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荊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荊河

中文名: 東荊河

別 名: 沖河、襄河

所屬水系: 漢江

地理位置: 漢江以南,長江以北

流經地區: 潛江、監利、仙桃、洪湖、漢南

發源地: 潛江龍頭拐

河 長: 173 km

面 積: 417.5 平方公里

東荊河湖北東南部的河流,明朝時期稱蘆伏河,清稱沖河,又名襄河、中襄河、南襄河。東荊河位於長江中游下荊江以北,漢江下游以南的江漢平原腹部,上起潛江市龍頭拐串漢江,下迄武漢市漢南區三合垸通長江,河流曲長173公里,是漢江下游唯一的分流河道 。


兩岸堤防全長344公里,其中東荊河修防處管轄田關以下兩岸堤防317.156公里,是漢南和四湖地區重要防洪屏障。其保護範圍,包括潛江監利洪湖仙桃四縣市85個鄉鎮、農場和436.48萬人口。以及江陵,武漢市漢南區部分面積和人口。兩岸物產豐富,農、林、牧、副、漁五業興旺,是全國重要的糧、棉、油、豬、魚、禽、蛋和輕工產品出口基地,經濟發達。[1]


位置

因其流經地理位置居於荊北水系東側,故稱東荊河。東荊河於潛江澤口鎮龍頭拐接漢水南流,於監利縣新溝鎮東流,經新溝鎮、通海口鎮、楊林尾鎮、


郭河鎮、白廟至仙桃市楊林尾鎮分為南北兩支,北支經復興場、張家棚接改道新河,至五湖東岸出仙桃市境,全長88公里。南支從楊林尾經黃家口沿洪湖隔堤過壕口、官壋


吳剅至漢陽溝出仙桃市境長38.5公里,是仙桃市與洪湖市的分界線,經武漢市漢南區三合垸(臨洪湖市新灘鎮,與嘉魚縣簰洲灣隔長江相望)入長江,全長 140公里,其中境內流程37.4公里,流域面積417.5平方公里。


歷史記載

據《沔陽縣誌》記載,東荊河,漢江支流,在沔陽(今仙桃市)境內名南襄河、中襄河,又名沖河。


同治四年(1865年) ,流經沔陽的東荊河主流,因監利楊林關堤潰,由原經後河、府場河、唐嘴河入鄧老湖的故道改道北趨,衝破朱麻 、通城、乾沱垸,沖斷玉帶河,至中革嶺分支,一出官壋湖入唐嘴河,一由羅家灣出沙湖通順河,分別從新灘口、沌口出長江。中革嶺以下,支流交錯,漢江汛漲,一片汪洋。


民國21年(1932年) ,東荊河左岸分支楊樹河在馬口被堵塞,中革嶺以上成為單一河道,以下仍與清末相似。


建國後,中革嶺以下先後修築了洪湖隔堤和沔陽隔堤,堵截了南北入湖支流以及原來入江的新灘口、沌口水道,於1966年在新灘口和水洪口之間的三合垸改道出江,形成湖河隔絕、洪水直泄長江的單一河道。


東荊河南北兩岸堤距不一,中革嶺以上400-500米,河槽寬150-450米,楊林尾至石山港夾有聯合垸、塘林湖等灘垸,中水位時,聯合垸南堤與洪湖隔堤相距600米,大汛期間,洪水漫灘垸,兩堤相距4000-6000米s,石山港以下為長江倒灌泛區,提距3000-4000 米,最窄處2000米。


東荊河泄洪流量,一般年份2000-3000立方米/秒,最大流量為5060立方米/秒,出現於1964 年10月7 日。同月10 日,境內劉家溝出現歷 年最高水位為35.51 米。東荊河口攔門沙達30.00米以上,冬春經常斷流,汛期全線可通航。


