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夏目漱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Oceanside讨论 | 贡献2019年1月27日 (日) 19:28的版本 (文本替换 - 替换“zh-tw”为“zh-hant”)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夏目漱石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夏目漱石
假名 なつめ そうせき
平文式罗马字 Nstsume Sōseki

夏目漱石なつめ そうせき1867年2月9日1916年12月9日),日本作家。本名夏目金之助(なつめ きんのすけ),生于江户(东京)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

生平

夏目素石,一八七四年(七岁)入浅草寿町的户田学校;自幼喜欢汉学14岁开始学习中国古籍,少年时曾立志以汉文出世;23岁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1889年就学期间的漱石因受好友影响而开始写作,同年9月9日,他的汉文暑假游记《木屑录》脱稿。《木屑录》不仅是漱石最早汇集成册的作品,且署名为“漱石顽夫”,是他的正式笔名“夏目漱石”的来源。1895年爱媛县松山中学任教,后又去熊本县执教。这段经历后来体现在他的小说《哥儿》中。1899年10月28日,33岁的夏目抵达伦敦,开始了在英国的留学生活,1902年12月5日起程归国,为期两年。归国后在东京帝大讲授英文并开始文学创作。1905年的《我是猫》令他一举成名。1907年开始为《朝日新闻》写连载小说。1911年曾拒绝接受政府授予的博士称号。1916年胃溃疡去世。

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书法。写作小说时他擅长运用对句迭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他对个人心理的精确细微的描写开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他的门下出了不少文人,芥川龙之介也曾受他提携。

夏目漱石死后将他的脑和胃捐赠给东京帝大的医学部。他的脑至今仍保存在东京大学。

日圆千元大钞
原图链接

1984年,夏目漱石的头像被印在日元1000元的纸币上(现在千元大钞变成野口英世)。[1]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学的代表人物,即使没有看过他的书,也都一定知道他笔下那只洞察人生百态,会说“我是猫”的猫。

绘画艺术的涉猎

夏目漱石在文坛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除了文学,他还有另一项所爱,那是另一种拿笔的创作——美术。他特别喜欢日本古美术和英国绘画,在小说很多场景中也都有美术作品的存在(就像村上春树的书里一直放著爵士乐)。虽然已经有不少人研究过夏目漱石小说中的画作,但是把文章中的美术作品系统性的整合,从视觉画面去检视他的美感世界的作法却是头一遭。

夏目漱石对日本古美术的素养启蒙于他的父亲,幼时就开始欣赏挂在家中的日本画,也到美术馆去看雪舟的水墨,或欣赏狩野派、円山派的作品。但是,他对于李氏王朝或佛教美术却是不太有兴趣,反倒是最爱俵屋宗达,由此可知他喜欢文气重、清雅的作品。

从东京大学英美文学系毕业后,1900年到1902年在伦敦留学期间,开始对西洋美术产生兴趣,并在回国后将他对美术的见解和知识,巧妙地运用在文学作品之中,常常设定一些与美术相关的桥段及场景,例如《三四郎》里的原口就是一个画画老师,短篇⟨伦敦塔⟩就是在叙说米雷斯(Millais)的《伦敦塔的幽闭王子》一画,《心》里决定结束生命的教师,则引用了渡边华山在死前画下最后一幅巨作《黄梁一炊图》来表现自己的心境。

英国留学期间,漱石接触到大量的西洋美术真迹,奠定其美术评论的基础,而丰富的鉴赏经验,也让他在情景或人物的文字描述上格外细腻深刻。 [1]

主要作品

夏目漱石38岁那年,1905年1月发表。一开始于同人杂志《杜鹃》发表,有点神经衰弱的漱石,为了解闷,写了这一篇有关住在院子的野猫之短文,出乎意外竟广受好评,于是继续写下去,之后正式出版成书。

“咱家是猫。还没有名字。完全搞不清在哪儿出生。只记得好像在一个阴湿的地方喵喵叫。”文章开头这一段非常著名,书名由开头第一句一字不改而来,这部书让当时仅是位英文文学者的夏目漱石一举成名。

故事描写一群明治时代的庸俗绅士,聚集在中学英语教师苦沙弥老师的书房,高谈阔论种种奇谈怪论或小见闻,再通过“咱家”这只猫的眼睛,嘲讽幽默地描述出来。[2]


作品集

  • 漾虚集——1906年
  • 梦十夜——短篇作品集

相关书目

参考来源

  1. 1.0 1.1 高绮韩. 不只文学,《我是猫》外的夏目漱石的美术世界. 明日志. 2013-10-15 [2019-01-09] (中文). 
  2. 茂吕美耶. 夏目漱石的猫(中日文对照). 日本文化物语. 2016-06-21 [2019-01-09] (中文).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