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何等痛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何等痛悔》(愛的轉變)外文名:O the Bitter Shame and Sorrow,音樂類型:聖詩傳統詩歌。

歐洲的古典音樂[1]是在中世紀的伊利莎白時期發展而來的,這個時期的音樂主要以格里高利宗教音樂占主導地位。當時人們對於基督教的崇拜和信仰完全不像這樣。中世紀時期的歐洲教會的權力要高於國家和一切的社會形勢,宗教[2]是直接影響到政治和音樂的。所以當時的音樂只是純粹的宗教用途,在教堂中演唱,並沒有樂器伴奏,但這個時期的音樂卻對後來的音樂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簡介

(摘自:《荒漠甘泉 – 樂侶》)

愛的轉變 O the Bitter Shame and Sorrow

耶和華若與我們同在,我們何至遭遇這一切事呢?」士6:13

有時,過度的悲哀壓傷我們,奪去我們一切的平安,把我們投入毫無盼望的深海里;『殘忍』一直嘲笑那一顆信靠的心,直到它漸漸的疑惑說:『到底天上有沒有一位看見這一切的神呢?這一切是不是祂所許可的呢?耶和華若與我們同在,我們何至遭遇這一切事呢?』

親愛的阿,你何必這樣發急呢?你當信靠那絕無錯誤的、智能的、公義的神;那經歷髑髏地的,『大聲喊……我的神,我的神,為甚幺離棄我』(太27:46)的,將陪伴你行過死蔭的幽谷。--選

我們常以為臨到我們的患難是主忘記我們、不關心我們的憑據。哦,親愛的朋友阿,這是魔鬼的詭計。當我們不信的噁心和基甸一樣說:『耶和華若與我們同在,我們何至遭遇這一切事呢?』那時魔鬼就乘機前來欺騙我們說:『已經忘記你了;神已經棄絕你了。』其實,你遭遇的患難,只能叫主更親近你。患難並不是來隔離你和主的,乃是來使你更靠近主。

甚幺時候,纔是我們放棄自己,完全交託神的時候呢?乃是親友都棄絕你,似乎神也棄絕你了的時候。

朋友阿,讓我們來享受神樂意賜給我們的亮光和安慰,讓我們所尋的,不是祂的恩賜,乃是祂自己;雖然祂有時把我們投入信心之夜,我們仍願在苦悶的黑暗中努力前進。--選

愛的轉變

O the Bitter Shame and Sorrow

我懊悔已往太卑鄙,抵擋主高抬自己,

我內心常向主懷疑,拒絕主恩愛情義;

還驕傲的對主說:「專愛己,郄不愛禰」,

我還驕傲的對主說:「專愛己,郄不愛禰」。

主慈悲實在太希奇;始終不將我丟棄,

使我見祂流血身體,聽祂為敵人禱祈;

於是我就對主說:「雖愛己,但也愛禰」,

於是我低聲對主說:「雖愛己,但也愛禰」。

主又領我進入真理,將我愚心漸開啟,

使我在祂慈愛懷裡,時刻享受祂自己;

我謙卑的對主說:「少愛己,更多愛禰」,

我就謙卑的對主說:「少愛己,更多愛禰」。

主恩愛廣大無可比,至終克服「我自己 」,

我願全心向祂歸依,隨時表彰祂榮美;

靠恩,我願對主說:「不愛己,專一愛禰」,

靠恩,我誠心對主說:「不愛己,專一愛禰」。

基督徒在日常的生活中,多數以自我及所愛的人和事為中心,一旦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困境時,就向神呼求。 在神是沒有「不可能」,但祂也希望我們能愛祂勝過地上的一切。

這首認罪悔改的詩是法國改革宗教會牧師莫諾德(Theodore Monod, 1836-1921)所作。 莫諾德在獲得巴黎大學理學士及文學碩士後,改讀法律。 嗣後,他又在英美兩國修讀神學,並被按立為牧師。 1864年,他返回法國任改革宗教會牧師,但他自己感覺是福音派的牧師,超越宗派的範圍。

