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通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通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銅陵市郊區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

大通鎮歷史上曾為長江沿岸重要商埠,已被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1]。大通鎮與和悅洲為歷史保護區。

行政區劃

大通鎮下轄以下地區:

瀾溪社區、河南嘴社區、光榮社區、福光社區、黎明社區、永平村、和悅村、新一村、大院村、金華村、民主村和新建村。

基本介紹

大通,是一座具有千年歷史的江南名鎮,位於安徽省銅陵市西南,地處長江下游南岸,西北與樅陽隔江相望,南以青通河與貴池、青陽交界,距「世界公園」黃山僅有180公里,與中國四大佛山之一九華山相隔90公里,銅青公路銅貴公路、沿江快速通道和合銅黃高速穿境而過,是進出皖南旅遊區的樞紐和重要通道,是安徽「兩山一湖」(九華山、黃山太平湖)的北大門,是九華山頭天門的所在地。

全境面積70.72平方公里,轄永平(鐵板洲)、和悅(荷葉洲)、新一、大院、金華、民主、新建7個村, 光榮、福光、黎明3個居委會,瀾溪、河南嘴2個社區,現有人口2。2萬餘人。大通是沿江重要 港口之一,水上交通十分發達,有碼頭數十座,年吞吐量數百萬噸。大通農業主要以生薑蔬菜種植和水產品養殖為主,是銅陵市主要的無公害蔬菜和水產品的生產基地。境內礦業資源豐富,富蘊石灰石煤炭等礦產,尤以金、石灰石儲量極為豐富。大通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優越,林業、畜牧業已呈生態化發展,土特產品聲譽較好,生薑、沙藝棠小磨麻油、茶干等早已名揚四海。大通現已形成集蔬菜種植、水產養殖、選礦化工、建築建材、 農產品加工、商貿流通、旅遊業於一體的經濟格局,是礦山建材基地與周邊市縣物流集散地。

鎮城區 基礎設施自成一體,配套齊全、功能完善。全鎮擁有35千伏 變電所一座,供電容量為2×3150千伏安;新擴建的大通自來水廠日供水能力5000噸;電信通訊設施先進,無縫覆蓋;郵政儲蓄綠卡與全國聯網,辦理電子匯兌,特快專遞業務高效快捷;鎮內主要道路鋪設了柏油或水泥路面,循環暢通;現醫院2所,其中:中心衛生院1所;初級中學2所,小學9所,其中中心小學2所。先後榮獲「聯合國迪拜人居環境獎」、「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國家重點鎮」、「國家衛生鎮」、「中國農村改革典型鎮」、「全國新農村建設典型鎮」、「國家科技鄉鎮」、「省級中心鎮」、「安徽省衛生鎮」、「全省創建環境優美鄉鎮」「安徽省科技鄉鎮」等稱號。

歷史記載

據史志記載,大通唐始設水驛,曰大通水驛。 南宋時期,「日出而市,及午 而散」的集市活動已由「鎮」所代替。詩人楊萬里在《舟過大通鎮》中有「漁罾最礙船」、「魚蟹不論錢」的詩句,為漁鄉留下了生動的寫照。 明代洪武初年,大通設巡檢司、河泊所、驛運站等機構。清設大通水師營,「轄樅陽以下水東至獲港水面」。 同治初,興建大通參將衙,駐參將統帥水陸清軍近千人,還設有「納厘助餉」的厘金局和專征江西、兩湖及安徽中路鹽稅的鹽務督銷局。降至清末民初,大通與安慶蕪湖蚌埠齊名,為安徽四大商埠之一[2]

明代學者王守仁曾駐足大通,作《泊船大通》詩:扁舟經月住林隈,謝得黃鶯日日來。 兼有清泉堪洗耳,更多修竹好銜懷。 諸生涉水攜詩卷,童子和雲掃石苔。 獨奈華峰隔煙霧,時勞策杖上崔嵬。

視頻

大通鎮 相關視頻

南充嘉陵:大通鎮
銅陵市大通鎮人民政府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