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刘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Keystone讨论 | 贡献2018年10月31日 (三) 19:01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劉歆''',(約{{bd|前50年||後23年|}}<ref name="pi&e">《<math>\pi</math> 和''e''》,夏道行商務印書館,第10頁,ISBN 962 07 2007 5</…”)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刘歆,(约前50年-后23年[1]),字子骏,改名刘秀[注 1]西汉末年人,汉朝宗室,父为宗正刘向

简介

刘歆贵族出身,乃汉高祖刘邦四弟楚元王刘交五世孙,跟随其父刘向整理宫中秘书,在古代典籍分类整理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在当时积极推行古文经学。

刘歆将左丘明的《左传》(即《左氏春秋》)用以解释孔子的《春秋》。清代学者刘逢禄乃怀疑《左传》遭到窜改,引起论战。康有为认为东汉以来经学,多出刘歆伪造,是新莽一朝之学,非孔子之经。而章太炎梁启超等人都把刘氏父子看作是孔子的后继者。

刘歆还是天文学家,他编制的《三统历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此外,他在圆周率的计算上也有贡献,他是第一个不沿用“周三径一”的中国人,并定该重要常数为3.1547[1],只略为偏差了0.0131。

著作

七略〉、〈让太常博士书〉、〈世经〉(收录于《汉书律历志》)。

注释

  1. 《汉书》注引应劭说,认为刘歆改名是因为因当时有人预言“刘秀”将会取代王莽,恢复汉朝,但后来事实证明“刘秀”乃是汉光武帝刘秀,并非刘歆。不过这个说法站不住脚,《汉书·楚元王传第六》当中明确记载刘歆在建平元年就已经改名,这是为了汉哀帝刘欣避讳。欣与歆同音。


参考资料及注释

  1. 1.0 1.1 《<math>\pi</math> 和e》,夏道行商务印书馆,第10页,ISBN 962 07 2007 5


ca:Liu Xin de:Liu Xin en:Liu Xin es:Liu Xin he:ליו שין id:Liu Xin ja:刘キン ko:유흠 nl:Liu Xin no:Liu Xin pl:Liu Xin sh:Liu 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