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爸爸第二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巴巴爸爸第二輯》是巴巴爸爸系列繪本[1]的第二本。套巴巴爸爸繪本,製作精緻,畫面優美,紙張手感也非常好。書中每位巴巴爸爸家的成員都生動形象,神情清晰,個性鮮明,感染力特別強。雖然故事簡單,可卻充滿了無限的想象力。巴巴爸爸一家可以變成你所能想到和想不到的一切神奇。它能給寶寶帶來了無數歡樂。巴巴爸爸第二輯共有五個故事:《巴巴爸爸的火星旅行》《巴巴爸爸搬大樹》《巴巴爸爸去度假》《巴巴爸爸和聖誕禮物》《巴巴爸爸的馬戲團》。
繪本是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一個故事,表達特定情感,主題的讀本,通過繪畫和文字兩種媒介,互動來說故事的一門藝術。在繪本中,圖畫不再是點綴,而是圖書的命脈,甚至有些繪本,一個字也沒有,只有繪畫來講故事。
內容
“ |
「可里可里可里,巴巴變!」在中國,這是曾經家喻戶曉的動畫台詞。巴巴爸爸的形象由法國漫畫家德魯斯·泰勒和他的妻子安娜特·緹森所創作。系列圖書的第一部《巴巴爸爸的誕生》出版於1970年,圖書剛一問世就獲得了英國文藝評論界權威的讚譽,並在博洛尼亞書展上受到廣泛好評。1975年,聯邦德國將巴巴爸爸改編成動畫片,並於1981年在美國首播,很快風靡全球。 巴巴爸爸以他的獨創性和幽默感,為世界的大孩子和小孩子們提供了快樂。巴巴爸爸一家的和睦、溫馨、相親相愛,永遠溫暖着全世界人們的心靈。 |
” |
— 作者:安娜特緹森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
繪本閱讀意義
繪本最值得強調的就是它的文學性和藝術性。它出現於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中期開始充分發展,是新時代出現的、由傳統的高品位的文學和藝術交織出的一種新樣式。
繪本中的文字非常少,但正因為少,對作者的要求更高:它必須精練,用簡短的文字構築出一個跌宕起伏的故事;它必須風趣活潑,符合孩子們的語言習慣。因此,繪本的作者往往對文字仔細推敲,再三錘鍊[2]。更值得一說的是圖,繪本利用圖講故事的方式,把原本屬於高雅層次、僅供少數人欣賞的繪畫藝術帶到了大眾面前,尤其是孩子們的面前。這些圖都是插畫家們精心手繪,講究繪畫的技法和風格,講究圖的精美和細節,是一種獨創性的藝術。可以說,好的繪本中每一頁圖畫都堪稱藝術精品。
繪本中要讀的絕不僅僅是文字,而是要從圖畫中讀出故事,進而欣賞繪畫。 當然,繪本不能立竿見影地實現我們對孩子的所有期望,但繪本中高質量的圖與文,對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觀察能力、溝通能力、想象力、創造力,還有情感發育等等,都有着難以估量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專家一致認為:繪本是最適合孩子閱讀的圖書形式。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認為,孩子認知圖形的能力從很小就開始慢慢養成。雖然那時的孩子不識字,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讀圖能力,如果這時候家長能有意識地和孩子們一起閱讀繪本,營造溫馨的環境,給他們讀文字,和他們一起看圖講故事。那孩子們從剛開始接觸到的就是高水準的圖與文,他們將在聽故事中品味繪畫藝術,將在欣賞圖畫中認識文字、理解文學。比起那些一閃而過、只帶來一時快感的快餐文化,欣賞繪本無疑是一種讓眼睛享受、讓心靈愉悅、讓精神提升的美妙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