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侗族大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2月14日 (六) 15:03 由 流年似水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合唱种类
前往: 導覽搜尋

侗族大歌(侗語:al laox ,漢語音為「嘎老」,意為「宏大的歌」),是中國侗族民間多聲部合唱音樂的總稱。侗族大歌具有多個各歌種,按風格、旋律、內容等可分為鼓樓大歌、聲音大歌、兒童大歌、戲曲大歌、混聲大歌、敘事大歌等。大歌在重大節日和迎接貴賓室才能在侗族標誌性建築鼓樓前表演,所以侗族大歌又叫鼓樓大歌。侗族大歌沒有指揮、伴奏和固定曲譜,且具有多聲部特徵。主要歌唱形式為男女合唱和男女混聲合唱。過程一般先由領唱者歌唱,然後眾人隨聲合唱。歌唱的主題通常為愛情、友誼、勞動和自然。侗族大歌先後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Ⅱ-28。

誕生歷史

侗族大歌是貴州省黎平縣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的傳統音樂。

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在中國侗族地區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合聲的民間合唱形式。1986年,在法國巴黎金秋藝術節上,貴州黎平侗族大歌一經亮相,技驚四座,被認為是「清泉般閃光的音樂,掠過古夢邊緣的旋律」。

自然合聲

侗族大歌是在中國侗族地區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合聲的民間合唱形式,侗族大歌無論是音律結構、演唱技藝、演唱方式和演唱場合均與一般民間歌曲不同,是一領眾和、分高低音多聲部諧唱的合唱種類,屬於民間支聲復調音樂歌曲。侗族大歌不僅僅是一種音樂藝術形式,對於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傳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體現。

2006年5月20日,侗族大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侗族大歌(Kam Grand Choirs,Grand Choeur des Kam)是在中國侗族地區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合聲的民間合唱形式,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侗族大歌無論是音律結構、演唱技藝、演唱方式和演唱場合均與一般民間歌曲不同,是一領眾和、分高低音多聲部諧唱的合唱種類,屬於民間支聲復調音樂歌曲。侗族大歌不僅僅是一種音樂藝術形式,對於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傳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體現。1986年在法國巴黎金秋藝術節上,貴州黎平侗族大歌一經亮相,技驚四座,被認為是「清泉般閃光的音樂,掠過古夢邊緣的旋律」。

合唱種類

侗族大歌無論是音律結構、演唱技藝、演唱方式和演唱場合均與一般民間歌曲不同,它是一領眾和,分高低音多聲部諧唱的合唱種類,屬於民間支聲復調音樂歌曲,這在中外民間音樂中都極為罕見,侗族大歌不僅僅是一種音樂藝術形式,對於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傳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體現。  

侗族大歌歷史上分布在整個侗族南部方言區,目前主要流行於侗語南部方言第二土語區的貴州黎平、從江榕江和廣西三江4縣,其中心區域在黎平縣南部及與之接壤的從江縣北部,含今黎平縣永從三龍、岩洞、口江、雙江、肇興、水口、龍額,從江縣小黃、往洞、谷坪、高增、貫洞、洛香等鄉鎮,民間習慣稱為「六洞」、「九洞」、「十洞」、「四腳牛」、「千三」、「二千九」等。貴州榕江廣西三江的部分村寨則屬於大歌流傳的邊緣地區。侗族大歌的代表性曲目有《蟬之歌》、《大山真美好》、《裝呆傻》、《松鼠歌》等。

侗族有三大寶——鼓樓、大歌、風雨橋。民族文藝方面,侗鄉一向被譽為「民歌之鄉」,至今還傳承着「行歌坐夜」之古風,其民間音樂以大歌、琵琶歌、侗戲、侗歌、哆耶、蘆笙曲最受人喜愛。尤其是侗族大歌,以其神奇的多聲部合韻,名揚世界。

大歌——侗語稱「嘎老」(Gal Laox),「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的意思。侗族大歌以「眾低獨高」,復調式多聲部合唱為主要演唱方式。侗族大歌需要3人以上的歌班(隊)才能演唱,每個歌班包括至少一個領唱,一個高音和若干低音。以往侗族孩子從很小時便進入歌班學習,幾乎每個侗寨都有歌班,有的侗寨多達10來個;歌班的組建一般遵循同族、同性、同輩的原則,由本族或本寨經驗 豐富的歌師在農閒時間專門教授,直到他(她)們能獨立參加鼓樓的對歌為止。

