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FN MAG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FN MAG(法語:Mitrailleuse d`Appui Général,意為:通用機槍;經常被稱為FN MAG-58)是一挺由比利時槍械製造商埃斯塔勒國營工廠(英語:Fabrique Nationale de Herstal,簡稱:FN)槍械設計師歐內斯特·費爾菲(Ernest Vervier)於1950年代初期研製及同年代後期生產的一種彈鏈供彈及氣動式操作的輕重兩用中型通用機槍,發射7.62×51毫米北約口徑步槍子彈[1]

它已經被超過80個國家和地區所採用,其中包括比利時、聯合王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瑞典;而且有多個國家在取得特許生產證以後合法生產,如阿根廷、埃及、印度、新加坡和聯合王國。FN MAG具有三種主要版本可供選擇:標準型,步兵機槍型號MAG Model 60-20,裝甲戰鬥車輛的同軸機槍衍生型號MAG Model 60-40和飛機的航空機槍衍生型號MAG Model 60-30。FN MAG與俄羅斯PK系列一樣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通用機槍之一[2],並於全球各地的武裝衝突中被廣泛使用。

歷史

在1945年以後,許多國家的設計人員都試圖利用MG42的原理,生產出自己的通用機槍。1950年代初期,比利時國營埃斯塔勒槍械設計師歐內斯特·費爾菲成功研發了一種通用機槍。這種通用機槍就是FN MAG。

設計細節

在2007年巴黎—勒布爾熱機場上舉行的國際航空航天展上,裝在歐直EC725美洲豹(Cougar)Mk Ⅱ直升機上的FN MAG空用機槍型態。 FN MAG Model 60-20是一挺全自動、氣冷、氣動式操作的通用機槍,以開膛待擊發射彈鏈供彈的7.62×51毫米北約口徑步槍子彈。

操作機構=

FN MAG的機匣結構與勃朗寧機槍相似,為長方形沖鉚件機匣,強度較好,而且機匣內部、表面均採用表面鍍鉻處理。一般機匣壽命可達70,000發,保養維護良好的話更可以超過90,000發。機匣前後兩端經過加強,分別容納槍管節套、活塞筒、槍托和緩衝器。機匣內側有縱嚮導軌用以支撐及引導槍機組件的往復運動。在機匣導軌的限制以下,槍機在復進到位時,閉鎖杆向下擺動,閉鎖支承面位於機匣底部;當閉鎖完成時,閉鎖杆抵在閉鎖支承面上。拉機柄導槽位於機匣右側,拋殼口位於機匣底部。

FN MAG使用點燃的火藥氣體,通過在槍管上的一個氣導孔導流,推動導氣活塞連杆連接到其閉鎖組件(它採用了長行程活塞傳動系統)。槍管後膛與垂直傾斜的閉鎖杆起落式閉鎖機構,通過一個鉸接式接頭以連接到槍機機框以實現閉鎖。引導閉鎖杆的閉鎖肩部和凸輪表面,位於機匣的基座上。MAG採用了一系列從其他成功槍械的成熟設計理念,例如閉鎖機構是以美國M1918勃朗寧自動步槍(BAR)為藍本,只是閉鎖杆起落式閉鎖機構的閉鎖部位有所改動;而彈鏈供彈機構中的雙程供彈裝置和扳機機構是從二戰時期的德國MG42通用機槍改進而成。

