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本庶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月2日 (三) 18:37 由 Mackerel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本庶佑
[https://asahichinese-f.com/world/11853607 圖片來源: 京都大學特任教授‧本庶佑 獲頒諾貝爾生醫獎]
出生 (1942-01-27) 1942年1月27日(82歲)
大日本帝國京都府京都市
國籍 日本
母校 京都大學
機構 京都大學東京大學大阪大學弘前大學靜岡縣立大學
知名於 免疫球蛋白類型轉換白細胞介素-4白細胞介素-5活化誘導胞苷脫氨酶PD-1
研究領域 醫學
獎項 羅伯·柯霍獎的「科霍獎」(2012)
唐獎(2014)
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2016)
華倫·阿波特獎(2017)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18)

本庶佑(英語:Honjo Tasuku,1942年1月27日),日本免疫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日本學士院會員。現任京都大學高等研究院特別教授。文化勳章表彰。文化功勞者

本庶教授因PD-1活化誘導胞苷脫氨酶(AID)的有關研究舉世聞名,曾獲得首屆唐獎生技醫藥獎[1]、[[京都 獎]]以及華倫·阿波特獎等重要榮譽。

2018年10月1日,本庶佑與詹姆斯·艾利森(英語:James Patrick Allison一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