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搜尋結果

前往: 導覽搜尋
  • 高句麗、百濟有關聯。到北魏時期,北魏孝文帝延興六年(475年)勿吉逐漸興盛起來,不久勿吉、扶餘國、高句麗等東北諸國遣使向北魏朝貢。北魏為了安定這個地區,開市於和龍、密雲之間,與東北各國熱烈的貿易與使臣交往。478年勿吉向北魏請求和百濟南北夾攻高句麗,北魏就勸阻這場戰爭發生。北魏衰退後,493年勿吉滅
    135 KB (29,898 個字) - 2022年8月20日 (六) 09:52
  • 大王夫人 王夫人 段夫人 魏明元帝拓跋嗣,生母宣穆皇后 拓跋紹,北魏征南大將軍、清河王,生母賀夫人 拓跋熙,北魏陽平王,生母大王夫人 拓跋曜,北魏河南王,生母王夫人 拓跋脩,北魏河間王 拓跋處文,北魏長樂王 拓跋連,北魏廣平王,生母段夫人 拓跋黎,北魏京兆王,生母段夫人 拓跋渾,早逝,無後 拓跋聰,早逝,無後
    25 KB (6,499 個字) - 2019年9月11日 (三) 19:41
  • 魏道武帝 (重新導向自 北魏道武帝) (分類 北魏皇帝) (章節 建立北魏)
    大王夫人 王夫人 段夫人 魏明元帝拓跋嗣,生母宣穆皇后 拓跋紹,北魏征南大將軍、清河王,生母賀夫人 拓跋熙,北魏陽平王,生母大王夫人 拓跋曜,北魏河南王,生母王夫人 拓跋脩,北魏河間王 拓跋處文,北魏長樂王 拓跋連,北魏廣平王,生母段夫人 拓跋黎,北魏京兆王,生母段夫人 拓跋渾,早逝,無後 拓跋聰,早逝,無後
    25 KB (6,499 個字) - 2019年9月19日 (四) 18:13
  • 同)。著名北魏河南王。 拓跋羽 (生卒年待考),漢名元羽,北魏獻文帝之子;平城人(今山西大同)。著名北魏廣陽王,宰相。 拓跋雍 (公元?~528年待考),漢名元雍,字思穆,北魏獻文帝子,北魏孝文帝之弟;平城人(今山西大同)。著名北魏潁川王、高陽王,宰相。拓跋雍先封潁川王,後改封高陽王。北魏宣武帝時,屢遷司空,議定律令。
    18 KB (5,162 個字) - 2023年9月6日 (三) 21:46
  • 參合陂之戰是十六國後期,北魏在參合陂(今內蒙古涼城東北,一說在今山西陽高)大敗後燕的一場重大戰役。登國十年(公元395年)五月至十一月,後燕太子慕容寶率領八萬後燕軍進攻北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採取"敵進我退,誘敵深入,拖而不打"的戰略,渡黃河南下,與後燕軍隊隔河對峙。後燕軍隊長途跋涉,不能速戰速決,加
    11 KB (3,051 個字) - 2022年7月25日 (一) 21:26
  • 者,稱拓拔氏,後多改回李氏。 源於改姓,出自南北朝時期北魏金紫光祿大夫源子邕之後,屬於帝王賜改姓為氏。北魏孝明帝元詡孝昌三年(公元527年)農曆3月,北魏以金紫光祿大夫源子邕為北討大都督,領兵鎮壓分裂的東魏政權的大將軍葛榮。農曆8月,北魏孝明帝派遣北討大都督源子邕、李神軌、裴衍等率軍攻東魏的鄴城
    10 KB (2,769 個字) - 2021年7月18日 (日) 09:28
  • 號文康。 人物誌:張袞 牧民離散,在北魏它是一項國家政策,策劃者是漢人張袞! 張家口懷來人張袞為何被稱為是北魏重要謀臣?背後有什麼鮮為人知的故事 張袞的祖父張翼做過遼東太守,父親張卓曾任昌黎太守。張袞才智高遠,人品敦厚,青年時曾任五官掾(郡吏)。北魏的開國皇帝、鮮卑族拓跋部首領拓跋珪為代王時
    7 KB (1,159 個字) - 2020年9月23日 (三) 15:50
  • 安、清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五縣和秦州、麥積兩區。 天水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享有羲皇故里、媧皇故里、軒轅故里的榮譽,羲皇始創八卦,天水被譽為「易學之都」。伏羲文化、軒轅文化、大地灣文化、先秦文化、三國文化、石窟文化、易學等博大精深。 天水得名,源於「天河注水」的
    11 KB (2,830 個字) - 2020年3月11日 (三) 17:19
  • 王憲(378年-466年),中國北魏政治人物。表字顯則,北海郡劇縣人。 前秦丞相王猛的孫子,河東郡太守王休之子。幼年喪父,隨伯父王永到鄴城。符丕即皇帝位,任命王永為前秦丞相。王永被慕容永殺害,王憲逃到清河,藏在民家。 皇始年間,北魏道武帝軍至趙郡高邑縣,王憲歸順北魏。道武帝會見王憲,說:「此王猛
    2 KB (313 個字) - 2021年1月7日 (四) 00:05
  • 豆盧寧(500~565年),本姓慕容, 字永安,昌黎徒何(今遼寧錦州市)人。北魏到北周時期大臣,涪陵郡公豆盧萇之子。 少時勇敢,頗有志氣。容貌俊美,擅於騎射。北魏時期,起家別將。 隨隴西王爾朱天光進入關中,平定万俟丑奴叛亂,賜爵靈壽縣男,跟隨李弼率眾歸順宇文泰。 奉迎孝武帝元修西遷,封為河陽縣伯
