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韋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颱風韋恩(英語:Typhoon Wayne,國際編號:8614,台灣編號:8612,中國大陸編號:8616,聯合颱風警報中心:13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Miding)為1986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3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韋恩到目前為止是西北太平洋第二長壽的熱帶氣旋[1],僅次於1972年超強颱風麗妲的25天紀錄。
韋恩活躍於南海北部及菲律賓海西部,生命期長達23天。在此期間,韋恩登陸台灣二次,台灣中央氣象局一共發布3次海上、陸上颱風警報,多達42次的警報單(每六小時一報);其路徑錯綜複雜,甚至可拆開看成3個圓圈和1個數字「8」;更奇特的是,韋恩甚至曾一度在熱帶洋面上減弱為熱帶低壓,其後起死回生,再度發展成為颱風。綜合而言,韋恩是一個在各方面都相當與眾不同的熱帶氣旋。
在台灣氣象史上,韋恩是中台灣歷年來颱風,首例創下直接吹襲彰雲一帶的紀錄,因此造成當地繼1959年的八七水災之後最為慘重的災情。
由於其路徑詭譎,因此台灣中央氣象局也將之與1991年颱風耐特、2001年颱風百合、2012年颱風天秤並列為台灣「侵台四大怪台」之一。
氣象歷史
1986年7月下旬以後至8月間,位於西太平洋及南海的間熱帶輻合區十分活躍,造成熱帶擾動頻生,季風槽的位置介於北緯15至20度間,從越南中部向東延伸至威克島;而在季風槽以北,副熱帶高壓的狀態也十分良好。
當年8月15日,一個小型對流雲系向西穿越呂宋島進入南海,接下來的2到3天,此一擾動向西南移動,並逐漸增強;16日12時,增強為熱帶低壓;而在16、17及18日的4時,JTWC也對其各發布一次熱帶氣旋形成警告,提醒本區將有一熱帶氣旋生成。18日6時,JTWC將該低氣壓升格為熱帶風暴(相當於台灣的輕度颱風,JMA、CWB則是於同日12時升格),並命名為韋恩,當日12時其中心位置位於北緯16.2度,東經116.2度。
接下來的2天,季風槽向北移動了約5個緯度的距離,韋恩也因此以每小時14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移動,並在這段時間逐漸增強,19日6時,JTWC將其升格為颱風(相當於台灣的中度颱風,但CWB則是於同日12時升格為中度颱風),同時,中緯度位於長江口的低壓系統也開始發展,並向東移動橫越中國大陸至東海,此一低壓系統及其伴隨的冷鋒,自黃海延伸至中國大陸東南沿海,開始向東移動,韋恩受其影響轉而偏北行進;20日0時,路徑轉向東北,接近香港及華南沿海。
同日12時,韋恩中心位置在東沙島西北偏西方約260公里海面上,朝台灣海峽南部加速而來,為此,CWB於12時50分發布了海上颱風警報;由於冷鋒的牽引,韋恩也偏向東北偏東方向移動,20時10分,CWB更對台中市及其以南地區、澎湖縣、金門縣等地發布了陸上颱風警報。21日22時45分,韋恩在台灣彰化縣、雲林縣交界的濁水溪口登陸,為首度於中台灣登陸的颱風。
8月22日,韋恩穿越台灣,於同日5時由花蓮縣附近出海,並因台灣地形影響,於18時在日本石垣島及宮古島間海面減弱為熱帶風暴(輕度颱風),此時,牽引韋恩東移的冷鋒已減弱消失,副熱帶高壓則增強西伸,阻擋韋恩繼續東進,而位在東方的颱風薇拉已成為西太平洋菲律賓海一帶最有影響力的天氣系統,並且快速朝西北偏西移動,對韋恩產生牽製作用,導致韋恩在石垣島附近海面打轉。同時,在中國大陸山東半島附近的高壓,使得華南沿海中下層由東北而來的駛流明顯增強。24日,韋恩受其影響,快速地大轉彎向西南偏西移動,再度回撲南台灣[2],0時10分及6時35分,CWB再度先後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同日14時,登陸台灣台東縣大武鄉,隨即穿越恆春半島(依據JTWC及JMA 的資料,韋恩此次並未登陸台灣,而是穿過呂宋海峽)。
8月31日,因薇拉向北移動及減弱使得韋恩失去導引,以及東海附近的脊場重建等原因,韋恩朝東北方向行進的速度趨緩,由於先前於29日韋恩的東南偏東方海面又出現一個熱帶低壓,並向韋恩靠近,造成韋恩到9月1日12時,再度於蘭嶼附近持續不規則運動及打轉。之後由於副熱帶高壓西伸及生成於呂宋島西方的另一熱帶低壓向西移動,導引韋恩又一次大轉彎回頭朝西南方向移動,於9月2日第3度穿越呂宋海峽,並加快向西移動。當離開呂宋島附近後,因副熱帶高壓西伸並迅速增強,在高層有強盛的幅散,使得韋恩的中心風速也於4日0時增強至90kts(46米/秒),到達其強度的巔峰。
韋恩接下來持續西行,隨後再度掠過香港南方海面,通過海南島北部的瓊州海峽,穿越北部灣(東京灣),其後登陸越南北部,並受中南半島上的安南山脈破壞;JTWC最後警報於9月6日6時發出,韋恩此時再度減弱為熱帶低壓。在穿越越南、老撾後,9月7日,該熱帶低壓終於在移近緬甸北部之後,受高大的山脈破壞而消散。
視頻
颱風韋恩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盤點那些年走位奇葩的颱風 ,搜狐,2019-09-04
- ↑ 另類颱風之——糾結路徑的颱風,中國天氣網,2011-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