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愛因斯沃斯
20世紀初美國心理學家 瑪麗·愛因斯沃斯 Mary Dinsmore Ainsworth | |
---|---|
出生 | 1913年12月1日 |
逝世 | 1999年3月21日 | (85歲)
死因 | 中風 |
教育程度 | 多倫多大學博士學位 |
知名於 | 美國心理學基金會心理學學士終身成就獎 |
瑪麗·愛因斯沃斯 (英語:Mary Dinsmore Ainsworth,1913年12月1日 - 1999年3月21日 ) 是一位加拿大籍美國發展心理學家,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的格倫代爾市,逝於維吉尼亞州的夏律第鎮。[1]
- 發明「陌生情境測驗」-- 被後世視為是愛因斯沃斯最傑出的貢獻[3]
- 對兒童依附類型的劃分,為之後人格心理學的發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
- 在《普通心理學評論》2002年發佈的一項關於20世紀,前百名心理學家的調查報告中指出,愛因斯沃斯的學術研究理論被後世學者在學術報告中引用次數最多的百名心理學家中排名第97位[4]
目錄
[隱藏]童年生活與求學階段
愛因斯沃斯的父母都是美國賓洲頂級私立文理學院迪金森學院的畢業生,她的父親查爾斯·薩爾特擁有歷史碩士學位,在愛因斯沃斯出生時,她的父親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的一家製造公司工作,而她的母親瑪麗是一名家庭主婦。愛因斯沃斯是家中的長女,下面還有二妹妹,她的父母非常重視教育,期望他們的三個女兒都能在學術獲得優異的成就。
愛因斯沃斯是一個早熟孩子,三歲開始讀書,她的母親每週都會去當地的圖書館,為她選擇適合閲讀的書籍。1918年,在愛因斯沃斯5歲的時候,因為她的父親工作升遷及公司搬遷的關係,愛因斯沃斯全家搬至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多倫多市,愛因斯沃斯自此在多倫多成長,並在此完成了她的學業。
愛因斯沃斯在15歲時閱讀威廉·麥獨孤的著作《人物性格與生活行為》(1926年)後,她說:「我還從不曾想過,一個人完全可以從自己的內心,去尋找自己行為和感受的源頭,而不是單純關注外界力量的影響,這是多麼美妙的一件事啊!」之後她便決定要成為一名心理學家。
愛因斯沃斯在她16歲時,她被多倫多大學心理學榮譽課程錄取,此榮譽課程僅錄取五名學生,而她是此五名學生中唯一的女性 --- 在1935年拿到學士學位後,愛因斯沃斯決定繼續留在多倫多大學進修。在1936年獲得碩士學位。在1939年發表其博士論文 《基於安全概念的調整評估》(An Evaluation of Adjustment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ecurity),獲得多倫多大學的博士學位。[3]
學術生涯
愛因斯沃斯在多倫多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留在其母校擔任教師。後來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關係,她在1942年加入加拿大婦女軍團,並擔任陸軍考官,她的職責包括管理臨床評估和人員評估測試。不久後她升級成為加拿大婦女軍團人員主任顧問,並於1945年陞升成為少校。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愛因斯沃斯回到多倫多大學繼續教授人格心理學。
1955年至1974年期間,她長期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當任教授。於1975年搬至維吉尼亞州的夏律第鎮,在維吉尼亞大學教學並定居。在1984年成為維吉尼亞大學的名譽教授退休。退休後,她在1989年獲得美國心理學會傑出科學貢獻獎。並在1998年獲得美國心理學基金會心理學學士終身成就獎。
愛因斯沃斯於1999年3月21日,因中風去世於維吉尼亞州的夏律第鎮,享年85歲。[1][3]
婚姻雖短暫,卻造就許多成果
在1950年,愛因斯沃斯與多倫多大學心理學系研究生倫納德·安斯沃思結婚,為了方便安斯沃思在倫敦大學完成博士學位,婚後他們移居倫敦。 可惜,他們的婚姻關係只維持了10年,於1960年離婚。在他們10年的婚姻中,因為安斯沃思的求學及職業生涯的關係,愛因斯沃斯陪伴安斯沃思到不同地方,包括英國倫敦和烏干達。也讓她有機會和許多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見面,其中包括:
- 她在報紙上看到英國很有名的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徵召實驗助理的廣告,因此加入他的研究團隊和鮑比共事了三年,一起研究嬰兒與母親分離對嬰兒個性的影響。