侗族傳統的對歌、賽歌一般在「侗年節」、「吃新節」、「春節」等節日,或者是農閒季節村寨之間的集體交往「委嘿」時,由甲寨的男歌隊與乙寨的女歌隊在鼓樓里進行,經常是通宵達旦甚至連續對上幾天幾夜。唱大歌不僅是侗族青年傳承本族歷史與文化的一種方式,也是以往青年男女初識相戀直至結下良緣的有效途徑。

「飯養身,歌養心,」這是侗家人常說的一句話,也就是說,他們把「歌」看成是與「飯」同樣重要的事。侗家人把歌當作精神食糧,用它來陶冶心靈和情操。侗族人民視歌為寶,認為歌就是知識,就是文化,誰掌握的歌多,誰就是有知識的人。在侗族地區,歌師是被社會所公認的最有知識、最懂道理的人,因而很受侗人的尊重。

於是他們世代都愛歌、學歌、唱歌,以歌為樂,以「會唱歌、會歌多」為榮,用歌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用歌來傾訴自己的喜怒哀樂。歌與侗家人的社會生活戚戚相關,不可分割,侗族的各種民歌,特別是侗族大歌,便成了他們久唱不衰的一首古歌。

侗族大歌作為侗歌中最精華的組成部分,它的演唱內容、表現形式,無不與侗人的習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環境息息相關,是對侗族歷史的真實記錄,是侗族文化的直接表現。

侗族大歌是侗族多聲部民間歌曲的統稱,侗語稱「嘎老」。「嘎」,就是歌,「老」,含篇幅長大、人多聲多和古老之意,是由多人合唱、集體參與的古老歌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便是它的特點。侗族大歌結構一般由「果(組)」、「枚(首)」、「僧(段)」、「角(句)」構成,歌唱的主要內容可以分為鼓樓大歌、聲音大歌、敘事大歌、童聲大歌、戲曲大歌、社俗大歌、混聲大歌等七種。它歌唱自然、勞動、愛情以及人間友誼,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和諧。

侗族大歌是一種「眾低獨高」的音樂,必須得由三人以上進行演唱。在侗族大歌中,常在歌曲後半的「拉嗓子」部分運用以長音方式構成的持續音。為了突出高音部的旋律,即在低音部的基礎上運用向上的支聲方法進行變唱,一個人的變唱較為自由,旋律容易清晰。舊《三江縣誌》卷二中有着這樣的記載:「侗人唱法尤有效……按組互和,而以喉者佳者唱反音,眾聲低則獨高之,以抑揚其音,殊為動聽」。由於領唱者擔負着演唱主要旋律的任務,因此高音聲部領唱的歌手只能由歌師或被公認為有較好歌喉、素養和應變能力的老歌手來承擔。

廣西,侗族大歌主要流傳於三江侗族自治縣的梅林、富祿、洋溪等沿溶江一帶的侗寨和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的侗寨。由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申報的「侗族大歌」被列入2006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實非浪得虛名。

發展歷史

侗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的一員,據傳是古代越人的後裔,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其主要聚居在我國貴州、湖南、廣西等省,現有人口260多萬,主要從事農業和林業生產。而在貴州省的黎平縣是全國侗族聚居最多的縣,有侗族人口35萬。

侗族居住的地方不僅風光秀美、民風淳樸,而且侗族也是一個極富創造性的民族,有民諺說:「侗人文化三樣寶:鼓樓、大歌和花橋。」其中的大歌是看不見、摸不着,只能用耳朵和心靈去捕捉與欣賞的民間音樂。由於以前侗族沒有自己的文字,許多優秀的文化傳統、生活習俗、社交禮儀等都是靠着優美的歌聲一代一代往下傳,「漢人有字傳書本,侗族無字傳歌聲;祖輩傳唱到父輩,父輩傳唱到兒孫」是侗民族生活的真實寫照。

侗族大歌歷史久遠,它的形成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早在宋代已經發展到了比較成熟的階段,宋代著名詩人陸游在其《老學庵筆記》中就記載了「仡伶」(侗人自稱)集體做客唱歌的情況:至一二百人為曹,手相握而歌。

明代鄺露在其所著《赤雅》一書中更加明確地記載了「侗人善音樂,彈胡琴,吹六管,長歌閉目,頓首搖足」的情景,可見,侗族大歌在明代就已在侗族部分地區盛行了。這是數百年前侗族大歌演唱的重要文獻。