歷史沿革

東荊河是江漢水沙運動的產物,原為古雲夢澤的一部分。歷經江漢二水複合沖積和水源關係不斷演變而逐漸形成沖積平原河流。占往今來,東荊河地域江河串通,湖泊密布,水域遼闊,水源關係複雜。東荊河原本沒有固定的河床,洪水灌入,即橫衝直闖,危害肆虐。隨着自然環境演變,歷代勞動人民為了開墾這塊肥沃土地,年復一年地修築了東荊河兩道順水長堤,才成了現在的河道。


五代後梁時,南平王高季興為防禦漢水,沿漢水右岸「築堤百三十餘里」,時稱高氏堤。隨後又屢經增築,防禦漢水南侵。明代中葉,江漢平原垸田迅速發展,漢北穴口多被堵塞,漢南泄量增大,堤防潰決頻繁。明神宗萬曆元年(1573),夜汊口堤決,湖北巡撫趙賢疏請留決口,以殺水勢,並沿夜汊河築堤三千五百丈,中為一河,後於雙雁口(田關)分汊泄流,西為西荊河,東為東荊河。


嘉慶道光咸豐、同治等年間,澤口口內梁灘屢決,同治八年大潰,俗稱吳灘改口或吳家改口,漢江水勢自改口處直趨而下,漢南和四湖地區受到洪水沉重壓力。從而出現口門的「興與廢,疏與堵」之爭,南人(江陵、潛江、監利、沔陽)主築;北人(天門、漢陽、漢川)主疏。據《襄河水利案牘》載,自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至民國2年(1913年),南北構訟13次,為首築口之人被梟首、流罪 ,革除功名的咸皆有之,禁築文告不計其數,直至民初,暫告平息。


清同治四年(1865),監利楊林關堤決,屢議修築未果,遂從沔陽境內改道北趨,因名沖河,隨後,兩岸鄉民沿沖河圍堤束水,成為東荊河新的主流。光緒四年(1878),楊林關老河口堵塞。民國20年(1931),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軍長賀龍領導人民堵築分鹽河口和西荊河口,東荊河水道趨向穩定。


建國之初東荊河水道的走向是:上起潛江龍頭拐,南流至老新口,轉向東流至北口,在天星洲分為二流,匯合於施家港,至敖家洲以下,又復分為南北兩大支流。北支經楊林尾、董家壋出火老溝,北至沙湖與通順河匯合,再經響水港到漢陽曲口,東流至沌口出長江;南支經高潭口、濠口、南套溝至漢陽溝,南與內荊河匯合,再東流至宦子口,北流至新灘口出長江。幹流全長249公里,中革嶺以上117公里,中革嶺以下132公里。


歷史上,由於東荊河下游尚無統一堤防,南北兩支分別與內荊河、通順河互相貫通,每當江漢洪水上漲,漢南和四湖下片區域一片汪洋,稱為東荊河泛區。上游雖有堤防可防,但堤身低矮單薄,千瘡百孔,洪災經常發生。據不完全統計,僅清順治十五年(1658)至建國前1949年292年間,共潰口98次,清代約四年一次,民國幾乎年年潰口,以1931年、1935年最為慘重。同時血吸蟲病危害嚴重,以致東荊河沿 岸潛江、監利境內,特別是下遊人口稀少,居民體質虛弱,一些婦女不育,呈現「萬戶蕭疏鬼唱歌」的淒涼景象。


今日東荊河已成為單一河道,貫穿潛江、監利、仙桃、洪湖和武漢市的漢南區,全長173公里,自西向東將江漢平原腹部劃分為漢南、四 湖兩大片。中革嶺以上117公里,河床寬一般300-500米,最寬達1500米;中革嶺以下56公里,河床寬一般3 500-4 000米,最寬達7 000米。


