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電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郵電業是運用郵電通信手段傳遞信息達到通信目的的物質生產部門,它包括郵政和電信兩部分。郵政指的是傳遞信函為主的通信事業。電信指的是利用有線電、無線電等電磁系統傳遞補符號、文字、圖像等信息的通信方式。從劃分物質生產和非物質生產兩大領域來說,郵電業屬於物質生產部門;從劃分一、二、三產業來說,郵電業屬於第三產業;從劃分信息產業和非信息產業來說,郵電部門屬於信息產業。
郵電業
郵政業務
包括經營各種信函、包裹、匯兌、郵票發行、集郵和郵件運輸、報刊發行等郵政業務活動。
電信業務
包括經營電話、電報、移動通信、無線尋呼、數據傳輸、圖文傳真、衛星通信[1]等電信業務和電信傳輸活動(如服務、微波總站系統單位等)。
其他郵政電信業務
(1)銷售郵務物品是指郵政部門在提供勞務同時附帶銷售與郵政業務相關的各種物品(如信封、信紙、匯款單、郵件包裝用品等)的業務。
(2)電話安裝是指為用戶安裝或移動電話機的業務。
(3)銷售電信物品是指在提供電信業務的同時附帶銷售專用和通用的電信物品(如電報紙、電話號碼簿、電報簽收簿、電信器材、電話機等)的業務。
(4)其他郵政電信業務是指上列業務以外的各項郵政電信業務。
稅率初定達11%
中國產業洞察網根據郵電通信行業按照11%的稅率測算,三大運營商的收入、利潤將大幅下降。迫於利潤壓力,運營商將採取各種方式轉移稅負、轉嫁成本,運營商將要求開增值稅發票,增加可抵扣進項,提高自身利潤。作為上游企業,應對之道則是,積極主動溝通,主實業聯動,儘量為運營商貢獻進項可抵扣的成本和費用,爭取實現主實業效益最大化。另外還要按照不同業務簽訂合同,適用不同稅率,還要內部加強成本費用管理,積極探索轉移稅負的渠道。
發展
19世紀中葉,當歐美各國郵政通信事業蓬勃發展的時候,中國還處於依靠驛站和民信局來通信的落後狀態。第二次鴉片戰爭後,中國加快了通信建設的步伐。1866年,海關開始試辦郵政。1896年,「大清郵政局」正式成立[2],郵傳脫離海關,通信範圍囊括了全國各主要商業口岸和中心城市。辛亥革命後,大清郵政改稱中華郵政,郵局郵得到進一步擴展。
電信事業也得到了發展。1877年,福建巡撫丁日昌在台灣架設電報線,成為中國人自辦有線電報的開端。隨後幾年,中國電報線路遍及18個省,加強了中央與邊疆之間以及各大城市之間的聯繫。無線電報自1906年創設以來,也獲得了一些發展到1923年底,除了國內無線電報外,還開設了國際無線電報服務。
視頻
郵電業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什麼是衛星通信?,新浪博客,2005-09-14
- ↑ 1896年大清開辦郵政,人挑肩扛,也是翻山越嶺傳遞千萬里,搜狐,2019-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