    9 KB (1,758 個字) - 2020年12月16日 (三) 18:47
  • 97年)所有。後燕建興元年(386年),慕容垂稱帝,都中山城,分冀州中山等郡置司州,中山郡置尹,改盧奴縣為弗違縣。 北魏道武帝皇始元年(396年),盡有除中山城以外的中山郡之地。皇始二年(397年),取中山城,復弗違縣為盧奴縣,改燕之司州為安州,天興三年(400年)又改為定州。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
    6 KB (1,326 個字) - 2020年8月3日 (一) 19:13
  • 392年(後燕建興七年),後燕滅亡翟魏,崔玄伯於是投降燕國,被慕容垂任命為吏部郎、尚書左丞、高陽內史。 396年(北魏皇始元年),代王拓跋珪進攻後燕。崔玄伯逃奔海濱,不久就被拓跋珪派人請出,拜為黃門侍郎,並與張袞一起總掌機要,創立制度。 398年(北魏皇始三年),拓跋珪命群臣商議國號,群臣都認為應該以"代"為國號。崔玄伯認為:"昔商人
    9 KB (2,466 個字) - 2020年12月9日 (三) 14:52
  • 之﹐南朝時中書舍人專任機密﹐尚書省的實際地位更為下降。 北魏出自鮮卑族﹐本身有部落大人會議決事的制度﹐及魏道武帝拓跋珪破後燕﹐皇始元年(396)始仿魏晉立尚書台﹐置三十六曹。但北魏前期的尚書台是鮮卑舊制與中原制度的糅合﹐與江南制度迥然不同。北魏尚書制度的正式建立﹐實際在太和改制以後。太和十五年(49
    11 KB (3,049 個字) - 2021年5月30日 (日) 09:03
  • 公元399年(北魏天興二年、東晉隆安三年),後秦皇帝姚興圍攻東晉的洛陽城,東晉洛陽守將辛恭靖向北魏求救,八月,拓跋珪派穆崇率六千騎兵增援洛陽。但穆崇率領的北魏援軍還沒到,洛陽城被後秦軍攻破了,辛恭靖戰敗被俘,拓跋珪下詔命穆崇鎮守野王(今河南沁陽),任豫州刺史,統轄所率兵馬。公元398年(北魏天興元年)又調回朝中任太尉,遷封宜都公。
    9 KB (2,254 個字) - 2020年11月17日 (二) 17:45
  • 。 西漢置蒲反縣,王莽改為蒲城縣,東漢改為蒲坂縣。均為河東郡治所。 前秦皇始四年(354年)置秦州,建元七年(371年)改名雍州。後秦皇初三年(396年)改置並、冀二州。 東晉義熙十三年(417年)置并州及河東郡。 北魏神鹿元年(428年)復稱雍州,延和元年(432年)又改為秦州。 北周明帝二年
    6 KB (1,465 個字) - 2022年9月21日 (三) 15:18
  • 平城出塞的主要通道。北魏時人認為,朔州是白道的衝要,此處不全,則並、肆危殆。武川成為朔州北面的屏障。沃野鎮處於河套平原,北魏在河套地區置河西苑,是政府重要的牧場之一。該鎮有河西承華宮,自道武帝起,北魏皇帝多次巡幸河西,此地農牧業的發展對北魏經濟力量有重要影響。 由於上述原因,北魏前期中期,對六鎮極為
    9 KB (2,683 個字) - 2024年1月8日 (一) 12:07
  • 今河北完縣),復移冀州於信都。 439年,北魏統一了北方,改為北朝,與南朝形成對峙局面,史稱「南北朝」。北魏拓跋圭皇始元年(396年),置冀州,治信都,轄長樂、武邑、勃海三郡;長樂郡領信都、扶柳、堂陽、棗強、索盧、廣川、南宮、下博八縣。515年,北魏宣武帝延昌四年六月,道人法慶聚眾造反於冀州。
    4 KB (992 個字) - 2020年8月2日 (日) 23:23
  • 渾源夏商時屬冀州。西周時以恆山鎮屬并州。春秋時屬代國。 秦始皇始置縣,稱為崞縣,屬雁門郡。不久改稱平舒,屬代郡。 西漢時,平舒縣廢,復置崞縣,屬恆山郡。王莽新朝期間,改為崞張縣,仍屬常山(即恆山)郡。東漢恢復崞縣名,三國沿襲之。 北魏時遷都平城(即今大同),為京城內地,改名石城縣,屬神武郡。天興元
    5 KB (1,214 個字) - 2021年12月22日 (三) 17:41
  • 、前燕、前秦。仍為漁陽郡漁陽縣。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漁陽郡徙治於雍奴,漁陽縣仍舊。 東魏元象元年(538年),安州及所屬之密雲郡、安樂郡、廣陽郡以及所屬之8縣(密雲、要陽、白檀、安市、土垠、燕樂、方城、廣興(大興))寄治幽州北界漁陽縣境內。其中密云為北魏皇始二年(397年)置,縣治原址在今豐
    27 KB (6,944 個字) - 2021年7月16日 (五) 14:08
  • ,前秦皇始元年(公元351年),開山祖師為僧朗公禪師。原寺以門樓、大雄寶殿、千佛殿、方丈禪堂、法堂為中軸線,左右以伽藍、達摩配殿及齋廊為翼,至清末廟宇盡毀,僅有數座古塔與墓塔林立於該寺遺址之處。 中文名稱 神通寺 類 別 歷史博物館 地 點濟南歷城縣柳埠 竣工時間 前秦皇始元年(公元351年)
    4 KB (948 個字) - 2020年10月1日 (四) 10:46

檢視(前 20 筆 | 後 20 筆)(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