水文特徵

東荊河有三個顯着特徵。一是在漢江防洪全局上的重要性。它是漢江防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可分泄漢江約四分之一的洪水,大大緩解漢江下游,尤其是中原重要都市武漢的洪水威脅,因此,它的存在與發展與漢江防洪緊密相連。二是河流自身的特殊性。東荊河是條平原河流,但是本區域只有四湖、漢南少量逕流入流,該河首漢尾江,兼受江漢洪水制約,具有兩江洪水特性,呈現夏盈冬涸狀況。據陶朱埠水文站記載,歷年最高水位為42.26米(1964年10月9日),歷年最低水位為29.96米(1959年1月31日);歷年最大流量5 340立方米每秒 (1934年7月6日),歷年最小流量為零(斷流);歷年最小輸沙量是24.9噸(1978年),年平均含沙量2.4l公斤/立方米,最大達4.33公 斤/立方米。三是河道自身防洪保安上的險要性。在東荊河兩岸是富饒發達的經濟之區,漢江出現大洪水時,東荊河要保證在5 000立方米每秒分洪流量不潰口,防洪保安成為突出的首要任務。每年以4月15日至10月15日為汛期,7至10月為主汛期。洪水來勢迅猛,漲落率高,幹流汛期洪水總落差13米,復峰重疊,單峰為時不長。水面坡降一般為0.52%,洪峰高出堤內地面8米以上,令人驚心動魄。若江漢同漲,更是危險萬分。


治理開發

早在明代中葉,江漢平原腹部人口劇增,垸田發展,勢不可遏。境內居民與外來移民便在東荊河兩岸高阜築堤圍垸,抗禦水患。圍垸帶來了農業生產的發展,於是進一步擴大墾殖。明末清初,東荊河一帶圍垸已達到高峰時期。嘉慶、道光年間,兩岸大小圍垸上千處,逐漸形成「依堤為命,與水爭生存」的地域特徵。然而,盲目圍墾,與水爭地,也導致一系列社會矛盾:水利糾紛增多,水患災害頻繁。當時,沔陽一帶有一首民謠:「沙湖沔陽洲,十年九不收;若是收一年,狗子不吃糯米粥」,就深刻地說明了水害與水利的不同景象。清代後期,朝廷有鑑於此,便一面下令禁挽私垸,一面推行聯堤並垸。到清末民初,東荊河上游兩岸長堤已初具規模。


民國年間,繼續以聯堤並垸和加固堤防為主。民國中期,兩岸堤防曾進行幾次較大的培修,但由於戰亂頻繁,社會動盪,民不聊生,東荊河堤防發展緩慢,洪水災害繼續加重。據《湖北堤防紀要》云:「東荊河當江漢匯注之區,水流泛濫,堤防雖多,無法安瀾。防於上即潰於下,堅於南則虛於北,均系節節堵塞,素無統一計劃,各自為政,以鄰為壑,甚至決鄰垸之堤以自固」。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夕,東荊河兩岸還遺存民垸74個,其中,南岸30個。北岸44個,一到伏秋大汛,上有漢水建瓴之勢,下有江水倒灌之虞,常致泛濫成災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黨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東荊河堤防建設。在安排和部署上,始終把防洪保安放在第一位。1950年10月成立東荊 河修防處,中央批准東荊河堤為省級重要支堤,堤防建設由當地各縣市人民政府統籌辦理。40多年來,修防處把加強堤防建設作為治理東荊河的首要任務,堅持常抓不懈,成效卓着。具體體現在三大防洪工程的建設上:


一是堤防加固工程。1950年至1955年,在建立機構與規劃的基礎上,於1953年按陶朱埠水位42.10米、堤頂加高1.40米、內外坡1∶3為設 計標準,對堤防重點培修,以堵口復堤,擇要退挽,放寬堤距為主,結合人工錐探查堤翻築隱患,改善堤質。1956年至1966年,按省水利廳「東荊河堤與江漢干堤相應培修,統一規劃,分期完成」的指示精神,對河道、堤防全面整治,加高培厚,提高防洪標準,實施下游改道工程,開展錐探灌漿,提高質量。1967年至1990年,中革嶺以上按1964年陶朱埠水位42.26米,中革以下按1954年三合垸水位31.48米。堤頂加高1米,面寬5—8米,內外坡1∶3,對堤防實施「三度一填」,增築內外平台,實行堤路分家,並採用機械錐探和機械吹填「一條 龍」施工,以利向標準堤段過渡。


