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AIM-9響尾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AIM-9響尾蛇(Sidewinder)空對空導彈是第一款以紅外線作為導引設計,也是第一款有擊落目標記錄的空對空導彈[1]。它在1956年配備至美國海軍,1964年美國空軍也開始使用,是一款歷經考驗的空用武器。

響尾蛇導彈是美國海軍空用武器中心所研發,使用單位遍及美國四大軍種,外銷數量與使用國家眾多,對現役所有的紅外線導引空對空導彈的基本設計概念都有深厚的影響,蘇聯的第一款紅外線導引空對空導彈-K-13(北約代號AA-2環礁)實際上是仿造響尾蛇而來,蘇聯設計人員雖對設計小組採用紅外製導的巧思讚賞不已,但當時的空空導彈機動力低下,包括響尾蛇在目標做出3G以上機動時即無法跟蹤,至後來越南戰場更被證明早期的空空導彈更適合遠程偷襲,因此蘇聯對制導距離短的響尾蛇未以修改簡單仿製。

服役與實戰

在1946年,響尾蛇導彈開始研發。最初它是位於加州的美國海軍武器測試站撥款的小型研發科目,這個研發團隊由威廉·布爾戴特·麥克萊恩博士領軍。他與測試站內協助的志願者拼湊一些基礎設計與料件打造稱為「熱能尋標火箭」,在官方的名稱為「地區性引信開發計劃第602號」(Local Fuze Project 602),這個計劃到1951年才獲得美國海軍撥款,在1952年展示給美國海軍軍械局副局長威廉·斯特林·帕森斯海軍上將,雖然在前幾次測試未完全成功,但美國海軍接受了這個計劃,並繼續推動完成。

響尾蛇導彈這個代號則是在1950年決定,響尾蛇(Sidewinder)是在美國加州出沒的沙漠響尾蛇簡稱,它除了是種毒蛇,搜捕食物的手段則是靠着身上的紅外線感覺器官找尋獵物,正好與導彈的偵搜特質相符。

響尾蛇導彈的首次試射在1952年9月3日,1953年11月首次對空中無人靶機進行射擊,在1954年至1955年間進行射擊了51次實彈測試,才完成驗收進入量產[2]。首款實戰型響尾蛇導彈,型號AIM-9B於1956年進入美國空軍服役。

首次實戰,由中華民國空軍F-86軍刀戰鬥機,於1958年9月24日在台灣海峽上空的空戰(史稱「九二四溫州灣空戰」)中使用,宣稱此空戰共擊落解放軍9架殲-5,擊傷1架及疑似擊落2架。實際當時美方總共提供台灣40枚響尾蛇導彈可裝備20架F86,當天國軍參戰的第11大隊的3個中隊共12架F86中,只有第44中隊的4架F86F載有8枚響尾蛇。解放軍飛行員「王自重」駕駛的1架殲5落單後與11大隊發生遭遇戰,其間國軍發射6枚響尾蛇,最終將其擊落。因空戰爆發於溫州的陸地上空,有2-3枚響尾蛇殘骸及未爆彈最終落地後被當地居民拾獲並交給解放軍,後中共將其中1枚未爆彈拆除引導頭後轉交蘇聯,而蘇聯以此實物和瑞典間諜提供的圖紙仿製成為AA-2環礁。

視頻

AIM-9響尾蛇 相關視頻

AIM-9「響尾蛇」,讓米格機經常很沒面子,威力十足
響尾蛇系列,近距空導彈:AIM-9X響尾蛇導彈

參考文獻