從總統包廂跳向舞臺。在一片混亂之中,布斯飛速找到出口,最後登上事先準備好的馬匹逃脫。

施瓦茨提出林肯的聲望在19世紀末提升緩慢,直至進步時代(1900至1920年代),他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受尊崇的英雄人物之一,甚至南方白人也同意這一點。這一風潮在1922年林肯紀念堂在華盛頓開放達到頂峰[48]。在羅斯福新政時代,自由派對林肯作為自力更生者或戰時總統的崇敬有限,但認為他是平凡人的代表,必然會支持福利國家的構想。在冷戰時期,林肯的形象成為自由的象徵,為那些在共產主義政權之下受到壓迫的人帶來希望[49]

到1970年代,林肯成為美國政治保守派Conservatism in the United States的英雄人物[50],原因是他支持民族主義、支持商業、堅持阻止人類奴役的擴張、基於自由和傳統的洛克伯克式的原則,以及他對國父所立原則的堅持[51][52][53]。作為輝格黨活動家,林肯是商業利益的代言人,支持高關稅、銀行業、內部提升和鐵路建設,反對傑克遜民主[54]。威廉·C·哈里斯認為林「對國父、憲法、憲法下法律、共和制和其體系的尊崇加強他的保守主義立場[55]。」詹姆斯·G·蘭道爾強調他的容忍,尤其是他的溫和主張,「對有序進步的偏向、對危險躁動的不信任,以及對難以消化的改革方案的不情願」。蘭道爾總結道:「在他完全迴避所謂的『激進主義』(即對南方欺壓、對奴隸主的憤恨、對復仇的渴望、黨派陰謀和希望南方體制在一夜之間為外人所改變)這方面,他是保守主義的[56]。」

到1960年代末,自由派諸如史學家勒容·本內特Lerone Bennett, Jr.則有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在林肯對待種族問題的方面[57][58]。本內特由於在1968年稱林肯為白人至上主義論者而受到廣泛關注[59]。他注意到林肯使用種族蔑稱,說嘲諷黑人的笑話,強調自己反對社會平等,並建議將解放奴隸送到外國。林肯的支持者,例如作家德克和卡辛則說林肯要比與他同一時代的大多數政客好得多[60],並且他是一個「道德遠見者」,巧妙地推動廢奴主義事業,在政治上做到最快[61]。而他對反對平等的強調則將問題的重心從「解放者林肯」轉移到黑人身上,由此顯得黑人是自己掙脫奴隸制的枷鎖,或者至少這能夠在解放奴隸方面對政府施壓[62][63]。史學家巴里·施瓦茨在2009年寫道林肯的形象在20世紀末受到「侵蝕、褪色和溫和的嘲諷」[64]。而唐納德則在他1996年的傳記中寫到林肯的性格是「消極能力說」的代表,這一說法為詩人約翰·濟慈所定義,用於描述那些「在不確定和懷疑中能保持安心,並不被迫向事實或理性前進」的傑出領袖們[65]

林肯經常為好萊塢所描繪,形象幾乎一直都是十分積極及正面的[66][67]

社會學家巴里·施瓦茨研究美國的文化記憶,提出在1930年代和1940年代,對林肯的記憶是十分神聖而實用的,它為國家提供「一個道德標誌,鼓勵和引導美國人的生活」。富蘭克林·D·羅斯福在備戰期間引用林肯的話語,來表明德國和日本帶來的威脅。美國人問道:「林肯會怎麼做[68]?」然而他還發現在二戰之後林肯的象徵性力量減弱了,而這「褪色的英雄恰好是人們對國家的偉大失去信心的象徵」[69]。他認為後現代主義和文化多元主義在一定程度上稀釋「偉大」這一概念。