侗族大歌的形成雖然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但是這種獨具特色的中國民族音樂就像是被隱藏在山林、海洋里的一蔟蔟鮮艷的奇葩和一串串美麗的珍珠一樣,日夜散發出迷人的清香,閃耀着熠熠的光芒,直到解放後全國進行土地改革期間,才為老一輩音樂家肖家駒郭可諏等發現,並組織音樂工作者深入黎平縣侗族山區去收集發掘、記錄整理。

1959年10月黎平縣侗族民間合唱團組織強大陣容進京演出,為人們帶去有聲有色、原汁原味的侗族大歌,在首都舞台上唱響,打破了侗族大歌長期與外界隔絕的封閉狀態,引起強烈的反響,當時中國唱片社還為侗族大歌錄製了唱片。那是侗族大歌走出大山、走向全國、走向世界邁出的重要一步。

黎平縣的侗族合唱團,從解放以來,已有35名侗家青年男女到過法國意大利新加坡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唱《侗族大歌》。

1986年10月3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政府組織侗族合唱團11人,首次出國赴法國巴黎,參加秋季藝術節活動,她們在巴黎夏樂宮演出非常受到歡迎,僅謝幕就達37次。法國巴黎金秋藝術節執行主席約瑟芬·瑪爾格維茨聽了侗族大歌后激動地說:「在亞洲的東方一個僅百餘萬人口的少數民族,能夠創造和保存這樣古老而純正的、如此閃光的民間合唱藝術,這在世界上實為少見。」一直以來,世界音樂界認為中國沒有多部和聲藝術,此次演出讓音樂界驚嘆這是中國音樂史上的重大發現,從此扭轉了國際上關於中國沒有復調音樂(復調音樂:即若干旋律同時進行而組成有機整體的一種音樂形式。)的說法。

1988年6月,貴州省榕江縣「金蟬歌隊」又應邀參加中國少兒藝術團赴法國和平兒童節十周年暨南特大眾藝術節演唱侗族童聲大歌,榮獲一等獎。1994年春節文藝晚會和2001年的春節文藝晚會,黎平縣侗族大歌隊演唱的《蟬之歌》、《布穀催春》等侗族民間的歌曲,從而使黎平縣這朵藏在深山裡的民間藝術奇葩,名揚海內外。侗族大歌驚艷表演:千人齊唱侗族大歌。

主要特點

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是其主要特點。模擬鳥叫蟲鳴、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是大歌編創的一大特色,也是產生聲音大歌的自然根源。

它的主要內容是歌唱自然、勞動、愛情以及人間友誼,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和諧之聲,因此凡是有大歌流行的侗族村寨,很少出現打架罵人、偷盜等行為,人們甚至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如同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一般。

大歌的結構一般由「果(組)」、「枚(首)」、「僧(段)」、「角(句)」來構成;大歌的演唱場合是比較講究的,除平時訓練外,大歌在重大節日、集體交往或接待遠方尊貴的客人時才能在侗族村寨的標誌性建築鼓樓里演唱。

大歌的分部合唱形式是領唱(獨唱)與眾唱相結合,它與普通的合唱概念有所不同。大歌的主旋律是在低聲部,高聲部是派生的。低聲部是眾唱的,聲音大;高聲部由1個或2、3個歌手在低聲部旋律的基礎上創造性的即興變唱。但有時高聲部也可為主旋律,即當低聲部唱一個漫長的持續低音時,唱高聲部的歌手以自己較為鮮明的旋律線,形成了相對獨立的變體,它雖源出低聲部,但都超過了低聲部的地位,而形成了主旋律。

侗族人民個個能歌善唱,侗鄉被譽為歌的海洋。侗歌講究押韻,曲調優美,歌詞多採用比興手法,意蘊深刻。侗族大歌一般由若干句構成一段,若干段組成一首,每首歌開始有一個獨立性段落,稱為序歌,中間部分由若干句組成,然後有一個尾聲部分,形成首尾呼應的結構。

主要分類

民間關於侗族大歌的分類各地不同,一般可按其風格、旋律、內容、演唱方式分為四類:即嘎所(嘎獲)、嘎嘛、嘎想、嘎吉。其中的嘎所是最精華的部分。

嘎所

稱聲音大歌,這種歌強調旋律的迭宕,聲音的優美。歌詞一般短小,突出歌詞之間和之後相當長的襯字及曲調,拉腔時幾個歌手輪換唱高音,使高音之間此起彼伏,低音一般由其他歌手齊唱一個長音,與高音形成反差相映襯,旋律多模仿自然界的蟲鳴鳥叫,小河流水並以其昆蟲鳥獸或季節為歌命名,如《蟬歌》、《知了歌》、《三月歌》等。

