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詠·還丹未就且降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逍遙詠·還丹未就且降魔》是宋朝的第二位皇帝趙光義的作品之一。
趙光義22歲時,參與陳橋兵變,擁立其兄趙匡胤為帝,曾參與太祖統一四方的大業。宋太宗治政有為,不善武功。太宗即位後,繼續進行始於後周周世宗時的統一事業,鼓勵墾荒,發展農業生產,擴大科舉[1]取士規模,編纂大型類書,設考課院、審官院,加強對官員的考察與選拔,進一步限制節度使權力,力圖改變武人當政的局面,確立文官政治。這些措施順應了歷史潮流,為宋朝的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 |
還丹未就且降魔,二八從教細攪和。 離火摧駈凡入聖,坎鉛功力甚僂儸。 紅塵自化真堪貴,白雪增盈不用多。 九轉龍吟成虎嘯,人非人是狀巍峨。 |
” |
— [北宋]趙光義 |
作者簡介
趙光義即宋太宗(939年~997年),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趙匡義,後因避其兄太祖諱改名趙光義,即位後改名炅。在位期間,改變唐末以來,重武輕文陋習。 趙光義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997年),趙光義去世,廟號太宗,諡號[2]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葬永熙陵。
文化藝術
趙光義在太平興國年間下詔,組織人員修成:《太平御覽》、《太平廣記》。
趙光義開創昇平詩歌之後,在宋代皇族和大臣中得到積極的響應,形成了宋代詩歌的重要特徵之一。
趙光義本人喜好詩賦,政府也因此特別重視文化事業,宋朝重教之風因而展開。趙光義喜好書法,善長草、隸、行、篆、八分、飛白六種字體,尤其善書飛白體,宋朝的貨幣淳化元寶也是趙光義親自題寫的。
宗教建設
趙光義即位的第一年,就剃度僧尼17萬餘人。趙光義在位期間,大建佛寺,在五台山、峨嵋山、天台山等地建造了為數不少的寺院。太平興國五年(980年),趙光義敕令內侍張廷訓主持重修五台山上的真容、華嚴、壽寧、興國、竹林、金閣、法華、秘密、靈境、大賢等10所佛寺,並鑄造金銅文殊像,安置於真容院。同年,趙光義詔令峨嵋山白水寺高僧茂真重建集雲、臥雲、歸雲、黑水、白水諸寺,又鑄造普賢菩薩銅像一尊,重達62噸,供奉於白水寺,也就是現在的萬年寺。
趙光義積極贊助佛經翻譯事業。太平興國五年(980),他在東京設立譯經院,恢復了從唐代元和六年(811年)以來中斷了170年之久的佛經翻譯工作。由於宋太宗奉佛,西域、天竺僧人攜帶經文來到漢地者絡繹不絕。其中天竺僧人法天、施護、天息災,都曾在宋太宗開設的東京譯經院從事佛經翻譯活動,並御派漢地僧人法進、常謹、清沼等人充任筆役,協助譯經。
視頻
逍遙詠·還丹未就且降魔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科舉制度簡介,百分網 ,2017-07-05
- ↑ 廟號和諡號,各是什麼意思,它們有何區別 ,搜狐,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