FN MAG採用開膛待擊(Open bolt)射擊。無論是彈簧為動力的抽殼鈎和拋殼頂杆都包含在槍機里。在發射後,發射過的彈殼會從機匣基座上的拋殼口(使用MG42型彈簧定位式拋殼口防塵蓋覆蓋整個拋殼口)拋出槍外。機槍具有擊針發射機構(槍機機框充當了擊針,因為它包含了容納擊針的擊針孔,固定於擊鐵上,沒有擊針簧,發射時從槍機的表面上突出),一個沒有半自動模式的純全自動模式扳機組件,和位於手槍式握把上方的交叉螺栓型按鈕式手動保險卡筍。手動保險卡筍的外表是一根橫推式頂杆。把手動保險從槍的左邊推向右邊,保險卡筍的右側露出字母「S(保險)」時,它置於阻鐵頭下方並將擊發阻鐵機構其鎖上,阻止阻鐵頭下落而不能射擊;所以其保險只能防止阻鐵扳起來。把手動保險從右邊推向左邊,保險卡筍左側露出字母「F(射擊)」時,其缺口面朝上而不會影響阻鐵的運動。

裝彈及退彈

FN MAG是由開放式鏈接、金屬彈鏈從左側的供彈口供彈。其供彈機構其實有兩種類型:第一種使用美國研製的M13可散式彈鏈(北約標準規格);而另一種則是使用德國的DM1不可散式彈鏈,每50發為一節,並通過子彈連接。這兩種供彈機構可以互換,而且供彈原理是一樣的,都是採用雙程供彈,彈鏈在槍機復進和后座過程中各移動二分之一節距。為了讓武器供彈機構可從其中一種轉換為另一種,供彈機構的幾個組成部分需要重新配置,因為供彈機盤的阻彈齒和在上蓋板的撥彈杆的角度、兩者的位置是不同的。FN MAG具有撥彈杆式供彈機構,在槍機機框向後和向前的往復周期中,將供彈的那一節鏈鈎繼續移動,造成平滑的彈鏈流動。供彈機構的三根撥彈卡爪通過連接到槍機機框的槍機滾輪聯動。撥彈杆的軸在後端,前端與一很短的雙臂槓桿相連。雙臂槓桿繞中心軸迴轉,當一端向內時,另一端就向外。內、外撥彈齒系分別由雙臂槓桿的兩端帶動。槍機頂部具有一個帶彈簧的滾輪,在供彈機蓋(機匣蓋)內撥彈杆的曲線槽中滑動。供彈通道導軌、供彈連杆、兩條供彈滑道和供彈機盤均採用表面鍍鉻處理。供彈機蓋(機匣蓋)蓋體為陽極化處理的鋁製澆鑄件。

將FN MAG上膛的方法是拉動其機匣右側的拉機柄直到槍機被拉動到最後方。這時武器就會處於安全狀態,拉機柄會自行向前推回原位(裝在坦克台座的版本則是彈簧裝填)。然後把FN MAG的機匣蓋(供彈器蓋)向前打開成垂直,並且通過起始拉條將串聯著大量子彈的彈鏈(開口向下)從槍身左側的輸彈口插入機匣內的供彈機盤,使首發槍彈靠在右邊的阻彈齒上。彈鏈夾進去以後,關閉FN MAG的機匣蓋(供彈器蓋),這樣武器就完成射擊準備的操作。以及解開保險便可發射。

FN MAG是以開膛待擊進行射擊,這意味着槍機和相關工作部件向後拉動機柄裝彈以後到在準備開火時都被卡在後方位置並打開槍機部分,直到扣動扳機後槍機才被放開前進,將子彈由供彈機內部的彈鏈中推進膛室內並且將子彈發射出去。靜止的擊針會隨着槍機而移動並且繞過擊錘。一塊阻鐵用來控制武器的內部機構,穩定了發射速率的一致性,以確保適當的功能性和準確性。然而,FN MAG使用開膛待擊的缺點是亦有可能由於槍機覆蓋,因而做成了增加其走火的可能性。發生這種情況的時候足以迫使槍機越過阻鐵的控制並且在沒有扣下扳機以下連續發射而且不能停止。即使是FN MAG所設置的保險裝置亦不能阻止這種情況的發生。

視頻

FN MAG 相關視頻

遍地都是彈殼,特種兵匍匐在上面射擊演練FN MAG通用機槍
FN MAG實彈射擊 彈殼堆積成山 估計打了上千發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