參考來源

  1. Judson, Karen. Abraham Lincoln: This Nation Shall Have a New Birth of Freedom. Enslow Publishers. 2008: 29. ISBN 978-0-7660-3170-8. Before he became a candidate for office, the twenty-five-year-old Lincoln had not declared himself a member of either party, ... In the 1834 election, Lincoln ran as a Whig candidate. 
  2. 2.0 2.1 "Ranking Our Presidents". James Lindgren. November 16, 2000. International World History Project.
  3. 3.0 3.1 "Americans Say Reagan Is the Greatest President". Gallup Inc. February 28, 2011.
  4. Donald (1996), p. 244.
  5. Oates, pp. 175–176.
  6. Donald (1996), p. 245.
  7. Luthin, pp. 609–629.
  8. Hofstadter, pp. 50–55.
  9. Donald (1996), pp. 247–250.
  10. Boritt (1994), pp. 10, 13, 18.
  11. Donald (1996), p. 253.
  12. Donald (1996), pp. 254–256.
  13. Donald (1996), p. 254.
  14. Mackubin, Thomas Owens. The Liberator. National Review. National Review. March 25, 2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20). 
  15. Guelzo (1999), pp. 290–291.
  16. Donald (1996), pp. 364–365.
  17. McPherson (1992), p. 124.
  18. Guelzo (2004), pp. 147–153.
  19. Basler (1953), p. 388
  20. Donald (1996), pp. 364, 379.
  21. Louis P. Masur, Lincoln's Hundred Days: 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 and the War for the Un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22. Donald (1996), p. 407.
  23. Donald (1996), p. 408.
  24. Nevins (1960), pp. 2:239–240.
  25. Donald (1996), pp. 430–431.
  26. Donald (1996), p. 431.
  27. Douglass, pp. 259–260.
  28. Donald (2001), p. 137.
  29. Paludan, p. 116.
  30. McPherson (1993), pp. 450–452.
  31. Donald (1996), p. 424.
  32. Paludan, p. 111.
  33. Donald (2001), p. 424.
  34. Cox, p. 182.
  35. Nichols, pp. 210–232.
  36. Donald (1996), pp. 501–502.
  37. 37.0 37.1 Donald (1996), p. 471.
  38. Schaffer, Jeffrey P. Yosemite National Park: A Natural History Guide to Yosemite and Its Trails. Berkeley: Wilderness Press. 1999: 48. ISBN 0-89997-244-6. 
  39. Donald (1996), pp. 300, 539.
  40. Report of first doctor to reach shot Lincoln found. 
  41. Donald (1996), pp. 598–599, 686.
  42. Scott D. Trostel. The Lincoln Funeral Train. [2012-11-20]. 
  43. Trostel, pp. 31–58.
  44. Goodrich, pp. 231–238.
  45. Taranto, p. 264.
  46. Densen, John V., Editor, Reassessing The Presidency, The Rise of the Executive State and the Decline of Freedom (Ludwig von Mises Institute, 2001), pgs. 1–32; Ridings, William H., & Stuard B. McIver, Rating The Presidents, A Ranking of U.S. Leaders, From the Great and Honorable to the Dishonest and Incompetent (Citadel Press, Kensington Publishing Corp., 2000).
  47. Chesebrough, pp. 76, 79, 106, 110.
  48. Schwartz (2000), p. 109.
  49. Schwartz (2009), pp. 23, 91–98.
  50. Havers, p. 96. Apart from neo-Confederates such as Mel Bradford who denounced his treatment of the white South.
  51. Belz (2006), pp. 514–518.
  52. Graebner, pp. 67–94.
  53. Smith, pp. 43–45.
  54. Boritt (1994), pp. 196, 198, 228, 301.
  55. Harris, p. 2.
  56. Randall (1947), p. 175.
  57. Zilversmit, pp. 22–24.
  58. Smith, p. 42.
  59. Bennett, pp. 35–42.
  60. Dirck (2008), p. 31.
  61. Striner, pp. 2–4.
  62. Cashin, p. 61.
  63. Kelley & Lewis, p. 228.
  64. Schwartz (2009), p. 146.
  65. Donald (1996), p. 15.
  66. Steven Spielberg, Doris Kearns Goodwin, and Tony Kushner, "Mr. Lincoln Goes to Hollywood", Smithsonian (2012) 43#7 pp. 46–53.
  67. Melvyn Stokes, "Abraham Lincoln and the Movies", American Nineteenth Century History 12 (June 2011), 203–31.
  68. Barry Schwartz, Abraham Lincoln in the Post-Heroic Era: History and Memory in Late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 (2009) pp. xi, 9, 24
  69. Barry Schwartz, Abraham Lincoln in the Post-Heroic Era: History and Memory in Late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 (2009) p. xi,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