嘎嘛

稱柔聲大歌,一般以抒發男女戀愛之情為主要內容,特點是緩慢,柔媚而富感染力。

嘎想

稱倫理大歌,是一種勸教戒世為主的大歌歌種,音樂旋律起伏不大,注重歌詞內容的表述,多以稱頌或諷刺為主,是安定勸撫侗家人的主要倫理手段。

嘎吉

稱敘事大歌,多以展開故事情節和人物對話為主要內容,音樂旋律舒緩、低沉而憂傷,有以單人領唱、眾人集體低音相襯為主要表現方式的嘎吉母,和眾人分聲部合唱的嘎錦兩種類型。敘事歌的歌詞一般較長,歌者要有驚人的記憶和豐富的表情。

此外,侗族大歌亦可按性別和年齡分為「男聲大歌」、「女聲大歌」、「童聲大歌」等種類。隨着時代的變遷,侗家歌師們為豐富大歌的內容和種類,滿足人們文化生活的需求,又創作出許多歌唱新生活、讚美新時代的混聲大歌。

文化生態

音樂形態

任何一個民族的民間文藝的產生、發展、演變和消亡都與一定的社會文化生態相關。民間的社會文化就是民俗文化,民間文藝就存在於民俗文化環境之中。民俗對民間文藝的影響除一般表現為整體效應外,還有一個突出的特點,那就是某一文學藝術總是深深紮根於某一民俗環境之中。

侗族之所以能創造出震驚世界的藝術瑰寶——侗族大歌,這和侗族的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分不開的。侗族是一個愛好和平、團結的民族,他們的各種民俗活動都以集體為主,例:集體做客、集體對歌等等,這些充分體現了侗族人民的友誼、團結、愛美和群體意識較強的文化精神,也是侗族審美觀的一種外在表現形態,即在直覺狀態中去體驗愛情、人生;發現、領悟、尋覓、感嘆人生的究竟和意義,同時也展現出侗族人民對人生的執著、熱愛和追求。這些民俗和民俗精神就是侗族大歌生存的良好土壤。

鼓樓文化

可以說是侗族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縮影。侗族建寨先建鼓樓。鼓樓主要流行的南部方言區(黎平、從江、榕江、湖南通道、廣西三江、龍勝等地),侗族大歌也主要流傳在這一地區。鼓樓的功能除聚眾議事、傳遞信息和報警外,它還是重要的娛樂場所,是大歌演唱和傳承的重要場所。一般重大節日活動的對歌大都在鼓樓中進行,在平日裡如果有外寨客人(歌班)來訪,主寨的歌班也邀請對方夜間進入鼓樓唱歌。

每當夜幕來臨,雙方歌班雙雙進入鼓樓,在專設的長凳上面對面排坐着,全寨男女老少圍在鼓樓周圍觀看。歌唱開始時,先要由主隊帶頭唱起迎客內容的歌,客隊則回唱《贊鼓樓》,當這兩首寒暄性質的禮節歌唱完後,才進行正式的大歌對唱。之所以把讚美鼓樓的歌作為一種必不可少的禮節放在對歌的最開始,是因為他們認為讚美了鼓樓,就等於讚美了這座鼓樓的主人。

「外嘿」「外頂」影響

侗族是一個團結、愛好交往的民族,有着集體作客的習慣,「外嘿」就是一寨集體出動到另一寨子做客的傳統習俗。外嘿多發生在農閒季節,一般先由一個村寨向另一平日有姻親來往的村寨提前發出邀請,到時客寨帶上代表本寨歌唱水平與實力的歌班和戲班前去做客,唱歌、演戲、喝酒,熱鬧個幾天幾夜。

這期間,從進寨時的「攔路迎賓」開始,侗家人便進入到了整個民俗活動的歌唱狀態:寨門前對唱攔路歌(侗語稱為嘎莎困),進薩壇唱踩堂歌(侗語稱耶),吃飯喝酒時唱酒歌(侗語稱嘎考),進鼓樓後唱侗族大歌,戲台上演侗戲,夜裡青年男女行歌坐夜時唱牛腿琴歌、琵琶歌等等。在這其中,鼓樓對唱侗族大歌又可以算是整個音樂展演過程中的重頭戲,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和意義。

