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貂嶺隧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1年8月8日 (日) 19:50 由 LPR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 '''三貂嶺隧道'''於西元1985年6月21日通車啟用,臺灣鐵路隧道。位在新北市瑞芳區雙溪區,為臺灣鐵路管…”)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三貂嶺隧道於西元1985年6月21日通車啟用,臺灣鐵路隧道。位在新北市瑞芳區雙溪區,為臺灣鐵路管理局宜蘭線三貂嶺車站牡丹車站間,因貫穿加里山山脈三貂嶺山地而得名,全長2,076公尺

沿革

第一代隧道

臺灣鐵路管理局東部幹線宜蘭線日治時期1917年興建,工程分別從路線的南(蘇澳)、北(八堵)兩端向中間施築,其中猴硐往南經三貂嶺驛、武丹坑驛(今牡丹站)的鐵路須越過基隆河與三貂嶺山,工程由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工務課瑞芳建設事務所於1919年春夏動工,大倉組[註 1]承包工程,工事包括新建第三基隆河橋與開挖第一代隧道[1][2],均為單線鐵路淨空。

第一代隧道(包含三瓜子隧道)完工後,於1922年9月21日隨著三貂嶺驛至武丹坑驛(今牡丹站)路段通車而啟用[3][4]、直到1985年6月21日第二代隧道通車後才停用廢棄,目前列為新北市歷史建築,目前將改為自行車道,重建施工中。

第二代隧道(現役)

單線的第一代隧道通車後,肩負了60餘年臺北宜蘭間的交通重任。到了1979年北迴線鐵路通車前,臺灣鐵路管理局已經體認到宜蘭線必將成為銜接縱貫線北迴線的重要幹線鐵路,如果不適時將宜蘭線擴建為雙線鐵路,那麼,宜蘭線的運量將達到飽和,無法因應未來更高的運輸需求。於是,該局提出「宜蘭線鐵路擴建工程」計劃,由臺灣省政府函報中華民國行政院並於1979年12月獲同意實施。

動工與通車

三貂嶺牡丹間新的雙線鐵路第二代三貂嶺隧道,建於第一代隧道南側,1982年6月9日開工,大堯營造有限公司承包,先由底設導坑開挖,地質屬於新近紀粉砂岩與頁岩,岩性鬆脫,開挖艱難,曾遭遇積水不退與抽心坍方災害,工程受阻,甚至有工寮於某次災變中下陷淹沒,所幸無人傷亡。

後經施工單位努力,三貂嶺隧道終在1984年1月30日19時30分貫通,並在同年2月20日17時於隧道南口(雙溪側洞口)外工務所前舉行「宜蘭線第七號隧道貫通典禮」[註 2],由宜蘭線鐵路擴建工程處鍾定祥處長、台鐵局副總工程司林化農聯合主持按鈕儀式,並邀請花蓮縣玉里地區原住民舞蹈表演[5]

三貂嶺隧道貫通後,於隔年(1985年)6月21日連同三貂嶺車站牡丹車站區間雙軌化通車而啟用[4]

電氣化

宜蘭線電氣化工程自1991年7月1日開工。2000年5月2日,包含三貂嶺隧道在內的八堵羅東間率先完工,5月3日正式通車[6],該工程包括更換預力混凝土枕木

水災

2001年9月17日,納莉颱風挾帶豪雨來襲,導致基隆河洪水溢出河岸,自三貂嶺隧道北口灌入。由於本隧道北口(三貂嶺側)的海拔高度比南口(雙溪側)高,復以隧道北口水匣門未發揮作用,導致洪水與土石順著隧道往牡丹車站臺北縣雙溪鄉漫流,不僅鐵路中斷,也造成雙溪鄉做大水。而水退之後,隧道內還卡著大量樹枝與泥土[7][8]

水災除了中斷本隧道與第三基隆河橋以外,也重創了宜蘭線八堵福隆路段,故此期間台北至福隆間,暫以基隆客運接駁,直到9月29日宜蘭線才恢復全線暢通[8][9]


引用錯誤:使用群組名稱 "註" 的 <ref> 標籤已存在,但查無對應的 <references group="註"/> 標籤,或缺少 </ref> 結束標籤。

  1.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 未定義名稱為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2.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 未定義名稱為 日日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3.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 未定義名稱為 開通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4. 4.0 4.1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 未定義名稱為 驛站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5.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 未定義名稱為 延厚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6. 林韋帆,〈宜蘭線電氣化回顧〉,《鐵道情報》195期,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台北縣,2010年5~6月號,頁31。
  7. 〈三貂嶺隧道惹洪禍 雙溪盼重做水閘門〉,《聯合報》,2001年10月8日,18版。
  8. 8.0 8.1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 未定義名稱為 RN125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9. 〈西部幹線修復 至少等兩周 台中以南暢通 台北與基隆、板橋、福隆間 交通部協調客運支援〉,《聯合報》,2001年9月20日,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