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京市順義區空港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北京市順義區空港小學坐落着一所布局合理、環境優雅的花園式學校——順義區空港小學。

學校簡介

我校創建於2007年9月,是一所區直屬小學,緊鄰首都國際機場,因此我校校名為「空港小學」。由校名「空港」首寫字母「K、G」組合變形成一位玩紙飛機的孩子的形象,既表明了我校名稱,又凸顯了我校緊鄰首都機場的地域特點,這個形象活潑生動,有很強的動感,符合小學生的特點,同時傳達了學校求創新、展個性的辦學理念。孩子玩紙飛機的場景寓意豐富、明顯,象徵孩子張揚個性,追求夢想和希望,紙飛機承載着孩子的童年、快樂和夢想。紅色半包圍的結構象徵空港教師團結、進取為孩子奉獻愛與熱情,呵護孩子成長的含義。整個校徽由紅、藍、黃三色組成,師生用火紅的熱情,在蔚藍的天空,放飛金色的夢想。

學校占地面積1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8700平方米,校園設計明快流暢,建築風格極富現代感,文化韻味和現代氣息濃郁,各專業教室設置齊全,教學設備一流,教學區、辦公區、生活區、學生活動區劃分明確。現有17個教學班,530多名學生,教職工46人,全部擁有大專以上學歷,其中小學高級教師28人,初級教師18人;市區級骨幹教師6人,北京市「紫禁杯」班主任1人;教師平均年齡33.7歲,是一支結構合理、師德高尚、銳意進取、業務精湛的年輕教師隊伍。

辦學思路

自2007年建校以來,學校秉承科研興校,形成特色,爭創名校的辦學思路,經過2年多的拼搏積澱了學校的教育思想,催生了新的教育理念,鑄就了學校文化,其內涵是:培養學生特長,促進學生個性發展,讓學生體驗成功;關注教師成長,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讓教師與成功同行。

經過全校師生的不懈努力,「師生雙成」的辦學精神形成了學校「尚德 啟智 健康 成功」的校訓,「童心飛揚」是我校師生一起創作的校歌,校徽「放飛理想」是我們進取的力量。進入校園遍見格言警句,時時激勵師生努力拚搏進取。

內涵發展是根本,隊伍建設是關鍵。學校領導班子始終堅持「團結、服務、奉獻、細節、榜樣、補位」的工作原則,強化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合作意識,補位意識,贏得了全體教師的信任,成為引領全校教師投身教育的堅強集體。

教學觀念

為了進一步幫助教師更新教育教學[1]觀念,提高科研施教的意識,我校立足於四個關註:即關注教師,關注學生,關注課堂,關注學校發展,確立了《發掘文本聯繫性,提高閱讀實效性的研究》和《空港小學「雙成」策略的行動研究》兩個課題,被批准為順義區「十一五」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進行三年的課題研究。在初步的研究過程中,課題《發掘文本聯繫性,提高閱讀實效性的研究》已經獲得「區級階段性成果三等獎」。為了促進教師快速成長,讓更多的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體驗成功,脫穎而出,學校組織開展了「青藍工程」、「教師沙龍」、「周末大講堂」「領導幹部獻課」等特色活動。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空港小學堅持德育教育以人為本,服務學生。重視端正教師的師德和教風。利用合唱、演講各項活動和宣傳板報等,結合傳統節日進行每月主題教育活動。成立假日活動小隊,在社區的協助下為學生提供實踐活動的場所,幫助學生開展有益的校外活動,加強社會、學校、家庭三結合教育網絡,形成一個校內校外德育教育的大環境,大大提高了德育教育的實效性。

根據學生行為習慣的形成規律,學校在養成教育過程中做到引導、訓練、自糾、鞏固相結合。通過知、比、糾、行教育,開展「爭當空港星」「我是升旗手」「空港十佳少年」等系列活動,增強養成教育[2]的時效性,每年一次的「空港十佳少年」評選活動已成為我校的特色活動。

2007年9月6日的落成典禮,宣告我校的正式成立;2007年10月16日,崗山學校學生的加入,又壯大了我校學生的隊伍;2007年12月,第一屆「陽光體育節」的開幕,彰顯了我們的校園活力;2008年4月30日「小手拉大手,共築平安奧運長城」活動,拉開了我校師生迎接奧運的序幕;2008年5月13日的「默哀儀式」,5月19日「一分錢,一件衣,份份友情寄災區」活動,體現了我校師生的愛國之情;2009年5月,與國際學校一起開展的「同栽友誼樹」活動,見證了我們與手拉手學校的情誼;2009年5月30日,順義區副區長楊培麗為同學們送來了節日禮物,體現了政府對我們的關懷;2009年9月,我校被評為順義區教育系統「先進單位」,標誌着我們進入新的紀元;2009年12月29日,與中央電視台「快樂體驗」欄目合作拍攝的兩期節目,向全國展現了我校學生的風貌。

一次次打磨雕琢,一項項人性化的舉措,凝聚了人心,師生同心,干群合力,學校先後被評為北京市「百所課間操」優秀單位和北京市少先隊「星星火炬獎」。

參考文獻

  1. 教育教學內容設計,搜狐,2020-04-06
  2. 小學生學習習慣養成教育,搜狐,2019-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