「歌以擇偶」

對歌習俗的影響:歷史上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普遍存在以歌擇偶的對歌習俗,比如苗族「遊方」、彝族「跳月」、壯族「歌墟」等,侗族則有南侗的行歌坐夜、北侗的玩山等。這種賦歌唱以婚姻功能的特點,不僅產生了這一系列的歌俗活動,也使這些民俗活動中的歌唱展演行為具有異性、對唱的特點。

侗族大歌的傳統展演,是在不同房族、不同性別的歌班對唱中進行,其典型的演唱形式即是異性對唱。不僅如此,侗族的其它民間歌曲,比如琵琶歌、牛腿琴歌等,也都是以男女相對的歌唱形式進行,其主要目的和作用無不指向婚姻。

具體到侗族大歌來說。根據調查,以往在大歌流傳區域,每個村寨都以鼓樓為單位存在着若干個不同性別、不同年齡的歌班,每個歌班按照同性別、同輩份(相同的年齡段)、同房族的原則組成,人數少則3人多則十幾人,由本族最有歌唱經驗的歌師(即桑嘎)教唱。

因為「歌以求偶」的目的與功能,大歌的對唱必須是在異性、異姓(房族)間進行,所以歌班在組建上的這幾個特點也就不難理解了。此外,根據歌師教歌的情況來看,傳統的大歌師徒傳承也是發生在同性別之間,即男歌師教男歌隊,女歌師教女歌隊,很少有異性傳歌的情況,據說這是因為男女歌班唱的歌不一樣。

這一點從今天的田野調查結果中也得到證實。在今流傳下來的侗族大歌中我們可以看到,因為大歌的鼓樓對唱特點,所以儘管男女歌班學唱同一類大歌卻會在內容等方面有所區別,民間甚至因此出現男聲大歌、女聲大歌這樣的分類習慣。

語言

對侗族大歌的影響是人們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是思維形成的載體。侗族有自己本民族的語言,侗語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以貴州錦屏啟蒙為界分為南北兩個方言區,北部方言區包括天柱、劍河、三穗、新晃、錦屏、玉屏等;南部方言區包括黎平、從江、榕江、通道、三江、龍勝等。

一般認為南部方言保持了較為古老的面貌。侗語的聲韻母比較簡單但聲調較為複雜,大部分地方的陰調因聲母的送氣與否而各分兩個調,共有九個(l、p、c、s、t、x、v、k、h),其中有六個入聲調(l、p、c、s、t、x),因此說起話來富有音樂感,極為悅耳動聽。

有人說聽侗家人講話,如聽歌聲一般。這種說法正說明了語言在音樂形象思維的過程中,對音樂旋律的構成無疑會產生重要的影響。侗語的特點就是聲調多,多達九個調值,字調的高低是相對的,其升降變化是有規律的,它的抑揚頓挫的變化無固定音高和音律可循,又對旋律音調有一定的制約作用。侗族人民在自己那具有音響美的語言中經過長期的加工,提煉尋求出美的旋律。

民間樂器與大歌

一個民族的獨特的民族樂器往往是伴隨該民族歌唱或載歌載舞之中產生和發展的,大歌的復調形式同樣與侗族民間樂器發展有着密切的關係,可以說侗族的民間樂器是大歌繁榮和發展的直接催化劑。

侗族常用的樂器有蘆笙、木葉、彈琵琶、二弦琴(牛腿琴)……等。明鄺露《赤雅》說:「侗……善音樂、彈胡琴、吹六管長歌閉目、頓首搖足,為混沌舞。」

侗族的這些樂器與大歌一樣都與仿聲有着淵源的關係,在侗族的《蘆笙祭詞》中有這樣的說明:"當初做蘆笙時,蘆笙師傅是到江邊去聽水聲,並以水聲的高低和和聲來調節蘆笙的高中低音"。這實際是侗族樂器模擬天籟之聲,緣於仿聲的有力的說明。

在侗族所有有樂器伴奏的民間歌曲中,最主要的伴奏樂器是琵琶牛腿琴,由它們伴奏的歌叫琵琶歌和牛腿琴歌,兩種樂器伴奏時一般會在齊奏為主的基礎上即興加花或加強節奏而產生和聲的效果。這種和聲效果可能會給侗族人提供和聲美的直感,從而促進人們審美意識的形成。

