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M1895柯爾特-勃朗寧機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M1895柯爾特-勃朗寧機槍原圖鏈接來自 鐵血網 的圖片

M1895柯爾特-勃朗寧機槍(英語:M1895 Colt–Browning machine gun)是一款基於可追溯至1889年約翰·勃朗寧和馬修·S·勃朗寧的設計,採用了氣冷式、彈鏈供彈的氣動式機槍。它是第一挻成功投入使用的氣動式機槍[1],以450發/分鐘的循環射速、藉閉膛待擊進行擊發。由於該機槍不尋常的操作機構而被暱稱為「馬鈴薯挖掘機」。

操作機構

早在1892年申請專利的M1895的操作機構是約翰·勃朗寧和馬修·S·勃朗寧[2]兩者的早期自動步槍專利之一;先前他們曾為溫徹斯特研製槓桿式步槍,例如M1886。

在典型的槓桿式槍機設計當中,操作槓桿位於槍械的後部下方、通常在槍托下方,並且鉸接在後膛區域附近。該機槍卻向下與前方迴轉操作槓桿以進行操作,從而讓後膛擋塊向後滑離槍管並且拋出擊發過的彈藥。事實上,該馬鈴薯挖掘機的機構與基本的槓桿式槍機設計有一些相似之處。只是它所用的槓桿是由子彈擊發時、用以將彈丸推離槍管而不斷膨脹的高壓燃氣所驅動,而非操作者的手。

M1895採用了槍機偏轉式以使得其在擊發時閉鎖到位,這是機槍設計當中的第一個例子。槍栓在機匣區域的凹槽以內向前和向後滑動,並且通過管子內置的彈簧保持向前,而該彈簧亦可保持操作者的握把。隨着它向前移動,槍栓最終接觸到槍管。此時,槍栓下方的凸輪會落入一個孔當中,後者使得槍栓的後部向下傾斜,將其抵靠在後膛以上,並且將其鎖定在適當位置以上。當擊發子彈時,槍栓會保持閉鎖狀態。

當彈丸擊發以後沿着槍管向下移動,最終穿過了在槍管底部所鑽的一個開口,稱為氣導孔。彈丸後方的熾熱燃氣會流入氣導孔,並且向下推動塞子(在上圖中被標記為p)。這使得塞子以一定的速度從氣導孔當中彈出。塞子連接到短杆(l)的一端,而短杆的另一端則是連接到槍管下方的鉸鏈。塞子的運動導致整組槓桿圍繞着鉸接點從向下到向後迴轉。該槍機從本質上就是槓桿式步槍的典型從後到前運動的倒轉型:從前到後的版本。在下圖中可以看到該運動的終點,這時操縱槓桿已跨越過了約160度的弧線。同時裝設於鉸鏈處的彈簧會因該運動而被壓縮,並最終驅使槓桿再次向前迴轉,使得塞子重新插到氣導孔並於其不在運動時將其定位於該處當中。

連接到迴旋杆的中點的是長金屬臂。操縱杆的運動會使得該臂向後施力,從而推動整個後膛機構。該機構的後端壓在凸輪以上,迫使槍栓向上並且開鎖。持續的運動使得槍栓向後滑動以抵靠彈簧,同時還會操作彈鏈供彈並且準備下一彈的機構。當其到達運動終點時,彈簧會再次將所有機件向前推動,槍栓將從後攜帶新一發的子彈並將其裝置在槍管的膛室當中,然後再次閉鎖。

視頻

M1895柯爾特-勃朗寧機槍 相關視頻

射擊柯爾特M1895 扣動扳機還不能不撒手!
勃朗寧M2式重機槍,戰場上的悍將,一把機槍能頂得上一個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