1990年止,全堤共完成土方9 672.40萬立方米,石方57.71萬立方米。堤頂普遍加高了3-5米,超過歷年最高洪水位1-1.5米的堤長167.84公里,占全長的52.20%,超過1米以下的堤長149.32公里,占全長的47.80%;堤面寬達6-8米的堤長98.70公里。占全長的31.12%,達4-6米的堤長218.456公里,占全長的68.88%。堵口退挽2l處,長98.235公里;退堤還灘19處,長18公里;護岸96處,長96.555公里;錐探灌漿99處,完成錐眼150.40萬個,灌漿土方11.51萬立方米。堤防基本達到規範化、標準化。


二是下游改道工程。為解除東荊河泛區長期遭受洪水之患,1955年興建洪湖隔堤56.12公里,完成土方514.70萬立方米,石方5000立方米 ,投資:282.59萬元,隨後完成新灘口建閘工程,揭開了下游改道工程的序幕。1963年至1966年,通過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和湖北省水利廳規劃設計,先後興建沔陽隔堤和開挖深水泄洪河槽,以及黃陵磯建閘工程。完成沔陽隔堤36.04公里,土方365.20萬立方米,投資71.20萬元;開挖改道河槽24.30公里。完成土方638.50萬立方米,投資184.69萬元。改道工程竣工後,收到了防洪、排澇、滅螺和墾殖的綜合 效益。


三是防護林工程。按照省、地有關指示精神,從1955年開始試栽防護林,把發展防護林工程列入堤防建設項目,組織沿堤群眾和堤防管養員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活動。自1955年以來,堅持「迎河防浪、背水取材、以林養堤」的原則,採取「國有隊營、比例分成」的體制,實行「劃段定點、專群結合」的管理方法。到1990年止,循環植樹925.0l萬株,現存林木220.98萬株,使東荊河兩岸堤防形成了4條整齊劃一 的綠色林帶,發揮了前所未有的效益。防浪效益異常顯着,結束了「東荊河灘光,洪水沖堤防,風浪無阻擋,人民遭災殃」的歷史。經濟效益,正如1984年聯合國組織的瑞典、聯邦德國的林業專家在考察潛江護堤林時所說:「OK,活的化石,綠色寶庫,人間奇蹟」。現在,屹立於東荊河兩岸的兩條長堤,四條林帶,20座涵閘,15座泵站以及趙家台、北口、白廟3座公路橋,共同組成一幅壯偉的工程體系。


相關資料

東荊河西承漢水,東注長江,屬典型公流河道。河寬180~600米,水深一般7-14米。其徑流很不穩定,水位隨季節變化大。每年3月前後 ,水位逐漸上升,出現春汛;此後降水不多,水位稍有下降,直至梅雨期,水位再次上漲;豐水期往往出現在秋季的9-10月,由於漢江源於米倉山,流經秦巴山地,上游秋雨多於春雨,所以東荊河的最高水位一般出現在秋季。汛期有驟漲驟落的特點,有時一夜能漲水3.4米 。新溝歷年最高水位為39.05米(1983年),歷年最低水位為 25.49米(1978)即河道乾涸,河床暴露。最大流量5060立米。秒(1964),最 小時水涸斷流。其含沙最高於長江,平均為2公斤/立米左右,最大4.28公斤/立米,最小1.42公斤/立米;年均輸沙率最大2.09噸/秒,最 小0.186噸/秒,平均為0.802噸/秒。


由於漢江、東荊河流域水土流失嚴重,泥沙積沉使河床升高,近年水位有上升的趨勢。1958年最高水位為38.62米,1964年為39.02米,1983年為 39.05米。其下流河段比上流窄,匯洪能力嚴重失調,防汛任務之重僅次於荊江。其易漲易落,航運、水產價值不高,而對農業生產甚為重要,是沿岸地區夏季灌溉的主要水源。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