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飄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飄移是一種駕駛技巧,又叫「側滑」、「滑胎」或「甩尾」[1],車手以過度轉向的方式令車子側滑行走。通常相對於咬地過彎(Grip,一種維持車輛輪胎抓地力的過彎方式),飄移主要用在表演或是路況變化較大的賽車活動,其中又以越野拉力賽里應用頻率較多,而其他競速類的賽車則鮮少運用飄移技巧過彎。這主要原因是飄移雖然可以在過彎時保持較高的引擎轉速,但由於在一般柏油路面上過彎時車速減損較多,再加上輪胎損耗較大,除非是特殊原因,車手並不會經常在競賽過程中使用此技巧。

漂移的語源

一開始在美國漂移主要是用在表演或是電影上的一種特技,美國多稱該技巧為slide(滑行、側滑),而日本則多稱drift(飄動、漂移)。而滑胎、飄移等稱呼則是源自技巧的原理以及車身動態的形容。

在中文稱呼上各地所常使用的稱呼也不太相同,在中國大陸慣用「漂移」與「滑胎」等稱呼,但「甩尾」也有人使用,香港則慣用「漂移」,有時使用「甩尾」。而在台灣則幾乎只習慣使用「甩尾」一詞。

而在英文的稱呼上,由於漫畫《頭文字D》的風行。drift 開始取代 slide 而成為主流。

漂移的原理

利用鎖死輪胎或是大踩油門,使輪胎與地面的相對速度大幅提升,輪胎與地面由靜摩擦力變為動摩擦力,失去抓地力而出現打滑的狀況。若要細分又可分為動力滑胎或慣性漂移。

動力滑胎:大踩油門利用過大的引擎扭力輸出造成輪胎轉速大幅增加而打滑,縱使車輛原本處於靜止狀態也可以在原地做出旋轉的動作。

慣性漂移:在一定的車速下,利用剎車或手剎車將輪胎鎖死而打滑,車身會依循原來前進的方向滑行,而不完全依照輪胎的方向。

但是實際上多為兩種手法的混和使用。例如先以剎車引發車體的慣性漂移,再用動力滑胎延長飄移的時間及距離[2]

視頻

飄移 相關視頻

這才是真正神級的飄移
飄移試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