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Ω−3脂肪酸

增加 31 位元組, 4 年前
1964年,研究人员发现,绵羊组织中有酶,可以把[[花生]]四烯酸这种ω−6转化为炎症因子——前列腺素E2, 前列腺素E2与创伤、感染组织发生的免疫应答有关。1979年,科学家进一步发现了血栓素、前列环素、白三烯等统称为类花生酸的物质。类花生酸在体内发生效用的时间较短,由脂肪酸合成而得,最终由酶代谢分解。如果合成的[[速度]]大于代谢速度,过量的类花生酸就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研究人员发现,某些ω−3脂肪酸也可以合成[[类花生酸]]和类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noids),但合成速度较低。合成期间,如果ω−6与ω−3脂肪酸同时存在,它们参与合成反应时会发生竞争,因此长链ω−3与ω−6脂肪酸的比例,直接影响合成所得的类花生酸种类。
 
[[Category:340 化學總論]]
276,18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