- 1954年,為了更深入的研究,研究團隊遠赴非洲烏干達的坎帕拉,他們共去了烏干達六、七個村莊,愛因斯沃斯更學會當地的語言。
- 在烏干達的這段期間,愛因斯沃斯進行了她的第一次「母嬰」觀察。並因實地觀察及研究,愛因斯沃斯進而發表其第二本著作,《烏干達的嬰兒期》。[3][5]
學術貢獻
陌生情境測驗
愛因斯沃斯最大的學術貢獻在於早期情感依戀方面的研究,她率先使用了「陌生情境測驗」(Strange Situation Test)。
「依附理論」最早是由約翰·鮑比在1950年代所提出。小孩子一出生就會依賴身邊重要的人(媽媽),讓自己免於受到外在的威脅,並發展成自我與外界互動的方式。[6]
在1965年,愛因斯沃斯進一步拓展了鮑比的依附理論,率先使用了陌生情境測驗。在測驗中,幼兒會被帶進一個陌生的房間,房間內擺滿玩具。母親在場時,幼兒會被鼓勵去探索周遭環境;但幾分鐘後,一位陌生人會進來,接著母親會離開。在經過這次短暫分離之後,母親又會回到現場。
研究人員要研究觀察,母親離開房間以及重回房間時,幼兒的反應如何?通過分析兒童在不同陌生情境場景中的反應,來測試嬰兒或兒童與母親的互動關係,並進而劃分兒童不同的依附類型。
愛因斯沃斯發明的情境測驗研究方法,及對兒童依附類型的劃分,為之後人格心理學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3][6]
親子關係基本類型
愛因斯沃斯根據陌生情境測驗,界定了親子關係的三種基本依附類型,分別稱為:[7]
1、安全型依附(securely attached)。這種嬰兒在媽媽離開的時候會有些沮喪,但當媽媽回來的時候就會很開心而且可以很快平靜。深入的研究顯示70%的嬰兒屬於這個安全型依附型。媽媽在這種關係中對孩子是關心,愛護的,體驗到這種安全型依並附的孩子知道媽媽是關心他們的,即使當媽媽不在時身邊,孩子也了解媽媽是關心他們的。在這種安全型依附成長的嬰兒和孩子一般比較快樂和自信。
2、迴避型依附(insecurely attached:ambivalent)。這些孩子當媽媽離開房間的時候雖然會哭,但似乎不是那麼傷心或難過。奇怪的是,當媽媽回來的時候,他們也不覺得高興,轉過身就爬開了。在陌生情境測驗中,大約20%的嬰兒屬於這種迴避型依附型。媽媽在這種關係中,對孩子的需要不是特別關心,而孩子在媽媽離開後很焦慮,媽媽一離開就大哭,其他大人不易讓嬰兒安靜下來,這些孩子還害怕陌生環境。
3、抗拒型依附(insecurely attached:avoidant)。這些孩子當媽媽離開的時候他們會大哭,但是當媽媽回來並想靠近孩子的時候,孩子很難被安撫,而且看起來還很生氣。大約10%的嬰兒屬於這種抗拒型依附型。在這種關係中的媽媽對孩子不很負責也不關心,而孩子則對媽媽反應疏遠、冷漠。當媽媽離開時,孩子不焦慮,母親回來時也不特別高興。
以依附理論看兩性互動
愛因斯沃斯突破性的陌生情境測驗研究工作使後世學者,和我們能夠很好地理解「依附理論」及理論的不同風格,更進一步讓我們了解,這些風格如何影響個體成年後的社交行為。
依附關係並不只是影響嬰兒,兒童和母親互動的關係,愛因斯沃斯認為這些孩子長大成人在建立其人際關係時,特別是親密關係,這些特點仍會顯露出來,終其一生依附關係都會影響到個體成年後的兩性關係和其他人的互動關係和社交生活。[8]
以上三種中,以矛盾型依戀的孩童最易於長大後產生成人後另一半分離的焦慮。他們可能會以用嚎啕大哭、吵鬧等阻止對方離開;失敗的話會情緒低落,又會嘗試與對方疏離,好讓自己別太傷心;要是對方仍不回來的話,他們會嘗試接受分離,正常生活,但想到對方時仍會傷心。[9]
當成年人有需求,需要尋求幫助時,我們就會去依賴身邊重要的人(例如家人、朋友、伴侶),如果是伴侶患上分離焦慮的話,簡單一個擁抱就是最直接的安慰。
依附理論是近年來探索愛情及兩性關係時不可忽視的重要理論。[10]
主要著作
- 《兒童保育與愛的成長》 (Child Care and the Growth of Love,1965)
- 《烏干達的嬰兒期》 (Infancy in Uganda,1967 )
- 《依戀模式》 (Patterns of Attachment,1978 )
視頻
戀愛關係中的四種依附理論了解一下 是沒有安全感又黏人
參考資料
- ↑ 移至: 1.0 1.1 依戀理論
- 移至 ↑ 「依戀理論之父」約翰·鮑爾比經典作品
- ↑ 移至: 3.0 3.1 3.2 3.3 3.4 3.5 她一直工作到80歲,專門研究「嬰兒的依戀」,總結出3種不同類型
- 移至 ↑ 心理學江湖2-心理學界的女神
- 移至 ↑ 人際的「溫度」,依附的基礎──依附理論系列(十四)
- ↑ 移至: 6.0 6.1 依附理論的起源:我們為什麼會依賴別人──依附理論系列(一)
- 移至 ↑ 安斯沃斯的依戀主義如何影響孩子一生?
- 移至 ↑ 【科研助手】瑪麗·愛因斯沃斯的陌生情境測驗
- 移至 ↑ 「相處課」不在身邊便懷疑對方,分離焦慮症患者最需要一個抱抱
- 移至 ↑ 「你是不是不愛我?」──從依附理論看情緒勒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