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海
血海 |
血海 |
中文名稱 :血海 拼 音 :Xuehai 別 名 :十二經之海 定 義 :穴位 |
血海,人體穴位的名稱,一指沖脈,又稱十二經之海;二指血海穴: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三指肝臟。
目錄
[隱藏]穴位介紹
血海穴,是足太陰脾經的一個普通腧穴,但在臨床應用中,卻有一般人意想不到的療效。《金針梅花詩鈔》血海條曰:「緣何血海動波瀾,統血無權血妄行」。可見血海穴在功能上有引血歸經,治療血分諸病的作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隆起處。《針灸甲乙經》:「在膝臏上內廉白肉際二寸半」;《千金要方》:「一作三寸」;《千金翼方》作「二寸」;《靈樞經脈翼》作「二寸中」;今皆從二寸,「半」字疑為「中」字之誤。《針方六集》:「一方以患人手按膝蓋骨上,大指向內。餘四指向外,大指盡處是穴。」即以對側的手掌按其膝蓋,手指向上,拇指偏向大腿內側,當拇指端所止處。《循經考穴編》:「以虎口按犢鼻骨,取中指點到是。」
穴位別名
百蟲窠(《針灸大全》,《類經圖翼》)。
穴位類別
足太陰脾經腧穴
血海穴和血有着密切的關係,血海穴屬於足太陰脾經,屈膝時位於大腿內側,髕底內側上2寸,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是治療血症的要穴,具有活血化瘀,補血養血,引血歸經之功效。
摺疊編輯本段穴位出處 《針灸甲乙經》。
定位取穴
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屈膝取穴。患者坐在椅子上,將腿繃直,在膝蓋側會出現一個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塊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頂端就是血海穴。
局部解剖
在股骨內上髁上緣,股內側肌中間;有股動、靜脈肌支;布有股前皮神經及股神經肌支。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股四頭肌內側肌(股內側肌)。皮膚由股前皮神經分布。皮下筋膜內脂肪較厚,有隱神經和大隱靜脈行經。大腿前面闊筋膜內脂肪較厚,有隱神經和大隱靜脈行經。大腿前面闊筋膜內纖維組織較外側薄弱。針由皮膚、皮下筋膜穿大腿闊筋膜,進入股神經支配的股內側肌。膝上內動脈起於動脈,在股骨內上髁上方緊貼骨內面深進,經半腱肌、半膜肌,大收肌腱與股骨骨面之間至膝關節前面,參加膝關節網。
按摩操作
直刺 l~1.2寸;可灸。也可每天堅持點揉兩側血海穴3分鐘,力量不宜太大,能感到穴位處有酸脹感即可,要以輕柔為原則。按摩的時間最好選在每天上午9點-11點,效果最好,因為這個時段是脾經經氣的旺時,人體陽氣呈上升趨勢,所以按揉此穴就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每天9~11點刺激血海穴最好,因為這個時間短是脾經經氣最旺盛的時候,人體陽氣處於上升趨勢,所以直接按揉就可以了;每側3分鐘,力量不要太大,能感到穴位處有酸脹感即可,要以輕揉為原則,21~23點再進行艾灸。
臨床應用
1)治月經不調∶血海,帶脈(《針灸資生經》)。
3)治膝關節疼痛∶血海,犢鼻,陰陵泉,陽陵泉。
4)治療陰囊濕疹和股癬:採用放血療法,配合拔罐。
文獻摘錄
1)《針灸甲乙經》∶若血閉不通,逆氣脹,血海主之。
2)《針灸大成》∶暴崩不止,血海主之。
3)《類經圖翼》∶主帶下,逆氣,腹脹。
穴位名解
- (1)血海。血,受熱變成的紅色液體也。海,大也。該穴名意指本穴為脾經所生之血的聚集之處。本穴物質為陰陵泉穴外流水液氣化上行的水濕之氣,為較高溫度較高濃度的水濕之氣,在本穴為聚集之狀,氣血物質充斥的範圍巨大如海,故名。
- (2)百蟲窩。百,數量詞,形容多也。蟲窩,蟲之所生之地也。百蟲窩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其特性為濕熱。本穴物質為聚集而成的脾經之氣,性濕熱,而本穴所應的時序、地域又為長夏的中土,是百蟲的產生之時和繁衍之地,故名百蟲窩。
- (3)血郄。血,指穴內物質為血也。郄,孔隙也。血郄名意指本穴的血液運行出入為細小之狀。本穴物質為天部的水濕雲氣,其性既濕又熱,是血的氣態物存在形式。穴內氣血物質的出入為水濕雲氣,水濕雲氣折合為血則其量較小,如從孔隙中出入一般,故名血郄。[1]
視頻
快速取穴 血海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