還有有的歌種為歌手自彈(牛腿琴)自唱,唱的調子和彈的調子不一樣,彈的是為唱的作鋪墊,打和聲,但聽上去卻非常和諧。這些都有可能促使大歌這種復調歌曲的誕生,反過來這種復調歌曲的發展也會促進牛腿琴、琵琶等樂器演奏的不斷發展。

價值傳承

侗族大歌是我國目前保存的優秀古代藝術遺產之一,是最具特色的中國民間音樂藝術。侗族大歌也是國際民間音樂藝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顆璀璨明珠,已唱出國門,驚動世界樂壇。作為多聲部民間歌曲,侗族大歌在其多聲思維、多聲形態、合唱技藝、文化內涵等等方面都屬舉世罕見。

由於侗族大歌具備人類創作天才代表作的突出價值,2005年已進入國家級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並作為中國「人類口頭及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候選項目」。

侗族大歌不僅僅是一種音樂藝術,而且是了解侗族的社會結構、婚戀關係、文化傳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社會史、思想史、教育史、婚姻史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然而,隨着人類現代化進程的逐步加快和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實施,侗族大歌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現代文化、外來文化和市場經濟的全面衝擊。侗族大歌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和文化土壤正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壞,侗族大歌正面臨着後繼無人、瀕臨失傳的尷尬境地。保護和傳承侗族大歌能對侗族地區的文化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

2011年,中國歌手尚雯婕推出歌曲《阿修羅》,歌曲編曲採用了侗族大歌作為和聲,讓人耳目一新。

侗族大歌是我國目前保存的優秀古代藝術遺產之一,是最具特色的中國民間音樂藝術。侗族大歌也是國際民間音樂藝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顆璀璨明珠,已唱出國門,驚動世界樂壇。

侗族大歌傳承保護髮展百村歌唱大賽開賽

2019年11月28日至29日,貴州首屆侗族大歌傳承保護髮展百村歌唱大賽決賽暨中國從江第十一屆原生態侗族大歌節在從江縣城鼓樓廣場舉行,貴州、廣西、湖南三省區的100支侗族大歌隊參加。在開賽儀式上,2000餘名侗族歌手同台齊唱《侗族大歌》。本屆大歌節上特別安排三省區的侗族歌師來一場歌藝大比拼,各侗族村寨將派出自己的歌師帶領自己的歌隊出戰,通過以歌提問、以歌對答、現場即興創作等方式,曬一曬誰的侗歌多,比一比誰的歌編得快、編得好,可以說這是一次侗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期間,從江各旅遊景區和重要民族村寨將開展豐富多彩的民俗體驗活動。

榮譽記錄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大歌入選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幕盛典儀式前的表演。

由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間歌隊選拔的30名歌手,將在4月30日晚為海內外觀眾獻上侗族大歌的經典曲目《蟬之歌》。夏日裡令人煩躁的蟬鳴之聲,卻在侗族大歌里被模擬演唱得聲聲入耳,如同天籟之音。

由於侗族大歌具備人類創作天才代表作的突出價值,2005年已進入國家級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並作為中國「人類口頭及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侯選項目」。

經過8年的努力,近日,貴州省侗族大歌被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委認為,侗族大歌是「一個民族的聲音,一種人類的文化」。申遺的成功,無疑給瀕臨失傳的侗族大歌注入新的希望,有利於侗族大歌的保護和傳承。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2009年9月28日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首都阿布扎比開幕,全球114個國家和地區400餘名代表與會,會議主要討論確定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和《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經過三天的會議討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議並批准了76個項目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我國共有22個項目名列其中。由貴州省文化廳、黎平縣政府承擔申報工作的《貴州侗族大歌》成功入選。

名歌欣賞

《蟬之歌》

走進山間聞不到鳥兒鳴,只有蟬兒在哭娘親,

蟬兒哭娘在那楓樹尖,

楓尖蟬哭嘆我青春老。

得不到情郎真叫我傷心,

只聽蟬兒聲聲鳴,

蟬兒聲聲心悲切,

像是可憐我單身。

靜靜聽我模仿蟬兒鳴,

希望大家來和聲,

我們聲音雖不比蟬的聲音好,

生活卻讓我充滿激情,

歌唱我們的青春,

歌唱我們的愛情。

視頻

與侗族大歌有關的視頻

貴州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巡遊
2018年黎平縣萬人侗族大歌決賽之2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