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新居書事四十韻因寄元郎中張博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新昌新居書事四十韻因寄元郎中張博士》 | |
---|---|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作品 |
《新昌新居書事四十韻因寄元郎中張博士》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此詩描寫了詩人日常生活中的禮佛經歷,表達了詩人"浮榮水劃字"的感慨,以及其在禮佛中獲得的心靈感悟。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新昌新居書事四十韻因寄元郎中張博士》[1]
創作年代;唐代
作品出處;《全唐詩》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作者;白居易
作品原文
《新昌新居書事四十韻因寄元郎中張博士》
冒寵已三遷,歸朝始二年。
囊中貯余俸,園外買閒田。
狐兔同三徑,蒿萊共一壥。
新園聊鏟穢,舊屋且扶顛。
檐漏移傾瓦,粱欹換蠹椽。
平治繞台路,整頓近階磚。
巷狹開容駕,牆低壘過肩。
門閭堪駐蓋,堂室可鋪筵。
丹鳳樓當後,青龍寺在前。
市街塵不到,宮樹影相連。
省史嫌坊遠,豪家笑地偏。
敢勞賓客訪,或望子孫傳。
不覓他人愛,唯將自性便。
等閒栽樹木,隨分占風煙。
逸致因心得,幽期遇境牽。
松聲疑澗底,草色勝河邊。
虛潤冰銷地,晴和日出天。
苔行滑如簟,莎坐軟於綿。
簾每當山卷,帷多帶月褰。
籬東花掩映,窗北竹嬋娟。
跡慕青門隱,名慚紫禁仙。
假歸思晚沐,朝去戀春眠。
拙薄才無取,疏慵職不專。
題牆書命筆,沽酒率分錢。
柏杵舂靈藥,銅瓶漱暖泉。
爐香穿蓋散,籠燭隔紗然。
陳室可曾掃,陶琴不要弦。
屏除俗事盡,養活道情全。
尚有妻孥累,猶為組綬纏。
終須拋爵祿,漸擬斷腥膻。
大抵宗莊叟,私心事竺乾。
浮榮水劃字,真諦火生蓮。
梵部經十二,玄書字五千。
是非都付夢,語默不妨禪。
博士官猶冷,郎中病已痊。
多同僻處住,久結靜中緣。
緩步攜筇杖,徐吟展蜀箋。
老宜閒語話,悶憶好詩篇。
蠻榼來方瀉,蒙茶到始煎。
無辭數相見,鬢髮各蒼然。
注釋譯文
①莊叟:莊子,代指老莊思想。
②竺乾:印度,此指佛教。
③浮榮水劃字,真諦火生蓮:浮世榮華,就像在水上劃字,終歸虛無,而修行中得到人生的真諦,則如火上蓮花,燦爛光明。
④經十二:指十二部經(也稱十二分經或十二分教)。佛教經典按內容和形式可分為十二類,所以"經十二"實際上是說所有佛經。
⑤字五千:指老子《道德經》(共五千言)。
作品鑑賞
白居易的思想是一個很駁雜的體系,從這首詩里就可以看出,他的談論禪道實際上是把道家思想也算進去的。不僅僅是這樣,他甚至認為儒家與釋家之間也沒有什麼區別。
其《三教論衡》說:"儒門釋教,雖名數則有異同,約義歸宗,彼此亦無差別。所謂同出而異名,殊途而同歸者也。"所以,白居易可以算是一個典型的三教合一論者,落實到具體的生活中,則各隨境遇,有所取捨。他的獨特性在此,他在中國古代文人中的典型意義也在此。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2]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後遷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袷遺及左贊善大夫。後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
白居易,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3075篇詩文
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曆初年任蘇州刺史,後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含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與李白、杜甫一起被後人並稱為唐代「三大詩人」。有《白氏長慶集》。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諡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對後世頗有影響。是我國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的詩人。
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十四日(9月8日),白居易去世於洛陽,享年75歲,贈尚書右僕射,諡號「文」,葬於洛陽香山。白居易去世後,唐宣宗李忱寫詩悼念他說:「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著有《白氏長慶集》,共有七十一卷。[3]
視頻
參考資料
- ↑ 《新昌新居書事四十韻因寄元郎中張博士》 詩詞古文網;
- ↑ 百家講壇白居易03錚錚鐵骨—莫礪鋒20 騰訊視頻,發布時間;2016年12月25日
- ↑ 白居易 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