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索橋 |
中文名稱: 索橋 別稱: 吊橋、繩橋、懸索橋 古書上稱: 絙橋、笮橋、繩橋 |
索橋(Cablebridge/Suspensionbridge)。也稱吊橋、繩橋、懸索橋等,是用竹索或藤索、鐵索等為骨幹相拼懸吊起的大橋。古書上稱為絙橋、笮橋、繩橋。多建於水流急不易做橋墩的陡岸險谷,主要見於西南地區。其做法是在兩岸建屋,屋內各設繫繩的立柱和絞繩的轉柱,然後以粗繩索若干根平鋪繫緊,再在繩索上橫鋪木板,有的在兩側還加一至兩根繩索作為扶欄。[1]
主要分布
在我國雲貴川的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上游、雅礱江、大渡河、烏江、北盤江上以及秦嶺山區、台灣山區,常常可以看到各類索橋。在西藏喜馬拉雅山北的雅魯藏布江,峽谷深邃,急流飛瀑,千百年來,兩岸往來就是靠各種索橋。1977年我國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也是通過墨脫縣橫跨在雅魯藏布江上的藤網筒橋到對岸去作科學考察的。西藏人民還把鐵索橋稱為扎桑巴。古代的索橋絕大多數是單孔的,僅有雲南省跨越怒江的惠人橋(又名潞江橋)等少數幾座是雙孔的。貴州盤江橋、四川瀘定橋、雲南霽虹橋等在國際橋樑史上負有盛名。台灣省高山中還有藤網吊橋。索橋剛度很差,隨風搖晃,初過索橋者不免有膽戰心驚之感。
歷史
始見於秦漢,如秦李冰曾在四川益州(今成都)城西南建成的一座笮橋,又名"夷里橋",便是座竹索橋。現存著名的有建於明清時的瀘定鐵索橋、灌縣竹索橋等。過索橋感覺非常驚險,正如古人形容過索橋的那樣:"人懸半空,度彼決壑,頃刻不戒,隕無底谷。"
國外不少橋樑專家認為索橋首創於我國,指出"中國大約在3000年以前已開始建造吊橋"。十四、五世紀藏族的湯東傑布(1385~1464年,或名甲桑珠古,意即"鐵橋活佛")就是當時在雅魯藏布江以及西藏其他江河上修建鐵索橋的工程技術專家。據說他曾畫了一座跨度為138米的雅魯藏布江鐵索橋簡圖,並於1420年左右建成,是我國古代跨度最大的鐵吊橋。橋兩端有塔,寬度僅容走人。目前已查證的最早索橋是四川益州(今成都)的笮橋,它建於秦李冰任蜀守時(公元前251年),距今二千二百餘年,跨城南面的檢江,又名夷星橋,是當時按北斗七星形狀建成的七座橋中的一座。西漢王褒在《益州記》中記載,笮橋在司馬相如宅院南一百步,建造時用三個大鐵椎來系橋柱緊竹索(現今鐵椎僅有二個)。《晉書·桓溫傳》記載,永和三年(347年)桓溫伐蜀進攻成都時,曾與李勢戰於笮橋,可見,時隔近六百年後,笮橋仍在。相傳諸葛亮曾在這裡為出師東吳的費禕餞行。解放初期在考察司馬相如的撫琴台時,曾在今天南門大橋西面的錦江河上,發掘出古代橋基下的大鐵椎,證實該處是笮橋的故址。
文獻記載
《漢書·西域傳》已有"以繩索相引而度"、"懸繩而渡笮"的記載。
唐僧智猛《笮橋贊》中說:"冰崖皓然,百千餘仞;飛絙為橋,乘虛而過;窺不見底,仰不見天;寒氣殘酷,影戰魂栗。","窺不見底,影戰影栗。"較逼真地描寫一個人借笮橋渡河谷的情景。唐代和尚智猛稱其實真正渡之還是安全的,正如《徐霞客游紀》對貴州盤江橋評價的那樣:"望之飄然,踐之則屹然不動。"
宋《太平寰宇記》說自《漢書》以下至州郡圖籍中所謂的"笮",即系"土夷人於天水之上置藤為橋"。可見藏、彝等少數民族,對我國首創索橋作出了重要貢獻。
宋代詩人陸游曾用"度索臨千仞,梯山躡半空"的詩句來構畫索橋的雄姿。
從宋范成大所著《吳船錄》對珠浦橋的記載看,宋時,橋長120丈,5孔,用並排的12根繩索,竹笆橋面,木架墩。"掛橋於半空,大風過之,掀舉幡幡然。略如漁人曬網,染家晾絲帛之狀"。與清代橋式不盡相同。1965年修建新都江堰時,交通局按清時橋的式樣改建成珠浦橋,用25毫米直徑的鋼絲繩代替竹索,欄杆索錨定部分改用鋼筋混凝土柱,用繩夾固定,底錨情況不變。
還用一首《度笮》七絕:"翩翩翻翻笮受風,行人疾走緣虛空。四觀目眩浪花上,小跌身裹蛟龍中"。生動地描繪出過橋時的驚險畫面。
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在他的遊記中記錄了西南龍川東江上的一座藤橋,"橋長十四、五丈,以藤三、四枝,高絡於兩崖,以樹杈中懸而反下,編竹子藤上,略可置足,兩旁亦橫竹為欄,以夾之。蓋凡橋鞏而中高,此橋反掛而中垂,一舉足輒搖盪不已,必手揣旁枝,然後可移,止可渡人,不可渡馬也"。
索橋的索有藤、竹、皮繩和鐵鏈等幾種。歷史記載,公元前285年便有笮橋(竹索橋)。秦李冰蜀守(公元前256至前251年)造了7座橋於蓋州(現成都),其中一座是竹索橋。
鐵索橋傳說起自漢初,西漢大將樊噲在陝西褒城縣(今留壩縣)古棧道上建成的樊河橋(公元前206年),很可能就是鐵索橋。有確切記載的橫江鐵鎖(即鐵索),是西晉伐吳(公元280年)吳守將用鐵鎖多道,橫截長江三峽的西陵峽口以擋舟師。
雲南永平縣霽虹橋,跨瀾滄江,是中國現存最古、最寬、鐵索最多的鐵索橋,橋淨跨57.3米,全長113.4米,橋寬約4.1米。橋底有索16根,左右欄杆索共兩根,橋位於通往印度、緬甸的千年古道上。
四川瀘定鐵索橋,跨越大渡河,位於川、藏要道,是鐵索橋中現存製作最精良的一座。橋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次年完成。橋淨跨100米,橋寬2.8米,上鋪木板。底索9根,每根索長約128米,兩側各有兩根欄杆索,由四川善於製作鐵索橋的天全州修建。兩岸石砌橋台,用台身自重來平衡鐵索的拉力。為首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