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洛陽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洛陽橋,又名萬安橋,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泉州市的洛陽江入海口處的一座跨海石橋,同時也是中國境內第一座跨海石橋,有「中國古代四大名橋之一」之譽[1]。該石橋始建於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嘉祐三年(1058年)時任泉州知州的蔡襄開始主持造橋,通過筏型基礎和種蠣固基解決了包括鋪橋面、建橋墩在內的多個難題。嘉祐四年(1059年),洛陽橋正式建成,蔡襄親自題寫《萬安橋記》。此後歷朝歷代洛陽橋都曾歷經修葺。南宋時期,洛陽橋的護欄外增設多座佛塔和風水塔。該橋長1200米,共有46個橋墩,北側位於惠安縣境內,南側位於洛江區境內,橋的中段建在一座名為中洲的江心島上。橋上及中洲上共建有包括佛塔、護塔神像等多種附屬建築。1988年,洛陽橋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洛陽橋入圍「海上絲綢之路」申遺點。

建設歷程

北宋慶曆年間(公元1041年至1048年),泉州人李寵在洛陽江中建造幾個石墩,架上木板,作為浮橋,常被風浪衝垮。

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泉州太守蔡襄主持洛陽橋建橋工程。

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洛陽橋前後歷六年之久,建成了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橋,長1200米,寬5米,橋墩四十六座,兩側有500個石雕扶攔28尊石獅,兼有7亭9塔點綴其間,武士造像分立兩端,橋的南北兩側種植松樹七百棵。

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受颱風影響,洛陽橋垮塌,泉州群守趙思誠組織修復洛陽橋。

宣德間(公元1426年至1435年),洛陽橋橋址下沉,大潮來後,被沖走,泉州知府馮楨命郡人李俊育(即李五)增正淳,洛陽橋增高三尺。

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597年),福建發生大地震,洛陽橋橋樑倒塌,基址低陷,泉州知府姜志禮組織修復洛陽橋。

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秋,洛陽橋橋體崩塌,知縣工之琦組織修復洛陽橋。

民國20年(公元1932年),蔡廷鍇軍長將洛陽橋改建為鋼筋混凝土公路橋,橋面增高2米。

民國21年(公元1930年),中國國民黨十九路軍入閩,軍路工程處在泉州設立分處,對洛陽橋進行改建,橋墩以混凝土增高2米,鋪鋼筋混凝土橋面,寬6米,共47孔,長640.8延米(包括北段40孔,464.45延米,南段7孔,76.35延米,中洲路堤100延米)。

民國27年(公元1938年)4月,洛陽橋被日本飛機炸毀2孔橋面;同年年底,駐軍奉命令破壞洛陽橋1孔。

民國37年(公元1948年)11月,,福廈復路工程處對洛陽橋損壞部分進行維修(架鋼樑鋪木橋面),洛陽橋恢復通車

1949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入閩南下,國民黨軍隊潰退時,洛陽橋被燒毀2段木橋面;9月,洛陽橋又被飛機炸毀2孔,通車功能作廢;直至新中國成立後,洛陽橋經整修才恢復通車。

1962年10月,洛陽橋第3孔大梁和橋面斷裂,下游墩傾斜;11月,洛陽橋進行維修,堵塞14孔(146.59延米),包括原填實的引道共259.9米,改橋為路。

1963年4月,洛陽橋完成維修工作,重新通車運營。

1965年10月至12月,洛陽橋再更換第16至18孔與第31至33孔的大梁。

1971年,洛陽橋於橋的上游建一座閘橋(洛陽閘橋),供機動車通行,保護古橋。

1993年春,中國國家文物局組織專家勘察古橋後,對洛陽橋全面修建,使其恢復古橋舊貌。

1996年10月,洛陽橋恢復開放。

1998年,洛陽鎮政府為紀念造橋創始者和豐富古橋景觀,往橋北江濱蜂立一尊高12米的蔡襄立姿石雕像[2]

橋樑位置

洛陽橋位於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資區南側,洛江區北側,北起蔡襄路、昭陽路、江城路交匯口,上跨洛陽江出海口,南至橋南街、堤岸路交匯口,是中國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橋。

視頻

===

萬安橋 相關視頻
萬安橋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樑橋
因為匠人們的一次次精心修復萬安橋才能屹立近千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