1874年7月,莫諾德在英國蒙鄧普爵士(Lord Mount-Temple)家,主領獻身聚會,他寫了這首詩,送給主人。 後者很喜歡它,視為悔改者的箴言。

同年十月蒙鄧普爵士在牛津舉行一連串獻身聚會時,就將它印在秩序單的底頁上,眾人咸認為這是一首個人靈修的好詩。莫諾德沒有想到日後它會成一首聖詩。 每節的最後一句,表達了信徒靈程的進深。

詩的內容合邏輯而切實,意境完美而平衡。 由「專愛己,郄不愛禰」進到「雖愛己,但也愛禰」,再到「少愛己,更多愛禰」,最後「不愛己,專一愛禰」。 它表明了從自私的愛到完全奉獻的過程,也是「祂必興旺,我必衰微」的寫照。

這首詩歌的曲譜,最早由范笙(Charles J. Vincent, 1852-1934)在1877年配曲。其後慕迪(Dwight L. Moody)和孫基(Ira D. Sankey, )在巴黎布道時,聽到這首歌,深受感動。 布道團的男高音麥格翰(James McGranaham, 1840-1907, )另譜一曲調,即今日各詩集中常用之譜。

孫基祖籍蘇格蘭,出生於美國賓州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家庭。 他母親有美妙的歌喉,時常唱聖詩使兒女安靜下來。 高中畢業後,他在銀行任職。 南北戰爭時,他應召入伍,在軍中宗教聚會時領唱,頗得好評,退伍後任職於國稅局。

1870年孫基赴印州印第安納波里市,出席基督教青年會年會。 他被邀領唱,布道家慕迪(Dwight L. Moody)對他的音樂天份深為激賞,邀他加入布道團。 經過數月的禱告,孫基毅然辭職,與慕迪同工歷時三十年之久,足跡遍歐美各地。 有人稱他們為「福音聖工上的大衛與約拿單」。如果慕迪的信息像一把利刃,刺人心腑;則孫基的歌聲似馨香的沒藥,撫慰創痛心靈。 他渾厚的男中音,抒情而感人。

孫基沒有受過正統的音樂訓練,但他能領二萬多會眾齊唱。 為使會眾能了解歌詞意義,他常先行朗誦,並主張應為唱詩禱告,如為講道禱告一樣。 他對聖詩的詮釋,引人神往,令許多冥頑的心靈,感悟悔罪。

麥格翰出生美國賓州。當年賓州和俄亥俄州是福音詩歌的發祥地。麥格翰的祖先是蘇格蘭的愛爾蘭人,他的父親務農,麥格翰自幼有嘹喨的歌喉,因此父親送他進音樂學校就讀。

麥格翰在十九歲時,已是當地知名的音樂教師,並組織了他第一個合唱團。

1861-62年間,他繼續在音樂師範學校深造,隨數字名師學習。 以後數年,他在紐約,賓州各地舉辦音樂會,又訪名師不斷進修。

有人向麥格翰建議,以他的稟賦,若再加以歌劇訓練,勢必名利雙收;而他的摯友白利士(Philip Bliss)則不斷的勸他,將他美妙的歌聲為主使用。 在白利士遇難前一周,還寫信勸他考慮此事。

白利士夫婦遇難後,麥格翰旋即趕去料理他們的後事。 在那出事地點,他首次和韋特相遇,而韋特直覺地感到,「這是白利士所揀選的繼承人」。 他們在同返芝加哥途中,一起討論,同心禱告。 最後麥格翰決定,終身以詩歌事奉神。

他是第一位組織完全是男聲的唱詩班。 除了和韋特合作外,他也和孫基等人合編許多福音詩歌集。 他自己也寫歌詞,如「何等奇妙的救主」(O What a Savior)等。

1939年,紐約聖派屈克(St. Patrick)天主教堂的風琴師榮恩(Pietro A.Yon, 1886-1943)另為此詩配曲,曲名是「聖奧古司汀」(St. Augustine),因該詩內容宛如奧古司汀的心路歷程。

參考文獻

  1. 歐洲古典音樂欣賞,豆丁網,2016-03-26
  2. 如何正確理解宗教信仰自由?,搜狐,2019-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